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文藝男青年」的“幻滅”之路

1900年,在那個被稱作瘋狂世紀的伊始,一個名叫丹尼的黑人鍋爐工,在他工作的郵輪上撿到了一名被遺棄的男嬰。


這是一艘往返于歐美大陸之間的輪船,當時這個嬰兒被放置在一架鋼琴上的一只檸檬紙箱里,因為箱子上印有TD,丹尼認定了它的意思是:Thanks Danny,他決定收養這個男孩。


圖片發自簡書App

丹尼為男孩取名1900,他的工友嘲笑道,這男孩的父母把他丟在頭等艙,還指望富人把他帶走呢,結果被窮鬼丹尼給領走了哈哈哈……


1900出生在這艘巨輪上,他一生下來就被父母遺棄了。他沒有出生證、沒有護照、沒有親人、沒有國籍、沒有血統,他是一個沒有「身份」的人。


可是開朗愛笑的丹尼,從沒讓1900感受到他和別人有什么不一樣。當1900問他什么是媽媽?他回答說,媽媽就是一種賽馬,賭馬買“媽媽”準沒錯。


1900問什么是孤兒院?丹尼說孤兒院就是一個大監獄,專關那些沒小孩的人。1900天真的說,所以如果沒有我,他們就會把你關進孤兒院?丹尼笑著肯定了他的回答。

圖片發自簡書App


一次事故使丹尼意外喪生了。在甲板上1900聽到了一段旋律,旁邊的婦人告訴他說,這是音樂。


突然有一天岸上巡捕房的人,不知從哪兒收到了消息,上船要把1900送到孤兒院去,1900藏了起來,沒人能找到他。


直到很多天以后,人們發現了1900,他正坐在一架鋼琴前彈奏,就像一位成熟的鋼琴演奏家那樣彈奏。他的樂曲讓人聽了感動,可誰也不知道他是從哪里學會了彈鋼琴。

圖片發自簡書App


“What's his name?”

“1900”

“Not the song,the boy.”

“1900”

“Like the song.”


以上是由一個叫Max的小號手所敘述出的故事,原本他來到樂器店,是來出售他賴以為生的康恩牌小號的,結果在他打算再吹最后一曲的時候,店主打開了一張唱片,里面播放的旋律竟然和他所吹奏的一模一樣,他開始慢慢說起了關于這張唱片主人1900的事情。


故事說到一半,Max尋問店主這張唱片的來歷。店主指了指一架舊鋼琴,說是從里面找到的,Max看到鋼琴,瞬間就像見到了老朋友一樣。


跟著店主說鋼琴是從一艘老醫用船上搜來的,這艘船馬上就要被炸毀了。Max臉色一沉,他要立刻去做一件事,救人。


他堅信1900一定還在這艘船上,所以他一定要去找他,并把他帶出來。


為了得到施工隊的信任,他跟負責銷毀船只的工作人員也講了這個故事。


Max曾是這艘輪渡上的小號手,一個狂風大作的夜晚,暈船的Max被1900以一種特別的方式“拯救”了,他們倆也因此變成了無話不談的好朋友。


圖片發自簡書App


此后Max和1900一起在輪船上為眾人演奏,可每一次1900都不按常理出牌,他會在后半場即興發揮一段,那跳躍的旋律總是令指揮哭笑不得。


人們對1900出神入化的鋼琴演奏交口稱贊,他的琴聲異常動聽,仿佛每個音符里都藏了個精妙絕倫的故事一樣,是那么的引人入勝。


但他更為本性、自然的演奏,都是在三等艙的立式鋼琴上彈奏出的。連美國參議員都專程搭乘三等艙,就是為了能親耳聽到1900彈奏的天籟之音。


參議員建議他完全可以出來做世界巡演,可1900卻婉拒了,他說我正在以我自己的方式巡演。


很快地,1900的“口碑”被傳到了陸地。一個號稱爵士樂之父的“頂級”音樂人向他下了戰書,要求挑戰他,準確的說是挑釁。


這位恨不得襪子上都鑲滿鉆石的爵士樂發明者,自信滿滿的彈奏了他的拿手曲目。他的確技法嫻熟,但他更會把握、撩撥人的情緒,他的演奏刻意、充滿了技巧和想贏的因子。


起初1900完全沒在比賽狀態,爵士樂發明者用力彈完一曲,1900卻只是輕描淡寫的彈了個輕松小調,就好比前者上了盤精心烹制費時費力的硬菜,后者卻只是簡易地做了份蔬菜沙拉。


接著對方又彈罷一曲,1900感動的還想買對方贏,之后1900也復刻了一曲。


到了第三首,爵士樂發明者說一定要讓1900輸的屁滾尿流,1900對他的舉動表示非常詫異,遂開始發力,使出了超強的“快手”功力。


對方能彈的1900都能彈,他彈不了的1900也能彈,他彈得快,1900比他速度更快,坦然自若的1900最終自然是贏得了比賽。


可1900從始至終都不明白干嘛要PK?PK完了所以呢?

圖片發自簡書App


成長至今,1900還從來沒有下過一次船,踏上過一寸土地。


有一天一個老者來到1900身邊,對他說了一番關于“人生無限”的感悟。1900第一次意識到自己雖然一直在海上,卻從未聽過“海的聲音”。


陸地上的人找到1900,要給他刻錄唱片,他對此絲毫不感興趣,并且完全不知道要彈奏什么。


此時一個少女走到了他的窗前,少女正在把反光玻璃當鏡子照,1900的心倏地萌動了起來,他順勢彈奏了一曲美妙無比的音階。


可他在愛情的道路上,總是差了那么一步,最終他和少女就此別過,后會無期。


直到有一天,1900突然決定要在紐約下船。在此之前有無數人曾勸他下船,說那樣他一定會成為舉世矚目的鋼琴大師,賺錢賺到手軟的。對此他都充耳不聞,絲毫不為所動,可現在他說自己想要去外面看看了,想聽聽“海的聲音”。


這艘船,曾運輸過無數從歐洲移民到美國的人口,他們每次看到美國的邊際,總是歡呼雀躍激動不已。每個人都迫切的想要涌入美國,撲向新生活,除了1900。


然而,這次他似乎終于要改變自己了。可就在他即將走下船的那一刻,他忽然停住了腳步,他望著眼前的城市景觀,雙眼里滿是疑惑。


圖片發自簡書App


最終,他還是選擇扔掉帽子返回船上,從此再也不提下船的事,并且消沉了好一陣。


小號手Max卻已經厭倦了海上的生活,選擇了下船。之后他們彼此再也沒有見過面,直到這張唱片再次出現在Max的眼前。


這唯一的唱片母盤,曾被1900扔掉了,卻又被Max給撿了回來,最終成為了兩人再次得以相見的關鍵線索。


圖片發自簡書App


起初Max帶著工作人員在船艙里拼命的找1900,可是卻怎么也找不到。別人都說1900鐵定已經離開了,誰還會在這一堆破銅爛鐵里面待著啊,可Max卻始終相信1900一定還在船上。


于是Max回到了樂器店試圖偷走那張唱片,被老店主發現后,他只好跟老店主講了剩下的故事,并成功拿到了那張唱片。


Max在破舊無比的船上,不停地播放著那張唱片,他想讓1900現身,這是最后的方法了。


圖片發自簡書App



可1900始終不出現,就在Max失望地合上箱子準備離開的時候,1900終于出現了。


Max說明來意,然而1900并不打算跟他下船,他的一番話使Max意識到1900是打算徹底跟這艘船共存亡了。


圖片發自簡書App


Max落淚了,可他是這世上唯一懂1900的人,他選擇尊重1900的決定。


頃刻之間,1900與這艘歷經滄桑的舊船一起灰飛煙滅了。


是的,這是一部來自二十年前的電影《海上鋼琴師》里的故事。


圖片發自簡書App


“這個世紀瘋狂,沒人性,腐敗透頂。而你卻一直清醒,溫柔,一塵不染。”


這句話莫名覺得很適合送給1900。


作為一個自始至終沒有下過船的海上漂行者,1900并不羨慕陸地上的生活,他理解的生活不在別處,而在此時此刻。


他向往的是能擁有創作表達的自由,永遠保持著童心與自我。


我們的生活流行的是:“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而1900卻絲毫沒有那份好奇心或者說是野心去涉獵別處、他物,一艘船就足以滿足他的生活所需,他沒有更多的要求和索取心。


1900的腳雖然沒有踏出過這艘船,可他的心卻能夠飛躍幾萬公里,到處去旅行。


如果真的把他放在陸地,當各種生活煩惱圍繞著他,恐怕他再也沒有那種想象力了。他自己大概也清楚的知道,當他走向那座城池,也就意味著自己就此會喪失了這種天賜的“本領”。


在我看來,對于1900來說,不自由毋寧死。


他不能算得上是一個標準內向型的人,但他絕對足夠忠于自我。


圖片發自簡書App


想想看,1900一旦上了岸,如果簽了經紀公司或者去任何一個場地參加商演,他可以按自己的本性來,想彈什么就彈什么嗎?他還可以放肆的任意彈奏那些奇妙旋律嗎?


像是歌手趙雷就曾反映過這個問題,他說走到哪兒大家都是要求他唱《成都》《成都》的,煩不煩啊。


如果1900真成那樣的話,他會活的很憋屈,他會抑郁。


1900的洞察力極好,他從未踏足任一國度,卻可以辨別出你是來自哪兒的人。所以當他站在船舷上時,他敏銳的覺察到了他下船后可能會遭遇到的生活。


也許在很多人看來那是五光十色的,有大把的前途在等待著他,可他卻放棄了,他把帽子拋進海里,轉身離去。


因為他足夠高超的天賦,使他不必去親自走這一遭,就能知道結果到底會怎樣。而很多人是一定要撞了南墻才會回頭。


他敢把蛋糕拍在船長臉上,他說去他媽的規則,去他媽的爵士。他在一個被風暴卷起的夜晚,邀請一個陌生人和他“共舞鋼琴華爾茲”,直到把一整面玻璃隔斷給撞碎,他卻仍然保持微笑不露懼色。


圖片發自簡書App


很明顯,他一點都不懦弱,他藐視規則。他也沒有社交恐懼癥,他會和能說得上話的人聊的很愉快。他絕對不能被歸類成因為性格原因,而不敢走出去與人交流的那一類人。


我覺得對于1900來說,那艘船就像是他的“冰火島”,他的“綠竹巷”。


假若他生在中國古代,也許能成全了他近似“隱士”一樣的追求。可惜他生于20世紀之初,生在了工業文明大肆擴張的時代,生在了一個優雅被顛覆,戰爭頻發的年代。


如果1900知道中國有一種隱士文化,或許他會愿意選擇做個漁夫,或許吧。


在船上的1900很少感受過壓迫,船上的簡單生活使他最大限度的保存了天性,他生活的自如、本真。


而在下船的過程中,他看著眼前高樓林立黑壓壓的一片,他第一次覺得壓抑,“我”該何去何從?


當他有這個疑問的時候,他發現他好像變成了以前他口中的陸地人了,不斷的追逐不斷的挑選,不斷的權衡與欲望,never!1900絕不要過那樣復雜的生活,他寧愿回到船上去,寧愿什么都不要,只要恢復他內心的平靜。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也許在他看來,那些實際可得的利益,才是虛幻的枷鎖與牢籠。他不能想象那種資本主義的文化,沒有盡頭,永無止境的奔波、追逐、攀登。


他沒有經濟頭腦,他討厭剝削與壓榨。拿現在的新媒體行業來說,就好比這個月你做出了百分之五的盈利,下個月就要爭取到百分之十,這個月你拉來了20個粉絲,下個月就要提升到200個。


在陸地上的人看來,只有那些動輒幾十萬幾百萬粉絲的大號才是光榮有用的,自媒體從業者也必須為了十萬+,而絞盡腦汁的揣測人們的情感縫隙,寫沒有價值的文字垃圾。


我想如果給1900一份關于運營的工作,相信他的腦袋會爆炸。天吶,他何止是會厭倦與膩煩,光是想一想肯定就受不了了,他不可能愿意做這種困獸之斗的。


他在彈琴的時候就只是在彈琴,從來不屑于炫技或者想借此表明自己志趣多高雅多么有能力。他根本就不知道什么叫名氣,也壓根不想出名。


他有的是孩童般未經馴化過的心,他不懂得世俗和規則,他也學不會遵守。可是他是那么的自持、善良、聰慧,所以他不會去遵守什么所謂規定,可也不會做傷害別人的事。


戰爭對他而言大概就是陸地上的世界給他的一種潛在印象。


為什么人類總是要決斗,總是要比拼,總是要愚不可及狂妄的追求些什么?這個世界太躁動了,1900一點也不稀罕。


如果把《海上鋼琴師》單純的當成是一部“宅男作死記”來看待,相信用這種眼光看它的人,內心一定是體會不到1900所抵達的那種純凈之界的。


圖片發自簡書App



他是孤獨,可卻不止是孤獨。我想導演想表達的,并不是想說這位鋼琴師有多么懦弱和固執吧。


畢竟在他的鏡頭下,由蒂姆·羅斯所飾演的1900,始終都是風度翩翩的感覺,并且還很幽默,他的身上并不消極,盡管他最后的做法過于絕對了一些。


但我覺得導演是想借他來隱喻,或許更多的是一種對于消失的美好事物的深沉挽歌與紀念,其中甚至還夾雜著一絲反抗的意味。


看到有人評論說片中的1900,就是那種圍困于體制內不敢走出的人,是個安于在舒適區里生活不愿意挑戰的人……我……


難道電影想抨擊的不正是這種世道嗎?試問又怎么可能讓男主角是這樣一位人物呢?


1900他就像是一座孤島,說不清他是幸運還是不幸。這讓我想起了人猿泰山。


圖片發自簡書App



沒有任何一個集體的名單上曾出現過1900的名字,對于整個社會來說,他不存在,可他卻又真實的活著,這難道不是很諷刺嗎?


1900是個完完全全獨立的個體,他的個體意識太強烈了,使得他根本不可能融入任何一個團體。


就像他說的,選一個妻子,組成一個家庭,有一塊土地,建一座屬于自己的房子,看一處固定的窗外風景……這樣的日子是多么的恐怖?!


人們旅途的過程,就是他的日常,他沒有目的地,他的生活沒有目的。


1900的身上沒有標簽也沒有羈絆,他是一個無比純粹的人。對于他來說,什么才是本能?活下去or感知力?很明顯,后者才是他的本能。


《海上鋼琴師》塑造了一個藐視規則,不被定義的1900。對于他來說,陸地上有著無窮無盡的欲望和太多的選擇,使人看不清,使人瘋狂,使人不能夠自由的馳騁。


收養他的丹尼曾說過,如果1900長大后成了一名律師,他一定要宰了他。


一般來說普通人家可能多數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長大了,能做醫生做律師,總之是做社會地位比較高的工作,做政府認可會扶植的行業,可丹尼卻不這么認為。顯然,他也影響到了1900的某種認知。


他會講笑,他聰明無比,他善良,可是他卻不能融入社會。他可以在船上生活,其實船上也是個小社會,他和人溝通是沒有問題的,可是他卻下不了船。


你相信嗎,有人終生沒有踏上過土地一步,還是他自己故意的。


這世上就是有人永不屈服,永不妥協。


圖片發自簡書App



可是1900他人雖然始終在一艘船上,心卻無比自由寬廣。而陸地上的人們在更遼闊的土地上行走、生活,心卻擁擠而掙扎。


他不要被迷惑,他連迷惑的機會都不給自己。


1900看似是圍困在一艘船上,其實他也同時避免了人世的傾軋、勾心斗角、一再權衡這種低級趣味。


他在彈琴的時候就像個孩子一樣,調皮、快樂、純真。雖然他的軀殼長大了,可他從未修煉好一副盔甲,去試圖抵御人世糾葛的東西。他只有攤開來的一副真心,他已經喪失了保護自己的能力。


所以即使他下了船,也未必能夠好好生活下去。也許他會被社會的大熔爐給嚇慘,也許最后他會搞到不停的懷疑自己懷疑人生,很有可能還是會走向自殺。


就像他根本不可能去像一個普通的上班族一樣,做到對領導低眉順眼,說客套恭維的話,和被諸多瑣事纏身,這樣他會喪失了那種彈琴的天賦,也就將會是另一種形式的隕落。


他討厭束縛。他討厭人性的枷鎖,他拒絕抗爭,他選擇順其自然,他選擇以非暴力不合作的方式來決絕的與世界告別。


1900最后隨著船一起湮滅,這是一出悲劇嗎?難道這樣的人就只能是這樣的結局嗎?


圖片發自簡書App



甲板上的人不斷呼喊的美國美國!那是最能代表地球資本化的地方,那也是盛滿了最多混亂與欲望的地方。


幾乎人人都歡呼雀躍的向往去美國移民,可1900曾無數次的抵達過美國,卻連船也不愿意下。


就像有的人總能第一眼就能看到美國的自由女神像,因為他的眼中寫滿了想要與欲望。而1900在紛繁的舞會上,第一眼看到的是鋼琴是音樂,那也是他靈魂里所蘊藏的東西。


無名VS赫赫有名,究竟是誰棋高一籌,我覺得電影已經刻畫的很明白了。


1900是一個棄嬰,也許他身上暗含著的是歐洲的衰落。人們拋棄了優雅的傳統,轉身一躍而入現代化工業的海洋。


小號手為了生計賣掉了他的小號,這樣才能支撐他活下去,而1900是決計不會為了生存而賣鋼琴賣唱片之類的,他只愿意也只能夠演奏他心里的樂章,他不肯讓自己變味兒。


他存在于人間,卻不屬于任何一個國度,他沒有去過陸地,卻說新奧爾良的冬天美極了,并且還能清晰的形容出,一個大霧彌漫的三月午后的城市面貌。他的思緒在旅行,從未停止過。


圖片發自簡書App



他曾被世界遺棄,他的父母生下他就把他丟在船上,毅然投入了資本的懷抱,如今他也決絕的把世界拋在了身后。


Max有一段在對1900返回岸上后,可能會娶妻生子過上世俗生活的描述,很明顯從中能看出,Max也并不想事情的走向變成這樣,可他又找不出別的路徑。


不過Max那段關于“墻上的畫掉下來的”理論真是精妙絕倫,經年累月的掛在墻上的畫,毫無預兆的就掉下來了,你有想過是為什么嗎?


人生中有太多時刻是這樣的,就像你突然發現了自己的一根白發,突然被別人宣告“我們分手吧”。


當Max坐在廢棄的船艙里,靜靜地播放1900那張唱片時,我想在陸地上的包廂飯桌上,有太多推杯換盞觥籌交錯的酒肉兄弟,他們自稱朋友難道不感覺自慚形穢么。


丹尼從小就告訴1900“媽媽”是賽馬的一種,告訴他孤兒院是用來關沒小孩的大人的。他的世界里一直運行著和社會制度里不一樣的東西。


1900也曾嘗試與世界溝通,他會偷偷的給陸地上的陌生人打電話,可是卻得到了對方粗暴無禮的回應,就好像他是個神經病似的。他不是沒試過與社會連接,可是連接無效。


圖片發自簡書App



陸地上的人,想要的太多,追求的太多,他們在追逐利益、選擇利弊之間,逐漸喪失了靈性,以至于出不了真正的藝術。繁華人間,太多條路,對于1900來說,他無從下手。


Max畢竟從小浸透在世俗生活之中,多少要更真實接地氣一些,但他又很感性,還保留著那么一份的純真與熱愛,就是這小小的一份情感使他和1900的頻道得以鏈接成功。


當1900終于露面,再度說出他們兩人初見時的句子,那一刻真是令人動容。


船上的1900雖然活動空間有限,可他心有宇宙,是自己心靈王國的主人,他的自由是無限的。可當他踏出去以后,能活動的范圍是更廣闊了,可在那種無限的空洞之中,他的快樂將會壓縮至極度有限。


為何游樂場有那么多歡笑?是那種擺脫地心引力的力量讓你歡快。為何把車騎的飛快會感到一種釋放?是因為那個瞬間你能體會到什么叫做自由。


1900可以為每一個人填上一支恰如其分的曲子,因為在他的腦海里有太多微妙的思緒。他就是那種“興之所至,與生俱來”的人。


真正的大師是無師自通的,而不是靠刻苦努力訓練出來的。天賦這種東西,從來沒法說明。


1900不怕被遺忘,因為他本就是被世界所遺忘的一員,他不需要借助任何外界因素,來標明他的存在。


假使他野心勃勃的想要重返陸地,并且不斷去“升級打怪”似的獲得一張張證書一個個頭銜,那么就又是另一個故事了,這個故事的名字叫做成功學/雞湯文。


那張躺在琴行的唱片,里面將永遠封存著這么一段動人的故事。


圖片發自簡書App



1900是一個極致的代表,追求絕對藝術。最后他選擇了他的“出路”——覆滅。


然而現實中大多數人的出路在哪里,還沒有一個明確的答案,是且歌且行還是困頓中掙扎,都還是未知數。


或許我們始終應該更偏愛于:「船到橋頭自然直」


或者更直白的翻譯過來就是:「去他的」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隨后出現的幾起案子,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老刑警劉巖,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30,321評論 6 543
  • 序言:濱河連續發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現場離奇詭異,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發現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9,559評論 3 429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 “怎么了?”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78,442評論 0 383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是天一觀的道長。 經常有香客問我,道長,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63,835評論 1 317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辦了婚禮,結果婚禮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們只是感情好,可當我...
    茶點故事閱讀 72,581評論 6 412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上,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5,922評論 1 328
  • 那天,我揣著相機與錄音,去河邊找鬼。 笑死,一個胖子當著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內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決...
    沈念sama閱讀 43,931評論 3 447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響起,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43,096評論 0 290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沒想到半個月后,有當地人在樹林里發現了一具尸體,經...
    沈念sama閱讀 49,639評論 1 336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41,374評論 3 358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在試婚紗的時候發現自己被綠了。 大學時的朋友給我發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
    茶點故事閱讀 43,591評論 1 374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死狀恐怖,靈堂內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我是刑警寧澤,帶...
    沈念sama閱讀 39,104評論 5 364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島的核電站,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放射性物質發生泄漏。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卻給世界環境...
    茶點故事閱讀 44,789評論 3 349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 院中可真熱鬧,春花似錦、人聲如沸。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5,196評論 0 28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三九已至,卻和暖如春,著一層夾襖步出監牢的瞬間,已是汗流浹背。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6,524評論 1 295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 沒想到剛下飛機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東北人。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52,322評論 3 400
  • 正文 我出身青樓,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可洞房花燭夜當晚...
    茶點故事閱讀 48,554評論 2 379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