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校招攻略:43份優質面經匯總(iOS開發)
序
如今的校招,像一場突圍賽,很多人“犧牲”在前進的路上,那些突圍成功的人,不是因為他們刀槍不入,而是他們有扎實的準備,周密的計劃以及可圈可點的技巧。
獲得校招的成功,大致需要經歷計劃、準備、應聘這三個過程,文中全面覆蓋這些內容。
無論你是剛剛進入大學的萌新,還是身處在大二、大三的任何階段,這篇文章都盡可能給出一些建議和指導。
目錄
- 簡單的自我介紹
- 【計劃】時間安排:對找工作的同學十分重要的時間點,以及如何安排自己的行程
- 【準備】技能清單:需要具備的能力
- 【準備】如何提高:如何有針對性地提高這些能力
- 【準備】簡歷:面對簡歷海投的情況,如何讓自己的簡歷脫穎而出
- 【應聘】面試技巧:面試過程應該注意什么,以及一些必不可少的技巧
- 【應聘】高頻基礎題:分享一些超高頻的基礎知識題
- 部門選擇:部門選擇和公司選擇一樣重要
- 提問:是否還有一些問題在尋找答案?
自我介紹
我是一名來自普通本科的大四學生,專業是軟件工程,大概從高考選填志愿開始,我就選擇了工作這條路,這讓我在學習方向上有針對性的取舍。
到目前為止,我有三段互聯網企業實習經歷,兩家創業公司和一家大公司(美團點評)。
在校期間,參與開發過多個上架APP(我的方向是iOS開發),例如“享問”,到現在維護迭代快2年時間。
我面試過的公司多達30家,名企和小公司都有。
我拿到了百度、阿里、美團點評等公司的校招Offer。
畢業后,我會去淘寶工作~
塞西爾說,一克的經驗抵得上一噸的理論
【計劃】時間安排
我們應該知道這些招聘類型:
-
春招:
- 時間:大三期間的3-4月
- 性質:實習生招聘,實習結束有轉正答辯,獲得正式Offer
-
秋招:
- 時間:大三期間的9-11月
- 性質:獲得正式Offer的重要途徑
-
補招:
- 時間:大四期間的3-4月
- 性質:最后一次獲得正式Offer的途徑
我們應該知道這兩個招聘批次:
-
提前批次:
- 性質:內推批次,通過內部員工推薦進行
- 優點:
- 部分公司免去筆試,簡歷免除篩選
- 可能有部門直推的通道,通過內推可以直接進入到該部門
-
正式批次:
- 性質:內推階段結束后將會進入到正式批次
- 流程:測評(部分有)->筆試->面試->Offer
卡耐基曾說,不為明天做準備的人永遠不會有未來
各個階段應該做什么:
-
大一
- 性質:過渡期(學習方法、生活習慣以及價值觀的轉變)
- 做什么:多做嘗試,涉足各個領域
-
大二
- 性質:萌芽期(各方面能力逐漸成型,開始確定方向)
- 做什么:
- 選定方向
- 技術崗:移動端、Web、后臺、測試、游戲、算法、人工智能類等
- 非技術崗:產品經理、運營、UI等
- 花時間在這方面上(例如參加比賽,做項目,實習等)
- 選定方向
-
大三
- 性質:發力期
- 做什么:做應試相關的內容
- 計算機基礎
- 崗位相關知識
- 軟素質
【準備】技能清單
一共需要掌握這三類知識:計算機基礎、相關崗位知識和軟素質
-
計算機基礎
- 包含的總科目:計算機網絡、操作系統、數據結構、算法、設計模式、數據庫等
(可能會因為崗位不同而有不同的側重科目) - 都很重要的科目:計算機網絡、操作系統、數據結構、算法
- 不同崗位的側重:
- 移動端或前端:設計模式
- 后臺開發:數據庫
- 包含的總科目:計算機網絡、操作系統、數據結構、算法、設計模式、數據庫等
-
相關崗位知識
- 語言基礎:例如iOS開發就會問Objective-C(Swift)基礎
- 開發內容:例如iOS開發中的一些技術方法等
- 內存管理方式
- 多線程編程
- 開源框架
- ...
-
軟素質
- 自學能力:很多公司比較關注非科班出身的學生,因為他們自學能力都很強
- 自我規劃:做事有計劃有目標
- 溝通表達能力
- 總結能力:時常對自己進行反思總結,明確不足,針對性提高
- 團隊協作能力
- ...
俞洪敏曾說,在人生成功的公式上,情商素質是戰友一定比值的,是絕對不能缺少的一部分。
推薦一本提高情商的書籍《人性的弱點》
【準備】如何提高
分成三部分來說,一部分是基礎知識,一部分是相關崗位知識,最后是利用面經有針對性的提高
基礎知識如何提高
這里主要對都很重要的四門科目依次詳細說明
-
計算機網絡
- 特征:課程內容較多,知識點較雜
- 學習要點:
- 學習時應該全面覆蓋所有內容
- 復習和提高的時候,注意側重點(面試中有比較明顯的側重)
- 建議:
- 理解而非背誦(例如理解三次握手過程中每個信號的作用)
- 推薦書籍《圖解TCP/IP》:淺顯易懂,頗有側重
-
操作系統
- 特征:課程內容具有深度,知識點較雜
- 學習要點:注重理解
- 建議:
- 面試過程的題型很單一,可以針對特定題型做橫向擴展
-
數據結構
- 特征:思維邏輯的基礎
- 學習要點:
- 算法建立在數據結構之上
- 建議:
- 熟練掌握每種常用的數據結構
- 理論的同時結合實際編碼的鍛煉
-
算法
- 性質:是面試者能力考查的重要參考因素(行業習慣)
- 學習要點:
- 先學習掌握基本的經典算法(學習經典算法的邏輯思維)
- 進行算法訓練
- LeetCode:適合有足夠時間和精力的同學
- 牛客網課程:例如“直通BAT——面試算法精品課”
- 優秀的算法面試書籍:例如《劍指Offer》、《編程之美》
- 我總結的超高頻算法面試題(更加適用于移動端和前端):點擊跳轉
- 建議:面試中一般為給出應用場景,然后求解,所以需要將基本算法思路了解透徹,學會將他們進行組合、變形等操作
接著,來看看相關崗位能力如何提高
- 進入實驗室做項目
- 參加創業團隊
-
自己找項目練手
- 參加開源項目的研發
- 模仿一些線上的項目:例如新浪微博、今日頭條等
- 學習培訓機構的課程:優點在于很容易入門,缺點在于過于耗時
- 參加項目相關的比賽
-
看書學習
- 工具類書籍:知識點全面,適用于入門
- 進階類書籍:適用于能力提高
我們還可以通過看別人面經來增加應試能力
面經的獲取方式有
- 搜索網絡上的文章:例如搜索“iOS開發面試題”
- 詢問認識的學長學姐:獲得他們的親身經歷的面經
- 牛客網:牛客網->討論區->筆試面經
【準備】簡歷
校招技術類的加分項有:
- 優秀的學校背景
- 優秀的學業成績
- 扎實的計算機基礎知識
- 有分量的獎項:例如ACM
- 大公司的實習經歷
- 優質的項目經歷:例如上架的產品,并且有不錯的日活
了解了加分項之后,我們來看看簡歷應該如何寫,這里來看兩種格式,第一種是中規中矩的簡歷格式,第二種是技術崗做了特定改進的簡歷格式
第一種:中規中矩的簡歷格式
個人信息:包括姓名、性別、出生年月、聯系方式(電話+郵箱)、求職目標
教育背景:包括學校名稱、專業、就讀時間(例如2014.10 – 至今)、成績排名(成績好的加上)
自我評價:這里就是加分項的位置(放在簡歷的前1/3的位置,引人注目)
實習經歷:描述自己負責什么,業績是什么,有什么收獲等,盡量用數字量化內容
項目經歷:利用STAR法則
比賽經歷
校園經歷:包括參加活動,擔任職務等
榮譽證書
第二種:技術崗的簡歷格式
我們做以下的改進
- 合并個人信息和教育背景:統稱為個人信息
- 去掉就讀時間:都是校招生意義不大
- 成績排名移到自我評價:作為加分項之一
- 校園經歷簡單化:對于技術崗加分效果不明顯
來看看改進后的格式
個人信息:包括姓名、性別、出生年月、聯系方式(電話+郵箱)、求職目標、學校名稱、專業
自我評價:這里就是加分項的位置(放在簡歷的前1/3的位置,引人注目)
實習經歷:描述自己負責什么,業績是什么,有什么收獲等,盡量用數字量化內容
項目經歷:利用STAR法則
比賽經歷
校園經歷:包括參加活動,擔任職務等(簡單描述)
榮譽證書
簡歷內容客觀性的東西一定不要作假,后果很嚴重,主觀性的內容可以稍微加以修飾
【應聘】面試技巧
面試過程中應該注意這些小細節:
- 如何面對“超綱問題”:直接坦白告訴面試官,不應該胡編亂造
-
回答說多少才合適:
- 回答基本內容應該做到條理清晰
- 解答完后可以做適當地延伸,以要點的形式鋪展開來(將面試官引導自己對味的話題上)
- 解答應該從為什么的角度出發:讓面試官覺得你不是背下來的
-
遇到問題含糊不清怎么辦:
- 可能是面試官自我表達不清或面試官準備釣魚執法
- 先不急著作答,應該先確認問題中不清晰的點
-
遇到難題怎么辦:
- 選擇直接放棄是大忌!
- 冷靜分析,利用基礎知識,給出合理的解題思路,并說出自己遇到的阻礙
- 這樣不僅僅能提現良好的分析能力,也能獲得面試官的提示,進一步解答
-
編寫算法時,有什么好的習慣:
- 審清楚題后,先講述自己的解題思路
- 編碼過程中,可以不斷描述自己的想法
- 套路問題,如何應對:利用STAR法則提前進行頭腦風暴,思量比較好的解答
【應聘】高頻基礎題
計算機網絡:
- HTTPS與中間人攻擊
- 瀏覽器訪問www.baidu.com全過程
- OSI七層模型
- GET和POST區別
- HTTP報文格式
- 常用的HTTP響應碼
- TCP和UDP區別
- TCP可靠傳輸的基礎(確認應答、超時重傳、三次握手、流量控制、擁塞控制等)
- Session和Cookie的區別
操作系統:
- 線程與進程的區別
- 編譯與鏈接
- 進程之間的通信方式
算法:
部門選擇
選擇公司很簡單,選擇部門就需要好好做好預習了。
對于互聯網名企來說,公司規模都是很龐大的,內部的部門會由于業務,管理等等方面因素,出現良莠不齊的狀況。
這次校招也出現了不少因為部門而拒絕了名企Offer的案例,舉兩個身邊的例子(不帶任何評價,只描述事實)
- 研究生,算法崗,拒絕阿里文娛優酷Offer,去了美團酒旅
- 本科生,iOS崗,拒絕了百度糯米,去了愛奇藝
那么我們應該如何去了解部門的好壞呢?這里推薦以下幾種方式:
- 咨詢該公司的人脈:盡量問多個,防止被主觀色彩影響
- 查閱公司組織架構:了解部門的產品和業務
- 多參與行業交流:同行之間的聊天,行業交流軟件的使用等
公司和部門之間,又會追溯到一個古老的問題,雞頭鳳尾,你選?這個問題大家的都有自己的答案,開心就好。
提問
關注我,私信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