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筆記】琳琳
《按自己的意愿過一生》
作者:王瀟
2018/5/15
當我長時間偷懶不想跑步的時候,我會看電影《破風》,看彭于晏,不是因為陽光男孩養(yǎng)眼,而是我總會想到他做事的認真與執(zhí)著,和感受電影中的競技精神,都能讓我聯(lián)想到參加過的馬拉松賽;當我生活變得無序時,我會看《按自己的意愿過一生》,從王瀟的字里行間,體會計劃達成的美妙,和按自己意愿過一生的快感。
極少數(shù)人是有計劃的度過一生的,我們有一個本子,將一生的計劃拆解成十年,然后細化到每年每月每周每日,雖然單個力量影響有限,但點點小事皆有意義。
有位摯友生活忙亂時總是會羨慕我是個有計劃的人,說要向我取取經(jīng),但是清閑時她又同我說,如你這般計劃一生,人生還有什么驚喜?每當這時我都不知道該怎樣和她說明有序人生才是瀟灑人生。今天在書中讀到的一段話恰巧可以回復她,“誰也無法計劃一切,只能籌備好基礎條件——計劃負責萬事俱備那部分,驚喜負責東風那部分。”
【讀書筆記】琳琳
《按自己的意愿過一生》
作者:王瀟
2018/5/16
我們常說“原生家庭”,原生家庭是我們最早接觸的人生。父母的為人處世,習慣,原則等都是我們最初效仿的,無論后天你如何改變,但是骨子還是擺脫不掉“原生”的那些東西。通過對原生家庭的剖析,我們也可以剖析自己的性格,規(guī)避和改掉你不喜歡的那部分,重新塑造自己。
前半生就算再美,后半生也要靠智慧和錢生活,要強化自己,不能混沌的活著,更不能是金錢如糞土的或者,要依靠錢和智慧過“自由”的生活。
【讀書筆記】琳琳
《按自己的意愿過一生》
作者:王瀟
2018/5/17
瀟灑姐創(chuàng)業(yè)的前傳可以如是總結(jié):勤出門,積極友善的對待過往友人,告訴他們你在做什么,做一個膽子大的人。按照創(chuàng)業(yè)的元素來套用,就是人脈,人脈轉(zhuǎn)化客戶,客戶需求,團隊和核心技能。
我喜歡她形容自己創(chuàng)業(yè)的感覺,是那種未來不明卻中滿干勁的日子。她也有受挫折的時候,她說新鮮感遠遠大于受挫,就像正在學走路的嬰兒不會因為摔跤而氣餒,因為直立行走的體驗是在太具誘惑力了。
【讀書筆記】琳琳
《按自己的意愿過一生》
作者:王瀟
2018/5/21
看王瀟的創(chuàng)業(yè)故事,有時會感同身受,淚流滿面。比如創(chuàng)業(yè)初期,現(xiàn)金流告急的焦躁不安,比如嚴重的自我懷疑。我也是如此,處于創(chuàng)業(yè)初期,每個月都要問自己問什么要投身這個行業(yè),自己的蠢把這個行業(yè)想的過于簡單了。
文中提到王瀟在克服困難和需要解決問題時會問自己,如果我是大多數(shù)人,我會怎么解決?如果我是極少數(shù)人,我應該怎么解決?我必須持續(xù)選擇極少數(shù)人的方法和道路,才能持續(xù)的自證。持久的表相就是事實——如果一個人連續(xù)三年看起來像極少數(shù)的人,說話像極少數(shù)的人,辦事像極少數(shù)的人,那他就是極少數(shù)的人。
“如果你讀書,學習,鍛煉,專注興趣,用一小時勤懇的做一件長線工作,那么這類事情的影響和效用需要通過長期積累才能顯現(xiàn),屬于重要但不緊急。我認為這類事情真的非常重要,因為他們屬于冪次法則的土壤,負責給出足夠的醞釀和蟄伏期,只有他們能為黑天鵝事件的時間點提供發(fā)生條件”
所謂黑天鵝事件,是指具備以下三個特征的時間:1不可預測,具有意外性。2造成極大影響。3事后回頭看,覺得其發(fā)生符合邏輯。
很多時候,我們?yōu)橐患伦隽艘稽c點努力,卻急于此事瞬間成功,比如健身,跑步只堅持了一周或一個月就希望掉秤十斤;只背了幾周單詞,就希望能看懂英文電影,和外國人順利交流等,這些都是長線工作,只有長期的積累,好的結(jié)果才會顯現(xiàn)。我們需要耐住寂寞,把功練成。
【讀書筆記】
《按自己的意愿過一生》
作者:王瀟
2018/5/22
今天讀的內(nèi)容仍然是關于“創(chuàng)業(yè)七年——趁早”,讀到的篇章讓我深刻的明白了趁早到底是怎樣一個群體,找到了自己最近焦慮的癥結(jié)。
很多人問過我,趁早到底是什么組織,讀書?跑步?做活動?我總是說不出一個令自己滿意的答案。
王瀟是這樣詮釋趁早的:是一群極少數(shù)人,一直努力克服人性弱點。反對膽怯,退縮,懶惰。大家聚在一起講故事,做計劃,打卡,日復一日,為了克服懶,克服饞,克服不動腦,克服對選擇的懦弱,對未來的恐懼。
我平日是做計劃和每天打卡的,可是我總是描述不出這樣做的好處,常被朋友說成是無趣的生活,一切都要按照腳本來生活。王瀟的書中教我如何去回復:做計劃是告訴自己,我一定有未來,用具象和量化的條目描述未來,讓他們在想象中清晰浮現(xiàn),讓我在情感上能覺得方向性的安全,有燈塔,有大方向;把大計劃向下拆解,每天早晚都會踐行并打鉤,讓我覺得我今天又為我的未來添磚加瓦,積下跬步,格外有安全感。這種感受就好像一個原始人類因為恐懼未來的饑餓而每天儲蓄一點糧食,每儲蓄一點,恐懼都會少一點,安全感多一點。每天晚上,原始人在儲蓄完當天的定額后,終于可以欣慰的睡去。
相對于依賴他人和依賴機遇或平臺,持續(xù)自我積累帶來的安全感最踏實,最少惶恐,一經(jīng)獲得,從未失去。
【讀書筆記】琳琳
《按自己的意愿過一生》
作者:王瀟
2018/5/23
“命運要我蟄伏,我就蟄伏。耐住寂寞,回山洞里,把功練成。”這段話是2017年3月我的一個好友送給的,她說是王瀟語錄里她很喜歡的一段,我寫在便簽紙上,貼在電腦旁,每天看著,每天督促自己練功。
現(xiàn)在的社會,大家都挺忙的,時間都是用來交給有價值的人和事的,所以我們該讓自己成為有價值的人,就算是可以被利用的人,讓人對你有所圖,也比沒有價值要好。想得到不相干的人的尊重和重視,只有先默默隱忍,然后用成績說話。
我的座右銘也是時間看的見,我對這句話的解釋是,時間可以印證一切。王瀟對這句話的翻譯由“你等著”變?yōu)椤昂茫业戎保驗闆]人會等著你,真正等著的只有自己。
我曾經(jīng)遇到一個女生,在領導面前她什么都可以做,吃苦耐勞,可是在同事之間,她的口頭禪是:“這個事得找個男生來做”。工作分男女,創(chuàng)業(yè)也分男女嗎?王瀟的建議是看看《第二性》,會重新矯正你的參照物,你的參照物應該是整個世界,而不應該是僅僅是周圍十公里以內(nèi)的男性,無論是什么性別,你是作為一個人獲得最終的尊重。
【讀書筆記】琳琳
《按自己的意愿過一生》
作者:王瀟
2018/5/24
“看,真愛”這個篇章,王瀟講的是身邊的親人朋友。她描述了自己孕育的過程,孕期的情緒,身體變化,工作等,我們常會問生過孩子的朋友,為什么要孕育,生孩子這事到底有哪般美好,多數(shù)回答都是你生了就知道了,可是我無法產(chǎn)生共鳴,至今還沒有當媽媽的念頭和勇氣,只能摘抄一段王瀟對于孕育的詮釋:生育就是母體為了自身體驗的豐富性,選擇把一個生命體帶到世間,給他有限的基因,養(yǎng)料,環(huán)境,然后看他跌撞前行,把所有的再經(jīng)歷一遍。他為這一路悲喜,母體再隨他疊加上一路的悲喜。
“事實是,無論是一份工作,還是一個住址,無論怎樣申辯,你如果真的不一樣,你當然可以選擇在這里,但你一定有能力不在這里”,這段話也是曾經(jīng)刺激過我的一段話。曾經(jīng)在自己很不喜歡的一個環(huán)境里工作,起初我想的是,我和你們不一樣,我和你們不是同類,我對你們無視,其實,這是對自己的某個群體身份不認同又無力跳出時的自我安慰。夜深人靜的時候我問自己,在外人眼里我和他們有什么不一樣,我要是和他們不一樣,我為什么還在這里。想清楚這一點后,我迅速的抽身離開,為自己的不一樣做努力,自證和他們的區(qū)別。
【讀書筆記】琳琳
《按自己的意愿過一生》
作者:王瀟
2018/5/25
“看,真愛”篇章里王瀟把伴侶比較后天的親人,她說當人們成為親人,不意味著成為相同的人,而是成為懂的人。有一些習慣調(diào)和了,一些沒有調(diào)和,但是新的親人會帶來新的習慣,這些習慣會成為未來漫長生活里只有親人間才懂的密碼。
曾經(jīng)我也聽過關于婚后愛情變親情的論調(diào),和我說這些話的人會把親情定義為平淡的關系,我特別不認同。但是王瀟詮釋的親情是對愛人的包容與允許,這個解釋我是認同的。兩個人組成一個家庭,戀愛時可圈可點的特質(zhì),婚后會變得理所當然,我們要經(jīng)歷把戀愛時想象中的戀人,落實成婚姻中真正的戀人,允許他/她的懶,吃飯的口味不同,看電視節(jié)目的不同,生活方式的不同,那我們就試著求同存異,把日子過的有趣。
這個篇章最后說到的是朋友,“除了先天的親人,我們后半生的許多福祉,需要來自后天的親人。你得張開懷抱,在茫茫人海中找到他們。有了他們,挫折來的時候,你會比一個人時多出許多力量。我希望我自己,對我的親人們來說,永遠是那么一個人——沒問為什么,就開車接他的那個人;他說走,就一腳油門帶他絕塵而去的那個人。”
我和朋友的相處也是有事說事,若是實話太扎心就委婉的表述。之前我有這樣的朋友遇事時,她不評價,等事過去了,她說其實當時我就想跟你說你們不合適,或者是這事你不能這么做,但是怕你不高興我就沒說。后來我漸漸疏遠了這樣的朋友,在我心里我把她看的很重要,我不會因為她給我意見就翻臉,但我受不了事情過了,她做事后諸葛亮。
現(xiàn)在我的朋友不多,都是些有思想,有勁頭的姑娘,他們把自己的工作和家庭都經(jīng)營的很好,我們經(jīng)常相互交流和學習,我們也有沮喪的時候,會找彼此聊聊,幫對方找出問題根源。我們不嫉妒彼此的好,而是努力趕上彼此的腳步。
【讀書筆記】琳琳
《按自己的意愿過一生》
作者:王瀟
2018/5/29
“活時盡興,去無所羈”近幾個月親身經(jīng)歷了一些事情,更是懂得了這句話的意義。
我們常做的是看上去該作的事,這些事會讓你看上去很優(yōu)秀,結(jié)果必須優(yōu)異并且示于人前,當事人才會爽,但是卻只是在結(jié)果處短暫的爽,這些事做的越多心越累越空。王瀟主張做的是“真想做的事”,別人知不知道不重要,自己找到樂子活的爽就好。
王瀟談及了她做的“我喜歡”的事情,半程馬拉松,維持自己的身材和培養(yǎng)氣質(zhì)成為極少數(shù)阿姨,還有觸動心弦的2014年趁早大趴演講,每一件事都讓她振奮,高興,更明確自己的能力和潛力,對生活充滿希望。特別是她提到的遺愿清單,完成她所說的三種假設以后,覺得是一種生命的重啟,想把握住當下。
王瀟說:人們常說的惜命,就是珍惜僅有一次的生命機會,惜命不是以養(yǎng)生和延長壽命為第一目標,活到淋漓,活到夠本才是真正的惜命。
趁早精神對于我是一顆靈藥,讓我可以更堅強,走更遠,嘗更多,不拘泥于小煩惱,努力生活,不辜負這一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