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媽,最進收到很多寶媽來咨詢,孩子不愛學習怎么辦?孩子做作業拖拉怎么辦?孩子做作業不認真怎么辦?……
其實這些問題,都指向一個方向,就是如何培養孩子的專注力!
專注力是一切學習能力最重要的基礎,專注力強的孩子:小到認真吃飯把飯吃完,大到把一本書看完,小到拼圖一定拼好,大到可以一人安靜的玩兩個小時,或者數年如一日的堅持踢球,堅持跳舞等等!是不是很想培養這樣讓人省心的孩子呀?!但是,很多時候是我們家長破壞了孩子的專注力。
孩子在玩,媽媽來給孩子零食吃,孩子在外面玩得興起,媽媽會說現在該回家吃晚飯了,或者孩子浴缸里玩水興高采烈,媽媽說得洗頭了得出來了……還有很多時候孩子讀書做作業時,媽媽會突然插話問問題,這些都屬于“粗魯打斷”,第一不利于孩子專心做事,第二也容易讓孩子學會粗魯打斷別人!
今天,嚴媽就好好來聊一聊專注力這個話題。
妙招一:培養獨立
(1)平時多鼓勵,不干擾孩子做好他喜歡做的事情。當孩子專注于他的小手工制作或觀察小動物時,父母切記不要干擾孩子,而是耐心地等他把工作完成。要知道,孩子沉浸于興趣的同時,就是在無意中培養他的專注力呢。
(2)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分配在不同性質的事情上,會嚴重消耗注意力的有效性,尤其是孩子的注意力正在發展過程中,同時進行多種事情,會損害注意力的有效集中。所以,哪怕孩子玩玩具的時候,也要關掉電視機,做功課的時候,不要放音樂。
(3)盡量減少對孩子的嘮叨和訓斥的次數,讓他做時間的主人。教孩子學會分配時間,當他在相對短的時間內集中精力做好功課,便有更多的時間做其他事。孩子學會自己掌控時間,有成功的感覺,做事會更加自信。
妙招二:加強訓練
(1)在教室和家里,每天盯著某個點和物體看上幾分鐘就可以,還可以采用舒爾特訓練法,這個方法是世界上最專業、最普及、最簡單的訓練法,也是飛行員訓練注意力法。在一張放行卡片上隨機寫上阿拉伯數字1-25(每次隨機打亂),被測者用手指按1—25的順序依次指出其位置,并朗讀出聲,每天三次。樣式如下圖:
(2)買一些專注力訓練的書,每天堅持練習。一些鍛煉觀察力、注意力、記憶力的圖文,如走迷宮,在一大堆圖中找某樣東西,找錯誤,找異同(同中找異、異中找同),比大小、長短等等。時間不可過長,但往后可延長練習時間,一定要每天堅持練習。
(3)大聲讀書有利于訓練專注力。每天安排一個時間(10-20分鐘),讓孩子選擇他們喜歡的小文章大聲為父母朗讀,這是一個讓孩子眼、手、腦相互協調的過程。孩子在朗讀的過程中盡量不讀錯、不讀丟、不讀斷。他的注意力必須高度集中,堅持朗讀,會很好地提高孩子專注力。
妙招三:環境營造
(1)孩子的書桌上只能擺放書本等相應的學習用品,不可擺放食物、玩具等;文具要簡潔。孩子們都喜歡顏色鮮艷、圖案精美、功能多樣的鉛筆盒,功能則應該越簡單越好,鉛筆和橡皮也要造型簡單,功能單一,避免孩子把它們當做玩具來玩;
(2)孩子的書房也要收拾得簡潔明快,幼年的玩具要收起來,不要放在顯眼的地方;孩子學習的時候,更不能有電視機、電話的干擾;父母也盡可能不在孩子學習時進進出出、大聲喧嘩。此外,室內光線也是一個容易被忽視的環節,光線柔和適度有利于孩子集中注意力,為孩子創設安靜整潔的環境。
(3)日常生活中,不要給孩子買過多的玩具和書籍。(怎么像自砸招牌啊……)我們經常看到這樣的場景,家長給孩子買了很多書籍和玩具,但孩子往往這本書翻兩頁,那本書翻兩頁,一會兒玩這個玩具,一會兒玩那個玩具。太多的書籍和玩具只會讓孩子注意力渙散。
★兒童專注力培養的重要性
專注力,又稱注意力,指一個人專心于某一事物、或活動時的心理狀態。人的注意力,受多方面因素的影響,注意力缺陷,常常是許多學習差學生的共同特點。
良好的注意力會提高我們工作與學習的效率。注意力障礙,主要表現為無法將心理活動指向某一具體事物,或無法將全部精力集中到這一事物上來,同時無法抑制對無關事物的注意。
法國生物學家喬治.居維葉說:“天才,首先是注意力。”保持良好的注意力,是大腦進行感知、記憶、思維等認識活動的基本條件。在我們的學習過程中,注意力是打開我們心靈的門戶,門開得越大,我們學到的東西就越多。
★專注力差導致學習成績差的原因:
1、專注力差影響孩子視覺判斷能力,造成孩子寫作業粗心。
2、專注力差影響孩子聽覺能力,阻礙孩子學習時吸收、理解。
3、專注力差影響孩子聽動統合能力,導致孩子上課跟不上節湊。
★家庭干擾成為孩子專注力弱的首要原因:
有研究顯示:孩子年齡越小,有效注意力的時間越短,
正常兒童的專注力時長年齡增加一年就會增加2-5分鐘的時長:
2歲4-10min
3歲6-15min
4歲8-20min
5歲10-25min
6歲12-30min
孩子專注力差不僅存在生理方面的原因(小孩子大腦發育不完善,神經系統興奮和抑制過程發展不平衡,故而自制能力差。)還有受家庭干擾、孩子本身的興趣等這些因素的影響。調查顯示,中國75%的兒童存在注意力不佳現象,而其中很大部分是由于不正確的家庭教育導致的。
家庭干擾,成為首要原因。
① 過度關心變成 “干擾”。比如,孩子正趴著認真地看書,媽媽毫無征兆地把他拎起來“擺正”:“不要趴著看書,小心看壞眼睛。”孩子還沒看幾分鐘呢,奶奶又拿零食過來:“寶貝,快來吃,吃完再看。”再過一會兒,媽媽又來提醒:“不要看太久哦,現在要看看窗外的綠色來放松放松眼睛。”
② 粗暴打斷孩子正在做的事。有些家長總喜歡替孩子作決定,強行打斷孩子正在認真做的某件事。比如,女兒正自一臉專注地替她的“模特”換衣服、梳頭發,做各種美美噠打扮時,媽媽覺得孩子這是“不務正業”,強行打斷:“這個有什么好玩的?畫畫才是正事兒,快去畫畫!”等孩子畫畫時,媽媽又忍不住在邊上“指手畫腳”……
③“誘惑”孩子導致他“心有旁騖”。孩子專注于某件事時,爸爸媽媽做另一件事“誘惑”他,使他分心。比如,孩子正在寫作業,爸爸卻在一旁沒有顧忌地玩游戲、看球賽,或是媽媽在一邊督促孩子做作業,自己卻跟著電視劇一驚一乍……
上課不專心聽講,寫作業時一會兒喝水,一會兒上廁所,一會兒去廚房拿個水果吃,一會兒又回頭跟媽媽說句話。”這就是注意力不集中的真實寫照。百里挑一的學霸或者必須智商出眾,就大多數孩子的學習習慣和努力程度而言,還根本沒有到拼智商的程度。
專注力的養成,對孩子一生都是有很大影響的。當然,習慣是在學習階段養成的,家長要有意識地保護孩子的專注行為不被打擾,也要控制自己不打擾孩子哦!
注意力集中,特別是學習很多時候,除了自然的興趣以外,更多的需要孩子抵御玩耍的誘惑,與偷懶的心做較量。如果孩子從小能夠通過一些對意志力要求比較高的體育活動例如游泳,長跑,滑板,特別是孩子熱愛的運動,對孩子的意志力加以培養,對于孩子專注力都有很好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