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前很討厭一種說法,甚至跑去跟提出這種說法的人撕逼罵架(當(dāng)然人家沒有理我),只因為她說:生活從來就沒有“會更好”這回事。
醍醐灌頂、兵荒馬亂,是我當(dāng)時的感覺。這和我一向接受到的“享樂教育”是不符的。不是一直都說考上大學(xué)就好了?工作就好了?熬成資深員工就好了嘛?為什么你要告訴我生活從來就沒有“會更好”這回事?那我怎么辦,我還怎么維持自己的夢想和希望?我還拿什么信念度過這看似漫漫無期的苦痛當(dāng)下?
最近卻越來越贊成這句話,雖然沒有贊成到要給作者“跪下”的地步,但心里是一點點接受了的,其實最初的憤怒,也是因為她說得對。
任何不對的事,都無法使我們長久的恐慌和憤怒。
我至今無法梳理出這里面的深層邏輯,只能從最淺顯的方面來梳理一下:
從我最近的工作說起:
我去年十二月初到深圳,當(dāng)月18號就辦理入職,偌大的城市里,租了房子有了工作,心就慢慢的安穩(wěn)下來。第一份工作是我在二選一中選來的更容易的那一份,透亮的辦公區(qū),整潔的桌椅,慵懶的員工,連主管面試我的時候,都是急忙的從桌子上拿下自己的腳、從雜亂的零食桌上找到自己的工牌、順便關(guān)上了正在看的NBA視頻,開始“有板有眼”的面試我。
而那一份被我放棄的,則是兵荒馬亂的互聯(lián)網(wǎng)電銷公司,電話聲此起彼伏,鍵盤一直在劈啪作響,下午茶擺在桌上,無人來領(lǐng)取,眼看著咖啡涼了失去了清香,眼看著腸粉硬了失去了口感,他們還在忙碌著,作為一個吃貨,我差點越俎代庖。
不僅工作氛圍不同,薪水也不同,安逸的只有5K,不安逸的有7K,傻子都會做的選擇題,我偏偏選錯了。
我去了安逸的公司,開啟了每天六點下班六點零一務(wù)必打卡的日子。加班十分鐘的員工就算勤勞的哦,雙休日神馬的,隨便加個班就可以調(diào)休半天哦~那種日子,簡直都能哼出聲來。
可是,安逸代表著沒有進(jìn)步,你什么都學(xué)不到,按部就班的上班下班混日子,遲到有人幫你打卡,翹班有人幫你掩護(hù),該有的節(jié)假日一個不少,年底13薪,過得像個神仙。
然后我被辭退了。嗯,我的視角是我太上進(jìn)了,總追著上司要工作,至于上司的視角是什么,我不知道。
找工作找了好久,各種offer都不滿意,因為你在一個low的地方待過,所以你的全部細(xì)胞都想把你推到一個高大上的地方去。
那兩個月,是深圳發(fā)高溫補助的兩個月,每天擠地鐵、擠公車去面試。包包里永遠(yuǎn)裝著幾包紙巾,幾壺?zé)崴篂⒁陆鬂窬褪沁@個意思。我想找到個好一些的地方,應(yīng)了那句矯情的話:只要最后是你,過程苦一點有什么關(guān)系的。呵呵,韓劇女主角的天真既視感。
好工作沒來到的時候,銀行卡先讓我有了危機,存款還有些,尚且夠支付房租和生活費,可是心空的厲害,那種在拒絕別人和被別人拒絕的循環(huán)交替里產(chǎn)生的自卑開始瘋狂叫囂。它在對我說:別忘了你是被辭退的,垃圾;它在對我說:你拒絕的都是lower好嗎,你看BAT給你拒絕的機會了嗎?Loser;它對我說了很多,在燥熱的夏天里,我像一塊透明的玻璃,被陽光的炙熱烤的毫無形狀,我甚至不用別人觸碰,自己就先化了。
于是我來到了這家公司,當(dāng)然如你所料,是比我拒絕的所有offer還更讓我想遁地而逃的。所以那時候我寫下《你等不來最好的》這樣悲觀又絕望的話。
于是我開始每天跟自己天人交戰(zhàn),如果...那么...的句型用的尤為熟練,我無數(shù)次的想,如果去了之前的某家公司,是不是現(xiàn)在會有更好的現(xiàn)狀,這想法愚蠢又懦弱。
很多年前我看過一段話,講的是逃避型的人格,大概是說如果你不得不打電話給一個人,你希望他通話中或者關(guān)機欠費、如果你不得不去拜訪一個人,你希望他出差或者去旅行。就是讓客觀因素幫你逃避,而不是你主動去逃避,這樣既有了你想要的結(jié)果,又有了你不費吹灰之力的安心愜意,簡直是別人口中的人生贏家才有的待遇。
逃避型人格要求會越來越多,而且逐漸趨于離譜,比如不切實際、愛做夢、愛神游、寄情于網(wǎng)絡(luò)等等。短暫的逃脫也是一種逃脫,人生從來不要更安逸,只要眼下的一時三刻就好。
我越來越多想起這段話,說的全對,可是沒有卵用。生活不是醫(yī)院的大夫,對癥下藥就能藥到病除;生活也不是一條路,走到黑就走,沿路返回就擇路重走,生活應(yīng)該是讓你帶病堅持,讓你在這條路上打洞前行。
我的這種猶豫糾結(jié)假想,開始蔓延到工作中。我是個懦弱的人,習(xí)慣討好別人,以及有求必應(yīng)。討好之說是因為我自卑,我肥胖。我擔(dān)心別人因為這個原因不和我玩,所以討好。有求必應(yīng)除了延續(xù)以上的原因外,還覺得事情并不大,能幫就幫。
于是,我成了那種會寫雞湯,但自己從來油鹽不進(jìn)的人。
拒絕這事,學(xué)問很大,如果一開始拒絕,那人生就是prefer啊。在拒絕之初,最能減少損失和心靈的糾結(jié)與折磨。這是學(xué)會和自己的相處之道,也是你愛護(hù)自己的第一步。
可是,懂得了再多,學(xué)會的再多,人生依然沒有prefer這回事,因為當(dāng)你會的越多,接受到的壓力也隨之增多,小孩子的煩惱是糖掉了考砸了吃撐了飯沒了,大人的煩惱如果是這些,該有多好。
不再擔(dān)心喜歡的男生喜歡別人時,生活開始多了些沉重的絕望、不再難過老公越來越晚回家時,生活也沒有從此豁然開朗。你要知道,真相就是這樣,殘酷且令人哀傷。
碎碎念了這么多,生活并沒有好起來,我只能慢慢接受它的真相,并且一步步朝著更遠(yuǎn)的地方走。或許痛并快樂著的真諦在于:我變得強大,這讓我快樂,而強大引申而來的煩惱更高端,這讓我痛苦。可是,誰能拒絕一份強大,誰又不是在時時刻刻與煩惱做斗爭呢?
想清楚,接受,熱愛。我愛你賦予我的一切苦楚,因為我要在苦痛之中展現(xiàn)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