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引爆點這本書還是經由老羅的錘子發布會得知的,所以在這里還是抽出一些時間補一下這幾本書。才能算得上稱職的錘粉吧
文章說到的引爆點也就是我們之前熟知的臨界點。當狀態達到臨界點之后,信息就發生了劇變,從而引爆流行,流行有三大特征:傳染性,微小變化產生巨大效果,突發而非漸進
引爆流行有三大法則
一:個別人物法則:
你需要去人群當中尋找到有代表性的核心人物,而個別人物又分作三個種類,聯系員,內行,推銷員。聯系人總是以社交為樂趣,他們具有龐大的社交關系網;而內行,他們以幫助他人為樂趣,他們對信息具有偏愛,稱之為信息經紀人,在社交圈子具有權威性;最后談到的推銷員,他總是通過自己的言行舉止之間通過情緒影響他人的決定
心得:聯系員更像個旁觀者,天性集好奇心,自信心,活力于一身。他們的觀察力驚人,他們善于人際間的弱關系
內行看起來像是個快樂的間諜,他們真真切切是助人為樂。正是內行的存在才保證市場的健康運行,在產品設計中卻能設計很多內行陷阱,來得到正確的反饋并且逐步改善。放到目前開來更像一個產品的種子用戶,比如說錘子手機的第一批用戶
推銷員,你所能感受到的是他的朝氣,熱情,魅力,可愛。具有非常強的感染力。他們擁有如此富有說服力的原因在于那些微妙,隱蔽以及沒有付諸于語言的東西。非文字暗示要比文字暗示更加的重要,所以要注意觀察與模仿
二:附著力法則
信息的內容也非常的重要,比如讓金盒子進行互動廣告的郵購觸發,破傷風疫苗傳單增加地圖和時間表巧妙的把破傷風一事安排到學生生活中。其實在廣告宣傳中,或者說產品設計中,多注重一些細節,現在很流行的是場景時代的到來。往往把自己置身于客戶的位置,更加能提高信息傳播的附著力
《芝麻街》實驗恰恰又告訴我們面對任何的研究,都要將其轉換成可以量化的數據才足夠嚴謹,在當今時代注意力才是稀缺品。
心得:附著力的界定在很大程度是違反直覺的,這與傳統的廣告的原則有所違背。比如說在邊緣時段放金盒子探寶,一遍遍的重復增加記憶。這讓我想到腦白金那種惡俗廣告,廣告其實也是一種文化,好的廣告讓人會心一笑,甚至有教育意義。而想到孩子在當今中國還置身于這樣或那樣的廣告污染之下,還是讓人汗顏
三:環境威力法則
流行潮的出現離不開適當的時間與地點,比如紐約地鐵通過環境的清理來達到犯罪率降低的目的,那些開不見的細枝末節往往是引爆犯罪的導火索。與其說犯罪是道德淪喪,不如說犯罪是屬于一種人格類型,這種人對社會規范認識不清。我們所處的環境決定了我們的內心狀態
心得:我們在認知世界的時候,忽視具體情境起的作用,往往的得到的行為的真實原由是自欺欺人的。關于基本歸因錯誤(其實在《清醒思考的藝術》也曾探究到這個問題),我們常常高估性格因素卻低估具體情況和環境因素。我們應該多從環境的一面尋找答案,因為我們往往對于人際暗示要比環境暗示更敏感。換句話說,每個人都有多面性,一種情況必是為另一種服務的。性格像是在某個環境下的自然流露。而性格穩定一致,往往是因為擁有很好的控場能力,很多人解讀為氣場。
我們走過的街道,接觸的人,都對我們的為人處世產生巨大的影響
150人的組織形式
150人作為高效率組織形式的引爆點,小范圍的人際關系帶來的壓力遠大于老板的壓力,并且協作建立在信任與親密關系的基礎上。
心得:組織其實看成一個新形成的生物,他們擁有集體記憶,擁有協調和執行的器官
流行鞋給人帶來的商業啟發
由于信息在傳播中,事實的歪曲普遍存在,所以把革新的意圖轉變成普通大眾能明白的語言很有必要。在商業推廣以及毒品和性病問題的控制上,往往需要做的是找到其中的聯系人,推銷員,內行。抓住流行的趨勢,毒品通過超級中介商用新注射針頭代替舊針頭,從而控制艾滋傳染。流行鞋公司通過中繼聯絡員這樣的內行,在時尚還未成勢之前,推出產品。正如文章所提到的如果一個東西能夠流行下來,你一定能發現蛛絲馬跡。練就自己的觀察力還是很有必要的,所謂萬物可察。
個案分析帶來的思考
自殺在一個區域的流行,告訴我們行為往往是一種信號,這種信號映入在集體記憶當中,從未觸發流行
雞湯部分
那在有限的資源中如何引爆流行呢?
1你需要把有限的資源集中到關鍵方面,比如乳腺癌預防的宣傳選擇在美容院,很多時候我們需要分析人群特點以及時間段,地段。找到在傳播過程中的個別人物,改變傳播環境,更換信使,甚至修改信息本身。取巧之計往往花費不多,卻方便靈活,解決問題
2世界并不是我們直覺中的世界
3引發流行基本的信念,即制造變化是可能的
重新認知問題
艾滋病的流行是一種社會現象,甚至說不能說是疾病現象。其實生活糾結難纏的事情,往往也是如此,假如用動態的眼光看待,有時并不是解決不了,只是時機未到
新的挑戰
1.理解于世絕緣的一代,一種流行產生與世界絕緣,一種流行產生于對世界的模仿
2.注意信息交流的免疫,各式各樣的信息嘈雜,產生了免疫力,所以在廣告的時候是否要考慮到免疫力呢
3尋找內行,內行陷阱的產生
最后談談本書的最大感受,從書本的起始就談到了傳染病的條件,傳染源,傳染途徑,易感途徑。這讓我一直帶著這個問題讀完這本書,之前也看過《神似祖先》這樣的書籍。關于社會的運行似乎和大自然的自然現象有很多共同的地方,當然人類有其獨特的地方。這也是自己在讀書這一階段的一些困惑與總結,我也將帶著這個問題繼續去探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行動派北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15/6/1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