場景一:
鬧鐘已經響了兩遍,可是孩子躺在床上依然沒有動靜,媽媽耐著性子叫孩子起床:“寶貝,該起床了。”被窩里嗯啊了兩聲后又沒了動靜。“寶貝,媽媽來拔蘿卜啰!”媽媽想通過“拔蘿卜”這種幽默的方式把孩子從被窩里“拔”起來,結果徹底觸發了孩子起床氣情緒點。“我要睡覺我要睡覺!你為什么不讓我好好睡覺?……”孩子大聲對媽媽吼叫。媽媽被孩子一吼,氣不打一處來:“是你要去上學還是我要去上學?你自己看下時間,都幾點了?……”
場景二:
孩子一放學就開始玩手機游戲,說好的玩半個小時,可是時間到了孩子絲毫沒有要結束的意思。“你到底要玩到什么時候?”“再玩20分鐘。”20分鐘之后,孩子還是沒有結束。“你究竟要玩到什么時候?”“這局打完。”可是一局結束又開始新的一局……
場景三:
放學回家孩子就開始寫作業,可是坐到小桌子前還沒20分鐘就開始亂動了,寫一個字啃一會兒手指,一邊讀課文一邊玩橡皮,一會兒喝水一會兒吃東西,磨磨蹭蹭到晚上九點作業還沒做完,家長很著急,孩子卻無所謂。
……
以上這些場景是不是經常在你家上演?用盡了各種能想到的方法,而孩子的行為習慣卻依然沒有改變,孩子和大人的不良情緒卻在層層加碼,不知道將在哪一刻被引爆……
一切將從這里開始改變……
就在6月3日,上午9:00-12:00
福州臺江區富力中心C2棟918室
致中正面管教沙龍:
“熊孩子”行為習慣養成攻略
將為你帶來:
如何協助孩子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當孩子行為出現偏差的時候家長如何引導
如何培養良好的親子互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