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書接上回,趙襄子聯合韓、魏二家共同擊敗了智伯,瓜分了智伯的土地。趙襄子恨透了智伯,不但把智伯殺掉,更殘忍的還把智伯的人頭砍下,給自己做酒杯!這才解心頭之恨,自此之后趙襄子心里那個美!整天悠閑自得,可是他萬萬沒想到一場殺身之禍正在醞釀中…
? ? 話說這一天天氣雖然晴好,趙襄子早上起來眼皮蹦蹦直跳,感覺不爽,在宮里轉悠半天,突然想上廁所,一擺手令侍衛退去,自己一人進了廁所,剛走到廁所突然感覺身后惡風不善,一道寒光閃閃逼近,趙襄子乃是當世的英雄,感覺不妙,猛一轉身,躲閃不及,只聽嘶…啦…一聲!什么聲音?原來是匕首劃破衣服的聲音,幸虧趙襄子躲的快,不然就完了!
趙襄子大叫:抓刺客!來人呢!有刺客!一邊大喊,一邊和刺客周旋,侍衛聞聽飛奔而來,三下五除二把刺客制服。
趙襄子怒斥刺客:你是誰?你是不是吃了熊心,咽了豹膽,光天化日之下竟敢刺殺我!是誰派你來的?說!
刺客不慌不忙道:我叫豫讓,是智伯的家臣,我刺殺你是為了給智伯報仇的…
說到這里咱的交代一下,這個叫豫讓的到底何許人也?
豫讓是春秋末期晉國上黨人,早先分別在晉國卿大夫范氏和中行氏家做過門客,范氏和中行氏對豫讓沒怎么看上眼,愛搭不理的,后來索性不干了,跳槽至智伯家里做門客,智伯一見豫讓一見如故,待如上賓,情同手足,出則同車,食則同桌,倆人好的和一個人一樣,自此以后豫讓家的生活條件也得到了改善,可就在這時出現了逆事,趙襄子把智伯給滅了,并把智伯殺死人頭砍下做成酒杯飲酒!
智伯一死,豫讓帶領家人逃進大山里,隱姓埋名,等待時機,一日豫讓長嘆道:哎呀!真倒霉,好不容易遇上個知我、懂我的智伯,視我如同手足一般,他對我太好了,他死了難道我就無動于衷嗎?不行,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豫讓說:做人要講義氣,重感情,知恩圖報,最起碼要夠這一撇一捺,所以,我一定要為智伯報仇雪恨!
? ? 豫讓也明白,刺殺趙襄子絕非易事,趙襄子乃是一國之君,出入成群結隊,戒備森嚴,就算豫讓本領再高,也萬難成功,如果能悄悄混到趙襄子的身邊,趁其不備給他一家伙,這就叫金風未動蟬先覺,暗算無常死不知!
豫讓得知趙襄子的宮中經常找一些犯人做苦力,所以,豫讓就喬裝改扮成犯人,混到趙襄子的宮中修理廁所的圍墻。怎么就那么巧,這天趙襄子一人來上廁所,豫讓眼看著趙襄子進了廁所,神經馬上緊繃起來,手持匕首隨后緊跟,心里暗喜道:趙襄子這次看你往那跑,說話之間匕首就沖著趙襄子扎了過去,可萬萬沒想到趙襄子早有警覺,身形轉動,這一刀走空了,只是把趙襄子的衣服劃了一道口子。
機會只有一次,這一刀落空再想刺殺已是萬難,很快趙襄子的侍衛進來拿下了豫讓,豫讓好不含糊,大聲對趙襄子說:我是智伯的家臣,我要為我的舊主報酬,雖然我沒有刺殺你成功,但是,就算我死了變成鬼我也不會放過你的。
趙襄子也是愛才之人,聽到這里反而對豫讓肅然起敬,趙襄子說:念你是個忠臣,此次來刺殺與我是為報舊主之恩,我不怪你,你走吧!手下人聞聽驚詫,但很無奈,推推搡搡把豫讓趕出皇宮!
? 這是豫讓第一次行刺趙襄子,以失敗告終,豫讓就此罷休了嗎?如果就此罷休,豫讓也就不是豫讓了,那么接下來豫讓是如何在此行刺趙襄子的呢?請看下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