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孫悟空
初期,他鬧龍宮,鬧地府,鬧天宮,一切循著追求自由的個性,盡情抒展著自己的感情。即使在后期隨唐僧西天取經,歸依佛門,他也不是單單的隨便讓別人為他做主自己的事情,(也可以說是,不讓別人為他做主。)不是無條件的服從,依然保留著自己獨立的人格。不論是多大的佛,多尊的圣,如果有錯,他還是據理力爭,絕不妥協。這和他初期大鬧天宮時的性格依然吻合。
在他的身上,有著打抱不平,為民除害的江湖氣息。而且機智靈活,加上筋斗云與七十二變,更使他如虎添翼。
他,就是唐僧的大徒弟——孫悟空。
孫悟空又名美猴王、齊天大圣、孫行者。是東勝神州傲來國花果山靈石孕育迸裂見風而成之明靈石猴。在花果山占山為王三五百載。后歷經八九載,跋山涉水,在西牛賀洲靈臺方寸山拜須菩提為師,習得七十二變化之本領。此后,孫悟空大鬧天宮,自封為齊天大圣,被如來佛祖壓制于五行山下,無法行動。 五百年后唐僧西天取經,路過五行山,揭去符咒,才救下孫悟空。孫悟空感激無比,經觀世音菩薩點撥,拜唐僧為師,同往西天取經。取經路上,孫悟空降妖除怪,屢建奇功,然而兩次三番被師傅唐僧誤解、驅逐。終于師徒四人到達西天雷音寺,取得真經。孫悟空修得正果,加封斗戰勝佛。
他聰明、機智、詭計多端,比如:第五十四回,西梁女兒國國王欲招唐僧做夫婿.孫悟空使"假親脫網"之計——先準了國王親事,登寶殿,請女王取出御寶印信來,宣徒弟們進朝,把通關文牒用了印,在請女王寫個手字花牙,交付給徒弟.然后給我們送行,到了城外.悟空使個定身法.這樣一則不傷了他性命,二來不損了唐僧的元神,等等等等
我認為取經隊伍中孫悟空其實是悟性最高的,他也是唯一早已脫胎換骨領悟佛法真諦的,可以說其他三人是經歷了層層磨難才達到成佛境界的,而孫悟空在戴上金箍從此跟定唐僧那一刻就已"悟"到了。且看他師徒對取經的談話:
孫行者笑道:“早哩!早哩!正好不得到哩!”沙僧道:“師兄,我們到雷音寺還有多遠?”孫行者道:“十萬八千里,十停中還不曾走了一停哩。”八戒道:“哥啊,要走幾年才得到?”孫行者道:“這些路,若論二位賢弟,便十來日也可到;若論我走,一日也好走五十遭,還見日色;若論師父走,莫想!莫想!”唐僧道:“悟空,你說得幾時方可到?”孫行者道:“你自小時走到老,老了再小,老小千番也還難。只要你見性志誠,念念回首處,即是靈山了!
所以,我們也要有孫悟空這樣的精神,雖然,孫悟空是一只石猴子,但他有感情,更何況我們是人呢!所以說,我們應該向他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