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讀高中開始就離家,學校和家距離并不是很遠,坐車也就半個小時,那時候至少每周周末能回家一趟,媽媽總是會準備一桌子我愛吃的菜。那時候我回家的期待就是能吃上一桌美食。
大學也不是很遠,坐車子也就2、3個小時,可是那時候只有節假日才會回家,一年也就回去了沒幾次,可至少還有寒暑假可以待在家里。那時候回家的期待就是可以休息幾天。
大學畢業之后,我就留在了現在這個城市,工作、買房、結婚……有了自己的小家庭,回家的機會就越來越少了。這時候回家就仿佛是為了完成任務,中秋、端午、春節,這些日子必須回家,所以回去一趟。
跟父母家人之間的聯系,僅僅只是這一年幾次的回家還有一周兩次的電話聯系。
跟朋友同事之間仿佛每次都有聊不完的話題,什么時候相見了大家就約個時間見一面。
就像每次出去游玩,隨行的同伴都是同學、朋友、同事和愛人,從未跟父母家人一起出去游玩過,這一次趁著十一假期,我跟表妹一起發起全家游,從發起到決定短短不到一個小時,在做這個決定的時候,我并沒有想太多,純粹只是因為有那么多天可以休息,不想每天都待在家里無聊而過。
也許出發點各有不同,可是結果卻是讓我明白這樣的決定實在是太正確了,看著年邁的外婆在知道這個消息的時候興奮的跟個小孩子般,看著她那布滿皺紋的笑臉,這是再多的金錢都買不到的。
還有媽媽,她每次都說自己暈車,不想出去,然后就是怕花錢,覺得旅行是一次開銷巨大的事,對于日常生活精打細算的她來說,這么一趟旅行足夠家里幾個月的開銷。可真的知道能全家人一起出去玩的時候,一直在那捯飭著行李,零食、水果、飲料、甚至是老爸要喝的白酒,深怕我們到時候吃不好,明明只要簡單一個背包就能搞定的行程,她硬是大包小包的整理出好幾包,我看著放在桌上的一堆東西,只能無奈的一笑,卻無法說出‘這些不要帶’這句話。
爸爸擔心的比較直接,一直都說‘我就不去了吧’,然后再三詢問‘現在的酒店很貴吧?’其實他們并不是不想去,只是不想浪費我們辛苦賺來的錢。其實我很想說,我平時買幾件衣服或者那些瓶瓶罐罐的護膚品化妝品就不止這些價格了,可覺得連說出這句話都是一件傷人心的事。
其實跟著家人長輩旅行會是一件很累的事情,因為他們年紀大了,走路會很慢;對外界的一切就跟新生兒一般會有各種好奇,你得用他們能聽懂的語言去解釋,而且要絕對的耐心;平時旅行大手大腳的買手辦、禮物的習慣會被他們一直念叨;跟長輩們一起旅行,你不能再隨心所欲,你要照顧到他們的身體狀態和心情。可就算再如何累,當躺在床上回想的時候,就會發現,今天外婆好像一直都在笑,老媽居然沒有說這里不舒服那里不舒服,老爸拿著他那新買的手機不停的在拍照。那么這一切就都是值得的,這是最值得銘記一輩子的回憶。
當老媽笑著跟我說,我們以后每年都出去玩一次吧。
我不覺得這是一種負擔,反而感到高興,終于,媽媽全部的世界不僅僅局限在我和這個家庭。
我一定會再次帶上他們去旅行,這種甜蜜的負擔,對我來說,更是一種別樣的心靈之旅,這時候的父母在我的眼里就跟孩子一般,需要照顧和指引,讓他們開心的大笑是我能給他們最好的禮物。
有空多帶父母出去走走吧,其實他們要的真的很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