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歡分享,尤其是一些讓我興奮的小內容,比如組快這個概念。
首先組快,確實不錯,尤其是在你第一次見到一個全新的概念時,那些概念看上去并沒有什么意義,就像是就像這堆亂糟糟的拼圖,而組塊是一種思維的躍進,根據一定的意義將學到的信息碎片拼接起來。
拼接組塊有些小技巧,從整體邏輯入手,從內在的大框架入手,都能很好的建立組塊,要知道在不加理解或不關注上下文的情況下,單純的死記硬背并不能幫助你理解學習到的真正內涵,或者理解這個概念與你正在學習的其他概念之間的關聯。要注意的是當時生氣、緊張、害怕的時候,連接的功能會斷開,大腦無法正常的工作,這也是我們在很多時候開始范大錯誤的時候,比如不理智的進行投資、或者踩錯油門剎車等等。
在簡單點說建立組塊,是通過專注的訓練和重復可以建立強的記憶痕跡開始的,一小步一小步的組建直到形成更大的組塊,這也是你對學習材料的理解越來越深入的過程。
舉個例子,對于在說英語的家庭里長大的孩子,學英語就和呼吸一樣自然,他的媽媽說“mama” 孩子也會跟著說一句“mama”,接著他的神經元就會發動形成一個閃爍的心理環路,這個環路可以鞏固意識里“媽媽”這個詞與母親的笑臉之間的聯系,這就是一個記憶痕跡,當然這個記憶痕跡也會和其他很多相關的記憶痕跡連接起來。這有點像把一個笨重的電腦文件壓縮成ZIP文件。很多語言學校都是通過結構性的重復和強記練習,也就是用在專注模式下學習語言(把學習的內容和已有記憶進行連接),同時運用和母語國家的人的自由交流(銘記基礎的詞匯和搭配)來進行教學的,好讓學習的這種語言也能像說母語那樣自由和富有創造力。
以上組塊的建立過程,其實是一種復雜的神經活動,在大腦中把簡化而抽象的思想組塊結合在一起,而這些思想,無論是縮寫、靈感還是概念,都是大多數科學、文學和藝術的基礎。
組塊化最大的作用,就是可以讓大腦工作得更有效,一旦你把某個想法、概念或動作組塊化后,你就不再需要記住和這個想法、概念或動作有關的全部細節,你只需要知道最主要的那個概念就行了,這就像清晨起床穿衣服,你只需要一個簡單的想法,像“我要穿衣服”,雖然這個簡單想法的組塊所包含的活動非常復雜,但你很輕易的就能使用它。
希望在以后的學習中,你建立起堅實的組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