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假期,總是難得的陪伴家人去商業中心逛街。在琳瑯滿目的商品面前,我們總是會面臨選擇問題,選什么,怎么選?每個人的依據都不同。
有些人會根據以往的經驗來選擇,有些人會根據自己的直覺來選擇,還有人會根據別人的點評來進行選擇。人是有情感的動物,在做出判斷、采取行動的時候,都會不自覺地受到潛意識、習慣性觀念、個人喜好成見等因素的影響。
比如,我的問大家一個問題:乘飛機或大巴車哪個更危險?我相信,回答是乘飛機的人會更多。因為,一旦發生飛行事故,立即大家就想到空難新聞里的報道。可實際上從事故的統計數據來看,乘汽車發生事故的概率要比乘飛機發生事故的概率要高很多很多。
1、舉個例子:你去購物中心購買一件衣服,你會怎么選擇?
A、比較有意向購買衣服的顏色、設計風格、手感質地,然后憑借自己的感受進行最后的決定。
B、只會優先考慮平時中意的服裝品牌專賣店去挑選是否有自己合適的衣服
C、在逛每家店鋪時,通過店員的推薦來判斷并選擇購買
請大家先完成這個小測試!
我們來分析一下不同的選擇:
選擇A的人:屬于相信自己感覺的類型。這樣的人根本就不在乎別人的評價,更不在乎是否流行等等,一切均已自己是否中意或喜歡做判斷依據。
選擇B的人:屬于固執型。這樣的人只考慮自己認定的牌子,所以一旦認可很難改變。
選擇C的人:屬于大眾型。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響而改變自己的選擇。為何淘寶購物都是先看銷量和點評,然后才會在意價格。
2、過節時你去超市準備給岳父大人買點過節禮品。推著購物車來到超市集中擺放的過節禮品專柜,聽到不同品牌的促銷員在你耳邊游說自家品牌商品的優勢。此刻,你想到了什么?—腦白金!
通常情況下,和你聞所未聞的商品相比,大部分的人會選擇自己聽說過的商品。因為,人類的大腦擁有將接收到的信息與現有知識進行調配、整合、強化的功能。腦白金的成功之處就是在各大電視臺連續播放三遍廣告,讓我們產生了強化印象、增強記憶的效果。結果就是,想送老人過節禮品,面對大量的商品時,我們會選擇印象最深刻的商品。
個人的一點體會:
A、超市中越是告知你促銷、打折、優惠等商品時,從自身實際需求來判斷,而不是貪圖所謂的便宜,而采用沖動型消費。
B、看到定期的短信、微信推送、宣傳彩頁等多種方式的宣傳,學會淡定或“閱后即焚”模式。真的有需求的時候,你都可以找到這類信息的。
C、看中的商品確定想購買,請看看貨架排在后面的同類商品做選擇;看中的衣服,請商家倉庫里重新拿出一件來做選擇。一直在外擺放或“露臉”的,更多的就是一種營銷策略。
我是老司機文斌大叔,樂于認識更多的朋友。孤獨的世界里,需要更多的溫暖,讓我們彼此點燃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