盼望著,我們迎來了華東師范大學的董蓓菲教授,她要為我們進行一場小學作文教學創新實踐方面的教學。
董教授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本次的講授。
為方便我們在真實的課堂進行指導學生,董教授根據我們的座位安排,將我們分成了三人或者四人小組,模擬真實的課堂。四人小組只是多了一個教練員,也就是生活中老師的角色,記錄員要做到整個過程的要點記錄,主持人負責活動的整個安排,報告員即發言人。
講授正式開始,董教授通過機器人戰勝圍棋高手的例子引出深度學習的概念,從這一概念又受到了啟發,引出了深度作文這一話題。而我們的作文也可以通過一次次的深度練習達到你想要的教學程度。
先玩一個小游戲,按照董教授的要求,說出字體的顏色或者這個字音。我坐在第一排,非常幸運的從我開始,按照要求說出色彩。到了第六位老師那里,不知是緊張還是其他,答錯了。這時,董教授適時引出,加德納的多元智能理論,說其實這是由人的多種智能結果的,作文寫的好,說明這個人的言語智能比較強。
通過這樣的分析,作文難教也是有一定的科學道理的。
董教授又給我們講了谷歌全球副總劉允的故事,讓我們一同分析劉允本人哪種智能比較突出。學員們很快分析出了,并且一一做出了解釋。
董教授覺得這個問題難不倒我們,又讓我們結合多元智能理論分析課標中不合理的要求。
大家猜出來了么?其實是1。董教授講到,其實每個人的各種智能參差不齊,就好像美術老師擅長空間想象,體育運動員的肢體技能比較強,而每個孩子所擅長的并不一樣,所以通過平時的作文教學想達到愿意分享作文的目的并不容易。
又與我們分享了美國孩子不想寫作文,向老師編的各種理由,哈哈,看來作文對于全世界的孩子都是個難題。
而作文就是將人們的內部言語轉換為文字的一個表達過程。
董教授講到,不論任何時候,孩子們寫作文時,教師都不要吝嗇自己的贊美,要多鼓勵!
分享美國三年級的寫作標準,更加具體化,分為寫作方法和寫作體裁。
又與我們分享了部編版教材。
董教授提到了留言條這個話題,這個我剛剛給孩子們講過,她提到其實在新教材中也是有缺陷的,比如那個留言條的練習話題,去辦公室還書,其實在生活中直接給老師還一下就好了,不用寫留言條,所以要求老師可以靈活使用教材,根據實際情況進行教學。
又為我們展示了繪本故事之留言條,這樣更加生動有趣!
但是,董教授提到,基本的作文知識還是要交給孩子們的,比如留言條的基本格式等各方面。
又分享了各階段孩子們習作應該達到的程度。
舉例
作文基本知識的書籍推薦。
提到了習作當中思維導圖在新教材中的運用。
如果在生活中寫作內容匱乏,可以利用生活積累和間接的資料。
教師可以收集豐富的習作資料,比如圖片,視頻或者一些表演。在孩子們進行作文時拓展孩子們的思維。
董教授又與我們分享了國內外的教學實踐案例,值得學習!
制作四頁書,也是一種間接的閱讀積累,這樣生動有趣,值得借鑒!
美國的作文課叫做:寫作工作坊。
我們觀看了一個視頻:筆友的來信。
分享美國的過程寫作法,有五個階段。
又通過圍圈說的方法,讓教師上臺互動參與,分享討論董教授的故事,為什么女兒的花盆為什么長出芽了?教師先和其中一個老師交流,分析各種各樣的原因,接著轉圈到另一個教師面前,這樣通過交流,得出了至少四種猜測。而在作文教學中,孩子們也可以與其他孩子進行分享交流,進而激發更多的創作靈感。這就是圍圈說。
我們同行的王豫英老師積極上臺參與。
又與我們分享了小組合作寫作,一人寫三四句,最后完成一篇習作。
董教授帶來的作文教學實踐十分新穎,我們深受啟發,希望在未來的教學中可以有所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