如果給身邊的朋友進行分類
你的標準是什么
去年之前我分類的標準很直接:彼此關系的遠近,所以就有了好朋友和認識的人兩種。
那時候好朋友不算少,小秘密卻沒多少,所以收藏了很多不能說的八卦。
年少的人哪有那么多小情緒,大不了就是哭或者笑,身邊都有人陪著,所以也沒什么過不去的坎兒和看不開的路。
生活不外乎是吵吵鬧鬧,說說笑笑,然后再為了學習成績喜怒哀樂,還有那些一不小心就拌嘴的矛盾,總有人會忍不住“求饒”,然后和好如初。
不管怎么樣,生活是往前走的,周圍的人是一直在的,簡單又美好。
可走著走著會發現,過去的日子回不去了,那些說著做一輩子朋友的人也都不見了。生活還是像以前一樣靜靜得過,可一切卻好像都變了。
去年一年就像我的本命年,除了失去,什么都沒得到,包括身邊的朋友。所以到現在,朋友的標準變成了在身邊的和不在的,不光是物理上的距離,還有心理上的。
而這個標準,和之前所有的故事都沒有任何關系了,因為知道,每一個出現的人都將變成下一個陌生人,每一段走過的路,都是不會回頭的前路。
01
我們無話不說,我們無話可說
有些人的生日你永遠記得,卻再也不會準時祝福了。
就像你記得好幾年前的同一天總是陰云密布狂風大作,而第二天卻晴空萬里春意正濃,而你卻從來不會再將這個關于天氣的故事提起一樣,假裝自己忘掉一些事情比忘了還讓人難過。
初高中的時候有幾個形影不離的好朋友,無話不說,對方的一個眼神或動作都能猜出里面所有的情緒。我們一同陪伴了彼此的一大半青春,參與了另外一個人不長不短的人生。
那時候多慶幸能認識這么有趣的朋友,并為此深深感激,甚至變成了一個話嘮,不管是上課下課都總有說不完的話,講不完的故事,開不完的玩笑,以及扒不完的卦。
甚至為此被老師罰站,被班主任“重點關注”都覺得無所謂,和朋友在一起,就算是被批評也不覺得難堪啊。
可不管關系多好的人都會說再見的,和曾經一起陪伴的那些時間沒有任何關系,和當下的情境沒有任何瓜葛,只是陪你走一段路的人,陪不了你一輩子。
現在的我們都斷了聯系,即便在同一座城市也都忙得要死,怎么還顧得上回憶青春聊聊過去呢?
我們找不到過去那種無話不說的感覺,除了過去的故事我們再也沒有共同的話題,所以到最后,我們還是成了彼此最熟悉的陌生人。
02
每一段路上,都有不同的人
有人說過,孤獨是人生的常態。我之前不太理解,畢竟那時候的每段路上都有人陪,雖然經歷各不相同,但卻并不覺得孤獨。
高三班主任就像個“紅娘”,讓我在畢業之前找到了一個“臭味相投”的朋友。我總覺得我們兩個很像,不管是相貌還是性格,三觀都出奇的一致,所以在畢業之前我們買了同樣的衣服,穿著它照了高中唯一一張合照——畢業照。
高三的生活枯燥而壓抑,但慶幸的是有人陪著你熬過這段短暫又漫長的時光。就像她拋出來來的段子只有我能接住,而我情急之下說不標準的普通話她經常拿來調侃一樣。
脾氣不太好的我,和她相處的時候從來沒有臉紅過,這對我來說真是一個奇跡。我們經常感激班主任讓我們同桌,并曾約定有時間就回去看看他,可畢業之后這個承諾從來沒有兌現過。
來北京之后,遇到過兩個比較聊得來的朋友。雖然我從來不曾想在這座忙碌的城市會有人和我一樣,對生活的態度,對環境的看法,但還是能遇到無話不說的朋友。
雖然說再見已成為生活的常態,可能夠遇見也很難得不是嗎,雖然最后不發避免在人生的分叉口彼此道別。
現在的生活又回歸了常態,沒有陪在身邊無話不說的人,也沒有一個眼神就懂你所有情緒的朋友,也不知道把那些對生活的牢騷和喜歡說給誰,這對一個話嘮來說真是種致命的折磨。
孤獨這糟糕的感覺又回來了,就像它從未離開過一樣。所以我又開始寫日記,開始自己和自己對話,開始不停地反思生活。這種感覺,又開心,又難過。
從小到大,身邊的朋友還是換了一波又一波,有難過,也有無感,更有無能為力。我以為一個人離開,會有另一個人來替代,可來來回回的問好再見,讓人開始對陌生感到恐懼。
但不管怎樣,感謝曾經有那么像我,又那么懂我的人出現過,陪我度過了無聊又漫長的一段時光。
以后的路
可能真的要自己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