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嘉峪關市是甘肅省下轄的地級市,位于甘肅省西北部,河西走廊中部,東臨河西重鎮酒泉市肅州區,東南距省會蘭州直線距離650公里;西北連石油城酒泉玉門市,西北至新疆哈密650千米;南倚祁連山與張掖市肅南裕固族自治縣接壤;北枕黑山與酒泉市金塔縣相連接,中部為酒泉綠洲西緣。
? ? ? 嘉峪關市是明代萬里長城的西端起點,素有“天下第一雄關”、“邊陲鎖鑰”之稱。嘉峪關市是中國四個不設市轄區的地級市之一(廣東省的東莞市和中山市、海南省的三沙市、甘肅省的嘉峪關市)。
? ? 吃完早飯,驢肉面,炸醬面等繼續出發了,今天的行程是嘉峪關!車行駛在大漠上,經過瓜洲等對方。不得不說瓜洲的瓜,哈密瓜,白瓜,甜得跟蜜一樣的,牙齒都甜膩掉了。我腦海中對瓜洲這兩字的印象還停留在那首北宋王安石的《泊船瓜洲》詩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重山。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可是此瓜洲非彼瓜洲。詩歌中的瓜洲是指鎮名,在長江北岸,揚州南郊,即今揚州市南部長江邊,京杭運河分支入江處。這里的瓜洲也讓我印象深刻,因為這里的瓜特別好吃!
吃完瓜,繼續開車前進。
中午到的嘉峪關市。進入嘉峪關市,對這個城市的感覺挺好的,還有一個機場。道路寬闊,干凈,高樓大事林立。
? ? ? ? ?嘉峪關,號稱“天下第一雄關”,位于河西走廊中西結合部(中部偏西),始建于明洪武五年(1372年),比山海關早建九年,是現存長城上的最大的關隘,也是中國規模最大的關隘。它?位于甘肅省嘉峪關市西5千米處最狹窄的山谷中部,城關兩側的城墻橫穿沙漠戈壁,北連黑山懸壁長城,南接天下第一墩,是明長城最西端的關口,歷史上曾被稱為河西咽喉,因地勢險要,建筑雄偉,有連陲鎖鑰之稱。嘉峪關是古代“絲綢之路”的交通要塞,中國長城三大奇觀之一(東有山海關、中有鎮北臺、西有嘉峪關)。
? ? ? ?嘉峪關始建于明洪武五年(1372年),由內城、外城、羅城、甕城、城壕和南北兩翼長城組成,全長約60千米。長城城臺、墩臺、堡城星羅棋布,由內城、外城、城壕三道防線組成重疊并守之勢,形成五里一燧,十里一墩,三十里一堡,百里一城的防御體系。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關城
? ? ? 關城周長733米。關城正中有一官井,舊有亭,今已廢。西門外套筑一道凸形城墻,構成一個羅城,這就是外城。外城比內城高2.7米。外城正中大門額刻“嘉峪關”三個大字。門頂原有城樓,與東西二樓形制相同,三樓東西成一線。民國十三年(1924年)城樓被毀。西面羅城磚砌,東、南、北有土筑圍墻,連接長城。城外有城,迭門重城,成并守之勢。東甕城外有文昌閣、關帝廟、戲樓,城內靠北有游擊衙門府一座,都是清代建筑。新中國成立后,關城曾多次維修加固,保存完好。
? ? 關城以內城為主,周長640米,面積2.5萬平方米,城高10.7米,以黃土夯筑而成,西側以磚包墻,雄偉堅固。內城開東西兩門,東為“光化門”,西為“柔遠門”,意為以懷柔而致遠,安定西陲。門臺上建有三層歇山頂式建筑。東西門各有一甕城圍護,西門外有一羅城,與外城南北墻相連,有“嘉峪關”門通往關外,上建嘉峪關樓。
? ? ? ?關西門外百余米處,有清代刊立的“天下雄關”石碑。清嘉慶十四年(1809年)肅鎮總兵李廷臣視察嘉峪關防務時,見這里南有祁連雪山,北有黑山,關勢雄偉,便寫下“天下雄關”四字并勒石為碑。
? ? ? 嘉峪關關城依山傍水,扼守南北寬約15千米的峽谷地帶,該峽谷南部的討賴河谷,又構成關防的天然屏障。嘉峪關附近烽燧、墩臺縱橫交錯,關城東、西、南、北、東北各路共有墩臺66座。嘉峪關地勢天成,攻防兼備,與附近的長城、城臺、城壕、烽燧等設施構成了嚴密的軍事防御體系,又被譽為“天下第一雄關”。
? ? ?文昌閣,始建于明代,重建于清道光二年(1822年)。樓閣為兩層兩檐歇山頂式建筑,底層兩邊為單間鋪房,四周立紅漆明柱18根,形成回廊。內為面寬三間、進深二間的官廳。四面裝有花格門窗,上部繪制山水人物彩畫80余幅。此閣在明清時為文人墨客會友、吟詩作畫、讀書的場所。到了清代末年成為文官辦公的地方。
? ? ? 明末清初從內城遷到現處。廟內原有大殿一座,陪殿兩座,另有刀房、過廳、馬房和牌樓。總面積720平方米。關帝廟曾多次擴建,最后一次重修是嘉峪關游擊將軍熊敏謙主持的。1998年由嘉峪關關城文管所自籌資金70萬元對關帝廟進行了重新修復,對牌樓進行了彩繪,使關帝廟恢復了明清時的風采。
? ? ?嘉峪關戲臺是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嘉峪關游擊將軍袋什衣主持修建,系當時守城官兵、城內居民及過往商旅的娛樂場所。其形制為典型的中國傳統古典戲臺。由木制屏風把前后臺分隔開,屏風正中央繪制八幅人物圖,是人們熟知的“八仙”內容。頂部為中國傳統圖案“八卦圖”,“八卦圖”是中國古代思想文化與科學的綜合反映。兩側是一組風情壁畫,內容是寺廟的和尚、尼姑庵的尼姑及其豢養的寵物,這些繪畫內容在其它戲臺上非常少見。戲臺兩側書寫有對聯:“離合悲歡演往事,愚賢忠佞認當場”,概括了古往今來人間世事的演義變化及戲曲演出場所的功能作用。
? ? ? 內城東門,門額上刻“光化門”三字,面向東方,表示旭日東升,瑞氣普照大地。門洞由自黑山開采的石條鋪成。
? ? ? 建于明正德元年(1506年),由時任肅州兵備副憲李端澄主持修建。“光化樓”為三層三檐歇山頂式結構,樓高17米。精雕細刻,五彩裝成。樓閣第一層為磚木結構,第二、三層是木結構榫卯咬合而成,雖經歷了近五百年的風風雨雨及地震等自然災害,仍巍然屹立于關城之上。
? ? ?相傳,古時有一對燕子筑巢于嘉峪關柔遠門內。一日清早,兩燕飛出關,日暮時,雌燕先飛回來,等到雄燕飛回,關門已閉,不能入關,遂悲鳴觸墻而死。為此雌燕悲痛欲絕,不時發出“啾啾”燕鳴聲,一直悲鳴到死。死后其靈不散,每到有人以石擊墻,就發出“啾啾”燕鳴聲,向人傾訴。古時,人們把在嘉峪關內能聽到燕鳴聲視為吉祥之聲。將軍出關征戰時,夫人就擊墻祈祝,后來發展到將士出關前,帶著眷屬子女,一起到墻角擊墻祈祝,以至于形成一種風俗。
看完嘉峪關,我們開車去張掖。張掖的房子不貴。
吃飽洗洗刷刷早點休息。
第二天起早,發現8月份的張掖已經是深秋的感覺了。有點冷。
吃完早餐,帶著新鮮的水果我們離開市區準備去張掖丹霞地貌景區然后去西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