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上海回蘇州那天,看到新聞說是富士康將要引進4萬臺機器人,而現在富士康已經安裝完成。
然后我說未來將會有大量的流水線員工會被淘汰掉,接著有個朋友說不是所有的廠都是富士康,說國家不會眼看著讓這么多工人失業的。
當時我沒反駁他,大家想想,之前沒有普及智能手機的時候,大家都是用老人機,用諾基亞,而現在,智能手機是不是大部分人都有?而智能手機有差一點的跟好一點的。
未來越來越科技化,流水線員工被智能機器人替代是一種趨勢,就是說從小廠到大廠都會慢慢過渡到那個智能時代,因為每個廠的盈利不同,所以一定會有針對不同的廠有不同的機器人。
就如同智能手機一樣,有貴一點的,有便宜一點的,就看每個廠的規模以及它的盈利如何。
那時候,廠里面留下來的大部分人就是一些管理員和工程師以及操作員,流水線員工將會根據產品品類的需要去配置人員。
給大家看一組數據,是國家統計局顯示的,2015年我國工業機器人產量為32999臺,同比增長了21.7%,今年1至8月份繼續保持高速的增長,產量達到45439臺,同比增長了33.1%,比2015年全年增長率高出11個百分點。
而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司副司長瞿國春近日表示,中國機器人產業快速發展,連續3年成為世界第一大工業機器人市場。
所以,論證一個觀點還是要靠數據來支撐的……
而就業這個問題,國家的確不會眼看著大量的工人失業,就是說這些工人一定是活在最底層的,國家幫他們,他們又能干什么呢?
國家乃至世界的未來一定會越來越進步,像簡單的工程以及簡單的流水線,都會被機器人替代。
而特別精細的工件也是需要機器人去工作的,因為一旦需要達到非常精準的時候,靠肉眼是完不成的。
生活在這個快餐的時代,每個人都忍受不住寂寞,每個人都特別著急自己的未來,每遇到一點不順心,就要死要活的。
可以總之為是抱怨的心態,不想付出太多,就像釣住大魚。
我一直在堅持做另一件事情,就是定投基金,定投不同于隨時買隨時賣,相對來說,它的風險會小到可以忽略,但收益方面也不高,不過比銀行高還是綽綽有余的。
里面有個頁面是供大家討論的地方,我看了看,大多數人都在里面抱怨,說今天怎么跌這么多,然后漲了,又大呼小叫的說自己幸好沒有賣。
其實這種心態的人是不適合做類似于股票的事情,一驚一乍的,還以為心臟病復發了呢……
首先呢,一個基金或者股票肯定會有漲有跌的,只不過你能不能在它漲跌的時候依然很淡然?依然很客觀?
買這類產品的時候,要多研究研究這家公司的數據,盈利方面,以及政府方面有沒有背景?還有這家公司做的產品在未來會不會被顛覆?
如果它未來的市值能扛得住各種打擊,那中途不管它有多大的波動,只需要保持持有就行了。
怕就怕的是稍微一點風吹草動,自己就猴急的不得了,不僅要耐得住它跌,更要耐得住它漲才行。
如果是定投的話,只需要保持銀行卡里面的余額充足就行了,每天的漲跌,都不需要去看。
不過根據人性來說,大家還都是會去看的,我也是一樣,每天下午收盤的時候都會去瞅一下今天的波動如何。
但我只是看,至于它是漲還是跌,我完全不在意,因為我關注的是未來,而不是眼前的這點虧損或者收益。
我是今年年初開始做定投的,我買的這只基金中途波動較大,如心電圖一般,但總體來說,我是盈利的,而且收益已經遠遠高于銀行。
每個人心中都應該有著理財的概念,怕就怕的是理財理著,由于不理性結果把錢理沒了……
為什么要有理財的概念呢?因為打工的人還是居多的,工資那么一點,只有把僅有的工資利用起來,才能給自己創造出最大的利益。
今天看了一組數據,90后的藍領做技工,做流水線員工,做服務員的居多,在一二線城市的話,薪資在3000到4000左右,而在經濟不發達的城市中,薪資僅有2000到3000左右……
所以說,還是多提高自己的能力吧,讓自己優秀起來,學會理財,打破固有的思維,別總想著找一個有前景的工作,要想著如何給別人創造出有前景的工作!
晚安,我是明欣,每天堅持寫一篇原創內容,明天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