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儀隨想(一)
禮多人不怪,一個禮字讓人感慨萬千,禮節是一個成年人必須擁有的基本素養。禮儀不僅僅讓人聯想到西方彬彬有禮的紳士,還讓人聯想到中國言而有信的君子,一個禮字是這些人身上的共有品質。
有句詩說:“身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我們只看這句詩的上半句,其中異客兩個字是否能感受出作者的一絲孤寂。我想我們都有做客人的感受,也早已沒有那種童年時做客的無拘無束,天真無邪。然而這時,我不僅想問:“我們做客時的這種轉變,是因為主人招待不周嗎?是因為主人不夠好客嗎?是因為主人不夠禮讓嗎?”我想答案并非如此。
我相信這世上并沒有十全十美的事情,我相信禮儀也并非一件十全十美的事情,讓我們想一下與禮字有關的詞匯:禮儀、禮法、禮數、彩禮、禮貌、婚禮、典禮、禮贊、禮金……。《禮記王制》中六禮:冠、婚、喪、祭、鄉、相見。《大戴禮記本命》中九禮:冠、婚、朝、聘、喪、祭、賓主、鄉飲酒、軍旅。《論語》曰:不學禮,無以立。古人對禮字的詮釋太多,說到此就不免言多了。
此時我不禁想到了一個問題:愛情和禮儀那個重要?或許這本就是兩個不能放到一起的問題,沒有可比性。然而有些時候,愛情卻可能敗給禮儀,當然這句話就說到此為止,因為我不想進行爭辯。我們還是繼續談一下禮儀,具體談一下婚禮。
首先說一下定親禮儀。在我們這個地方,不能否認婚姻不僅僅是兩個人的事情。我知道很多人可能會反對,也或許能夠舉出一些例子。但是我不想談論一些特例,因為我就是一個普通人,而且我相信大多數人也都是普通人。如果兩個家庭有人反對這門婚姻,作為普通人,我相信最終結果多半是婚姻走不到一起。既然婚姻不單單是兩個人的事,這就牽扯到兩個家庭,婚姻不僅僅需要兩情相悅,還要三觀相近,最好還要門當戶對。
現在婚姻禮儀的第一步就是定親,定親就是兩家人把這一門親事敲定下來。定親包含的事項:三金、彩禮,當然少不了親朋好友的祝福,更少不了兩家人的定親喜宴(喜宴這一環節我們還要在后面詳細的談論)。現在一些富豪家的彩禮不是尋常人家能夠比擬的。當然如果彩禮很少的話,也會讓女方家感到沒有面子。畢竟都是千金出閣,為什么自家的差距這么大呢,讓人尋思起來,不免臉面上掛不住。真是應了那句話:人比人得死,貨比貨得仍。談錢傷感情,但這些卻和錢息息相關,雖然這并非是錢的事。
在談一下婚禮,當然了我口中的婚禮有一定的局限性。婚禮是人的一生中最重要的時刻,每個人都會精心的準備一番,都希望為自己為愛人舉行一個漂亮的婚禮。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