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年的初冬,一個人來到西安這座城。
逛遍了眾所周知的著名景點之后,西安的最后一站,我選擇登上這座屹立了千年之久的古城墻。
古城墻位處城市中心,是明代初年在唐長安城的皇城基礎上筑造起來的。誰曾想,古今多少游客都是抱著尋找盛唐雄漢遺跡的幻想來到這里,卻不知漢唐城墻遺址早在朝代更迭的戰(zhàn)火歲月伴隨一個時代的覆滅早已無跡可尋。
古城墻是威嚴而敦厚的,它寬厚的臂膀將城內(nèi)的陳舊居民建筑溫暖的包圍起來。墻外,是車水馬龍熙熙攘攘的大千世界。墻內(nèi),時光仿佛放慢了腳步,沿著歲月的軌跡緩緩前行。古城墻仿佛是一個意志篤定的士兵,堅定的守護著當年的長安,如今的西安。
傍晚時分的西安城,在霧霾的侵蝕下,靜默的沉浸在這混沌而蕭瑟的初冬時分。夕陽的余暉灑落在古城墻上,勾勒出它亙古不變的堅毅身影,深深地刻印在每一位前來仰望它的的旅客心頭。
初冬季節(jié),城墻上的游客也變得稀少。寬闊而筆直的石板路無限向遠方伸展綿延,沒入霧霾籠罩的未知盡頭。墻體是灰褐的深沉顏色,無數(shù)枚紅色燈籠沿著石板路整齊地一字排開,在空中起舞搖曳,給這個蕭瑟的場景添加了些許鮮艷靈動的色澤。
和許多游客一樣,我選擇騎車來好好觀賞這城墻上的無限風景。沿著城墻延伸的方向,在崎嶇不平的石板路上緩緩騎行。兩側的風景猶如倒帶機一般,穩(wěn)而有序離我漸行漸遠,緩緩淡出我的視野,仿佛鄭重其事地在和我道別。而每一段路的盡頭好似化作時光的入口,安靜地等待著像我一樣騎行者的光臨。
騎行在時光“隧道”里,每一次顛簸,仿佛都親身觸碰到這座古城千年時光的陣陣脈搏;每一次轉彎,仿佛從一個朝代覆滅進入到新的時代的降臨。騎行在時光“隧道”里,歷史上和這座城息息相關的一幀幀,一幕幕,都系數(shù)劃過我的腦海:阿房風雨、呂后弄權、文景之治、漢武霸業(yè)、環(huán)肥燕瘦、外戚奪權、李唐初興、玄武政變、貞觀之治、武代李興、開唐盛世、長恨遺夢、安史之亂。
這座城最輝煌的時刻永遠停留在唐朝覆滅的一瞬間。從此,當年盛世繁華的西京不復存在,它化作了一枚曾經(jīng)最閃耀的歷史標記,被安靜封印在厚重史書的中間頁。一座城,享有有多少昌盛與繁華,就要承載多少的血淚和辛悲。只是歲月兜兜轉轉,又來到最初的起點。歷史本就是一個輪回,在兵荒馬亂中死去,又會在生機盎然中復生。人生百態(tài),未央沉浮,也斯如此。
最后1/4的城墻路,我還是放棄了騎行,決定用雙腳親自去感受著這段歷史之路的崎嶇不平和跌宕起伏。行走間,突然起風,蕭瑟的寒風嗚叫侵襲著這座古老而深沉的城,加快了步履匆匆的游客離去的步伐。夜,悄悄沉下去。腳下的城市、街道和屋巷皆籠罩在這模糊不清的霧霾塵世里。如海市蜃樓般,透過霧霾,披著厚重而神秘面紗的長安仿佛向我緩緩走來:當年,市坊街道,燈火闌珊,人來人往,熙熙攘攘。曾經(jīng)的長安和如今的西安仿佛合二為一,絮絮叨叨的訴說著此去經(jīng)年的繁華與落寞,成敗與榮辱。
遠處,城墻之下塤的韻律徐徐響起,一聲高,一聲低;時而長,時而短;輕重有序,時緩時急;如泣如訴,哀婉悲戚。在這幽幽塤聲中,西安躲進這無聲夜色,長安在霧靄沉沉中悄然歸來。
起風時,塤響起。
我再一次回頭,遙望這座城,輕聲說道:再見,長安。
后記:14年游玩西安之后,曾經(jīng)即興寫了一首小詩
一抔皇土,思古看今
長安是一個風乽健碩的太上皇
千年之前,年少登基
歷經(jīng)多朝更替
他享受過開唐盛世
也經(jīng)歷過安史之亂
如今
歷史將它冷落在時光的角落
千里之外的帝都
復制著他曾經(jīng)的榮華
他明白
三千繁華,不過一指流沙
終于,少年熬成白發(fā)人
褪去了龍袍,卸下了光環(huán)
他,站在長安城墻的最高處
穿過時空的隧道
俾睨著千年以后
這片陌生而又熟悉的中華大地
這是最壞的年代,也是最好的時代
他說,我會帶著回憶,抔一杯皇土
長眠于這九州大地之下
將血肉化為山河
為我的子孫后代祈福萬世
文章原創(chuàng),如需轉載請聯(lián)系本人,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