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早之前就知道了這本書,只是與一本書的緣分還未到時,你即便是拿著它也不會靜下心去讀的,直到昨天我再次看到這本書,想讀的想法升起來時,我知道緣分或許已經到了。
讀這本書的感覺就像是跟一個睿智的姐姐聊天,她把她所經歷的或者身邊人經歷的感悟一點點講給你聽,關于工作、關于生活、關于婚姻,這樣的對談中,你總能想到自己經歷過的和感悟到的,于是你慢慢的沉下心來仔細聆聽,仔細回味。
在我的人生成長經歷中,很少遇到能夠在關鍵時刻幫助我解疑的人,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我不愿意把自己的困惑說給別人聽,我覺得別人不了解我的性格,更不了我的經歷,說出來也不過是增加了別人的談資罷了。
因此每當遇到人生的困惑時,我就自己寫出來,一點一點的梳理剖析,或者通過看書來尋找答案,這樣的確也能夠在解決問題中成長,但是回過頭去看,很多問題都可以在發生的時候避免掉,可能只需要一個有經驗的過來人一句話的提點就可以避免。
所以讀這本書的時候覺得非常幸運,雖然身邊很少遇到到能夠點撥自己的人,但是作者遇到很多這樣的人并且分享給我們,讓我們也能夠從中學習人生的智慧。
1、快樂的秘密在于成為你自己
成為自己是需要勇氣的,當然首先是自我的覺醒。不知道這個世界上有多少人靈魂覺醒了?想必大部分人都如行尸走肉般機械的過著一天又一天,直到生命的終結。
因為我們做著自己不喜歡的工作,跟不喜歡的人共事,更甚者跟不喜歡的人結婚生子,靈魂的火苗便在這一個又一個的不喜歡中逐漸暗淡直至熄滅,于是我們變成了這個世界上沒有靈魂的行尸走肉,不知道這樣的人生有何意義?
所以在面臨選擇時,我們能夠靜下心來聽聽自己內心最渴望的,而不是別人渴望的,這樣我們才能鼓起勇氣去追求自己最想要的,哪怕付出再多自己也不會后悔,畢竟一切都是自己選擇的。
因此,在做選擇的時候:問問自己,這件事情值不值得自己全力以赴去做,如果不值得就不要耗費你的精力了。
只有如此,一個人的自由意志才能蘇醒,才能成為一個真正意義上的人吧。
2、承認已經發生的事實,不抱怨,不糾結
曾經看到一個電視節目,有人問一個嘉賓,你認為什么是樂觀,那個嘉賓說:樂觀就是承認已經發生的。這句話對我的影響非常大,一旦我沉浸在過去的事情中自責懊悔的時候,我就對自己說:不管你怎樣難過痛哭,事情已經發生了,懊悔已經沒有任何用處,只會讓自己沉浸在情緒的泥潭中,越陷越深,不如擦干眼淚,想一想曾經的自己為什么做那個決定,現在又為什么覺得那個決定是錯的,怎樣避免以后再犯這樣的錯誤。于是我很快便能收拾好自己的心情,著手去解決問題。
人不能讓自己難過太長時間。
抱怨和糾結是最浪費一個人的時間和精力的,我們都知道一句話:上班中最開心的事情就是吃飯的時候一起吐槽老板。曾經我也是吐槽大軍中的一員,只是吐槽之后還是要繼續工作,那個時候心情并不會因為吐槽而愜意,反而會對工作心生更多的厭煩。
后來當我一旦心生不滿的時候,我就對自己說:公司是你自己選擇進來的,現在不滿意要么尋找更適合的離開,要么就停止抱怨繼續工作。畢竟工作是為了自己積累工作經驗獲得成長,而不是僅僅為了賺錢而已。就如作者所說:工作只是生活的一部分,不要讓工作控制了自己的生活。
3、人身難得 一定要活的有趣
佛經上說人身難得,猶如在針尖上扎豆子,是難上加難。
我一直認為,人的一生就是修行。世間遇到的一切苦難,都是珍貴的,在苦難中才能好好反思自我,才能成為更好的自己。
作者寫到小時候聽奶奶講生活的辛苦,便問奶奶為什么不自殺,奶奶說:“她又活不過我,一群棺材瓤子,打也只能打那幾下。長大以后我明白了,活著才能有未來,活著才有以后,活得越來越好才是最大的勝利。要是一賭氣死了,那只是祖墳里的一堆土,如果你沒有孩子,時間長了,后輩們連你是誰都不記得了。”
這里讓我想起來,之前看的慰安婦題材的紀錄片和電影《三十二》、《二十二》、《鬼鄉》,十幾歲的姑娘們遭遇人生的重創,只有少數的人能夠活著回到原來的家鄉,有的人甚至連家人都找不到了,還有的人回到家得不到家人和鄰居的同情還會遭受二次傷害,心里有多難多苦啊。
其中一個老奶奶說:這世界真好,吃野菜還得留條命來看。讓人看得淚流滿面,心疼的想要抱抱老奶奶,希望自己能夠珍惜多少人用血和淚換來的這來之不易的和平生活。
這一輩子我們擁有了人身,那么就好好的經歷,體驗,讓自己活得有趣一點。
就如蔡瀾所說:
一個人來到這個世界,
要愛最可愛的,
最好聽的,
最好看的,
最好吃的,
有趣地活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