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說說我女兒吧!
? ? 我女兒學名:鄭芷嫘,小名:嫘嫘,同學叫她小毛豆,今年八歲了,上周日是她的生日。小學2年級,個子在同齡孩子里面算是比較高的了,時而能言善辯,時而冰雪聰明,時而又溫柔體貼。
?
? ? ? 女兒由她媽媽陪著在市里讀書,我一個人在縣城工作,基本就是每周雙休才能跟她們在一起,所以會非常想念她們。半個月前的一個星期三,我去市里辦事,晚上有飯局,我就叫上了我老婆和孩子,本想一起吃飯聊天,沒想到孩子長大了,有想法了。那天下午,我五點左右到了樓下,女兒嘚嘚滴跑來很親切的跟我打著招呼,一臉洋洋得意的樣子,我告訴她晚上要出去一起吃飯,她弱弱的問了句“我可以不去嗎?”,我們由于不放心她一個人在小區里玩,就強烈帶她上了車。在路上,她就開始有情緒了,然后就是各種不愉快,后面越來越一發不可收拾,直接就是又哭又鬧。我當時有些急了,想狠狠的教訓教訓她。不過可能由于長時間沒看到她,加上現在性子也沒以前急躁了,我就冷靜下來問她:“陪爸爸出去吃個飯,為什么就不愿意了,為什么還這么煩躁”。她什么都不說,就一個勁的哭鬧,我也不厭其煩繼續問類似的問題。最后,她說了,她說:“你們要干什么,就可以提前不跟我商量,隨意占用我的時間,你們知道嗎,今天是無作業日,盼了好幾天才是無作業日,今天約好和小區的姐姐們一起玩的……”
? ? ? 其實我今天想跟大家分享的就是這段故事背后的道理。我們很正常的將自己的意愿強加給孩子,卻還一味地說是為了他們好。可就沒有真正征求過他們的意見,我們要去哪里,孩子就得無條件配合。我們吃飯的時候可以選擇自己愛吃的或拒絕自己討厭的,而我們會強制他們吃這吃那。可能我們會強制他們見到長輩得打招呼,而我們自己可能都沒有做到。強制他們不能玩手機,看動畫片,可能我們自己也會上班抱著手機,下班刷刷段子……我們不能這么不公平的去為所欲為,他們需要平等的對話空間,我們需要拋離強勢姿態,和他們站在同一高度,正常對話。
? ? ? 如果那天我呵斥住了她,可能就聽不到她內心真正的聲音,可能我還在以為她有多不聽話,其實她有了自己的想法,有了自己的安排,我們需要把孩子當做獨立的個體,就跟同事、朋友一樣,平等的溝通、交流!我很慶幸我沒有急躁的去制止她,我很享受與她溝通,沒有了強勢,才能成為朋友,把孩子當做朋友一樣交流吧!
? ? 有感而發,大意如此,未經深思,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