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用對了方法,普通人也可以是領導
我們可能只是大城市里忙碌的一只螞蟻,可能只是領導層見都沒見過的一名小兵,但我們仍然擁有權力表達自己的想法,讓別人接納。
但擁有領導力是需要技巧的,尤其在頭銜不是領導的時候做到想要影響別人,就要更加注意方式方法,以免好心辦壞事,帶給人的感覺甚至是班門弄斧。
下面就來看看可以讓“領導力上身”的三個辦法:
001. 四步思考
作者哈佛大學教授羅杰·費希爾寫的一本書《橫向領導力》上寫到,如果想領導他人,就要引導他人。那么引導他人的四步思考就是關鍵的殺手锏:
① 問題:現在的問題是什么?
② 原因:為什么會出現這些情況?
③ 策略:應該采取的措施是什么?
④ 行動:具體有哪些行動步驟?
這個思考邏輯同樣可以用在生活當中。例如家人在糾結晚上去哪吃飯這個話題時,你可以引導大家按照這個步驟一個一個解答,并得出解決方案。
① 現在的問題是為什么商量了這么久還定不下來?A:糾結
② 為什么這么糾結?糾結什么?
A:糾結吃燒烤還是火鍋
③ 要不要隨著心情,想想自己當下最想吃什么?或者看看大眾點評?
④ 我們把好評的燒烤店和火鍋店都列出來,看看哪個新穎,評價最高,就決定哪個怎么樣?
商務會議也好家庭會議也罷,總會有糾結,意見不定的時候。不妨以清晰的四個思考步驟引導大家走出迷宮。
002. 明確方向
在開始議論一個話題時,我們的想法往往都是天馬行空,你說一句我說一句,不但達到“決定”這個目的地的速度慢,偶爾還會引起不必要的舌戰。怎樣讓大家統一戰線,成為一條繩上的螞蚱,就要用點技巧了。
技巧一:了解任務背后的原因
我們在討論的時候一定要搞清楚為什么討論這個議題?討論這個議題背后的目的是什么?
還是剛剛吃飯的例子。我們為什么要出去吃飯?出去吃飯的目的是什么?如果說想大家熱鬧熱鬧的話,是不是要找可以坐下10個人座位的餐廳?是不是要包房?
搞清楚背后的需求,大家就會自主拋開一些選項,劃分到同一類圈子里。
技巧二:讓你的伙伴也參與進來
如果一直是你在出謀策劃,不但身心疲憊,有可能還會惹來一身埋怨。如果在上面完成了解背后需求,我們就打可以讓小伙伴們朝著這個目標和方向共同議論,找出方案。
003. 合作技巧
可小伙伴們怎樣才能參與進來?如果他們都無動于衷。不積極配合怎么辦。如何把別人吸引進來,如何讓別人也像你一樣積極地參與,也是一門學問。
技巧一:開放提問
這是非常良好地給小伙伴一個參與的機會。最近有人在找我老公一起創業,而他的提問模式就是“如果要組建團隊,你覺得怎樣的人才對公司最有幫助?”
一味地說出自己的想法會讓對方吸收疲憊。不如用傳球的方式,也聽聽對方的看法。只有對方自主回答,才會真正參與進來。注意,別把天聊死了,提問時設想一下自己期望得到什么樣的答案。
技巧二:保守作答
曾經在一家公司做秘書的時候,我們的項目小組非常不團結,開會效率低不說,同事們也都是欲言又止的樣子。后來我發現了一個致命的問題點,就是我們的領導太強勢,導致員工都提不了建議。
本身開會的目的就是為了討論,這位領導口口聲聲說“希望大家多多參與進來,提一些寶貴建議,我們也需要年輕人的新鮮血液!”但事實上結尾往往是“你那個根本不行!聽我的!我說了算!就這么辦!”
如果這么絕對的話,誰還想參與進來呢。回答如果保守一點,“我認為這樣比較好,因為xx,不知道各位有何想法?”“那我們就暫定這樣做,以后如果有更好的方案,歡迎各位隨時提出,咱們再交流”這樣的作答就不會拒人于千里之外了。
技巧三:率先行動
我們在想影響他人的時候,如果沒有以身作則,小伙伴是很難信服你的。
通常在進行一個項目的時候我會做的比別人多,不是我有多大本事,而是“行動是最好的說服力”。而且多做并沒有吃虧,就算小伙伴沒有跟上來,你自己做的事情終究會成為你的財富,回饋給你。
所以,我一直相信“吃虧是福”,如果你不擅長言語表達,不如用行動帶動團隊!
碎碎念:
其實無論做什么事,我們都可以成為“內在的領導”,只要有“領導的心”,掌握方式方法,小伙伴不會嫉妒你,只會崇拜你,跟著靠譜的你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