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羽在自己的門里備了一匹馬,“闖”蕩天地,開拓山河。舊日殘陽下,有他馳騁的身影,英勇無畏;威嚴的軍營里,有他矯健的步伐,雄姿英發。項羽心中那匹馳騁的馬,讓他不愿學一人敵的武功,而愿學萬人敵的謀略;讓他的一生悲壯而輝煌。也正是心中的那匹馬,讓他成為李清照眼中的“人杰”,“鬼雄”。項羽的那扇門,建得氣派,建得悲壯。門的里面,那個屬于他的世界,千古以來令人唏噓感慨。
自刎烏江,水也承載著他的無奈與不甘。 合死書本,閉上眼睛,仍能感受到英雄美人凄涼而甜蜜的生死離別。的確,項羽只是歷史長河中多如牛毛的君王中的一個,而且還是個失敗的君王。然而,卻沒有人敢說他是最不起眼的一個。為什么?因為他的剛直,他的桀驁,他的柔情,他的血性,讓人嘆息,讓人感慨,讓人傷感,讓人敬佩。于是我們永遠記住了他——楚霸王。歷史的長河將他沉淀在熠熠閃光的那一頁。
魯迅先生說,悲劇是“將人生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所以,英雄只有與死亡結緣,才能完成其偉大。于是,烏江邊上,項羽便成了最偉大的毀滅的藝術。他有破釜沉舟的果敢,他更有勇往直前的豪邁。
他耳邊響起漢家小兒用楚國的韻律高唱“大風死兮云飛揚”,他身邊虞姬以劍刎頸,完成了她的“鳳凰涅槃”時,項羽“無顏見江東父老”,也和著那并不耀眼的劍光倒了下去。他乘著烏雅化為了鬼雄,化為了江東的靈魂。
項羽注定是一個不能改寫歷史的人。楚漢相爭,正是一位英雄與一位無賴的斗爭。如果說劉邦是時勢英雄,項羽則是本色英雄,是豪氣干云的英雄,是表里如一的英雄。項羽的失敗,卻成就了一個讓后人無限屈辱的規則:勝者王候敗者寇。但是,失敗的項羽卻沒有喪失本性中的童真與豪俠的英雄氣概!
他的劍上沾上了自己的血,他猝然地倒下了。這一瞬,天地為之震撼,日月為之損輝。冷月無痕,殘燭有淚。英雄的淚,便滴落在這一燈明滅間。項羽,橫空出世的千古梟雄啊!他豪氣沖天,霸氣凌人。他流了太多的血,忍受了太多的寂寞,也埋藏了太多的傷痛。劍傷殺不死他,心傷卻足以千百次置他于萬劫不復!
項羽肩負著一個民族的期望和彭城百姓的殷殷深情。縱使身心受傷,也依舊守著他的方陣。而后才有他的傲視群雄,他的馳騁沙場,才造就了一個熱血有淚,兒女情長,氣吞山河的項羽。
窗外,風起。項羽留下了一段傳奇,征服了天下人,卻唯獨不能征服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