鍥子
對于一個從業近2年的 PM 來說,基礎的商業分析能力是必不可少的,奈何從事的是后臺產品方向,缺乏對宏觀商業的理解,所以平時的積累更多的來自于新聞資訊。商業分析這一系列會寫盡可能多期,第一期是理論介紹,后面會有很多的案例分析。
理論介紹
在知乎上看到一篇分析商業模式的文章還不錯: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0603837。該文章從 TTPPRC 六個角度闡述商業分析的方式。并在開文就指出「任何商業活動最終的成敗,都是由一系列完整的環節相互作用所決定的」。
T(trend)
順勢而為是從事一切商業活動的首要因素。在趨勢(Trend)的面前,個人能力終歸都是渺小的。
T(traffic)
不同的商業項目對流量(Traffic)的具體需求大不相同,一般而言,越是標準化高可替代性高的業態,流量這個環節在整個生意上就越重要。
P(package)
一個商人對商業的理解程度是否算的上入門,最基本的劃分就在于能否意識到:包裝(Package)才真正決定了消費者是否會對你的產品進行消費!而不是產品質量的好壞。一個消費者決定是否對你的產品進行消費,不并是基于產品的實際體驗如何(因為他還沒用上嘛),而是基于他頭腦中對于該次消費的預期體驗是否超過了所需要付出的貨幣價值。)過度包裝一定會在某種程度上傷害到產品的口碑(因為人傾向于過度期待),但未必會傷害到整個生意的整體效果。在包裝這塊,筆者花了大力氣去陳述包裝的重要性,可見包裝對一個項目的影響之大。此外筆者推薦了三本書:鄧德隆的《2小時品牌素養》,Sally Hogshead的《迷戀》和Martin Lindstrom的《品牌洗腦》。
P(product)
包裝(Package)影響消費決策,產品(Product)影響二次消費。一個優秀的產品(Product)的威力之大,可以瞬間打通TTPPRC中的四個要素(產品,流量,包裝,重復性消費),這是其他任何一個環節做得再好也無法做到的。好的產品需要具備的二要素:第一要具有一樣鮮明的特色,第二其他環節沒有硬傷。
R(revisit)
一個商業項目的重復消費能力(Revisit)主要是天生的,一個優秀的創業者或投資人必須把這個環節時刻銘記于心,一方面用來判斷一個項目是否值得去做,而另一方面則是更好地去設計細節來提升它的重復性消費。
C(cost)
任何商業活動的本質,都是為了盈利而服務的,任何項目利潤的來源都是建立在所提供的服務價值能夠超越自身成本的基礎上(雖然互聯網時代的生意似乎越來越多已經轉向了融資上市套現的獲利方式,但這不意味著資本家們永遠都不在乎毛利率),拋開了成本的一切商業模式都是空談。
接下來柒安會用PPTTRC模型分析幾個新興的互聯網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