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超市越開越密集,民生菜市場越來越難生存。北京大型一些的菜市場不少陸續被拆掉了,因為它們占地面積大,且只有一層,在北京這個市區土地金貴的地方,自然不受待見,而時時被想著如何把這塊地皮的價值用到極致。
這不,附近方圓三公里的第二個較大的菜市場最終難逃此劫。
最懷念是菜市場旁邊空地的早市。室外的吆喝者通常比在室內更豪放地表達自己,彼起此伏,趕集的老百姓也被煽動起了小激動。
晨光下的菜菜和果果,似乎還沾著新鮮的露珠,連夜乘了貨車來赴約。被相中的歡喜帶走,被嫌棄的拿起又丟下。白胖胖的大饅頭熱情四溢地輪番出臺亮相,又被排隊的人群一個個抱走...
10塊一堆兒,5元1包,1文錢全給!從早市的八點到十點,兩小時的時間價值走向顯露無遺。也有在最后關頭撿漏拾寶的,交易雙方通常是在場管的清場催促下火速達成。十分鐘內,鬧哄哄的一場,復又歸于平靜...
來晚了的,只好到旁邊的菜市場轉悠去。這里的品種更多,選擇更豐富,大家也好像沒有太多講價的想法,抹個零就挺高興的了。
大部分賣菜的都是本分人,他們會給你挑好的大的新鮮的,告訴你怎么吃,看你手里菜多了會送你個大袋兒。
室內菜市場味道比較難受,因為葷腥的肉味出不去,每次經過肉攤都快步走過,家人要吃肉的話,一次買幾頓的量,因為以前有說買半斤,他們會手滑給你切9兩的呵。
到目前為止,在菜市場,本人最看重的就是豆腐店的衛生條件。有一年輕老板娘,豆腐店不小,就是冰柜永遠都不擦的樣子,一次次忍受,一次次失望,后來干脆跑到兩公里外去買了。
時間久了,顧客便會慢慢摸透了攤主們哪些實誠,哪些熱情,感覺不錯的自然就成老顧客啦。
菜市場的地上一天通常清理兩次,即便這樣還是不干凈的,偶爾看到有些小孩在里面貼地玩耍,按理是該上幼兒園了。
一想到這些半夜起來去批發市場進貨拉菜,從早忙到晚也不過在北京討個生活的外地朋友,再看看剛被夷為平地準備蓋高樓的廢墟,不知道他們又將何去何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