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說的可能就是這個道理,知識是用來“習”的,不單單是用來“學”的。如果僅僅是學而不去宗,不去踐行,可能就是零,只有踐行,不斷的在做中去思考,很多東西就悟出來了。
這幾年自己有這么大的收獲關鍵是去做,不斷的組織活動,在活動中去內觀自己,才會走了現在的自己,面對問題不再恐懼,擔心,害怕,擁有了積極的心態。我記得宋老師在濟南沙龍上說過一句話:知識改變不了人,環境造就人。特別的對,知識是屬于社會的,而智慧是屬于個人的,智慧的提升都是靠實踐中不斷的反思,總結得到的。
我記得有個老師說過:你做了就是1,不做永遠是0。如果不做,再多的零也沒有意義。鄭老師也說,做了再說,錯了再改,在不斷的反思中進步,下次比這次做的更好就可以了,因為錯誤是寶貝,只有改正的錯誤才是寶貝。特別是如果不去做,光想,是永遠想不明白的,只有在做的過程中才能發展問題,不斷的磨合,不斷的提升。慢慢的能力就有了,智慧也潛移默化浸入到一個人的身體內。問題不是用來解決的,而是用來超越的,原因就是在踐行的過程中我們的能力提升了,我們內心強大了,事就變小了,很多的問題我們再去面對,就不是什么問題,更不需要解決了。
踐行,踐行,再踐行,行動,行動,再行動。讓我們一起行知合一,走在止于至善的道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