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周活動,書友力推趙昂老師的《洞見》。
首先,我去查了趙老師的資料,網上是這樣介紹得:趙老師是國內生涯咨詢的標桿人物,有過3000小時咨詢經驗和給1000多名生涯咨詢師做過培訓經驗,把自己豐富的生涯咨詢經驗和感悟整合出來,形成這本《洞見》。書里面這個“洞見”,其實是解決個人職場各種問題的綜合管理體系。
聽著好強大,?直接步入正文吧:
要主動選擇你的人生
我們每個人心里都會有這樣一種想法,在期待某一天生活突然改變,由此擺脫現狀的桎梏。
我也一直懷揣著這樣的想法,尤其是在剛剛參加工作的時候。第一份工作并不如意,其實,早上7點不到起床,晚上剛開始要做到11點。
身邊年長的同事都有老婆孩子,整天就是孩子和房子,我對這種環境是有很大抵觸的。但當時并沒有想清楚自己之后應該干嘛。
如何提升個人能力?
能力的提升,三分訓練,七分認識。
大多數人都知道自己應該不斷的提升個人能力,可是,卻不知道如何提升,提升哪些能力。有些人盲目的行動,付出了很多努力,但收效甚微,歸根結隊還是輸在了對能力管理的認識上。
能力管理分為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如何布局能力,另一方面是如何使用能力。
關于布局能力,趙老師提出了三點建議:
第一階段要提升專業能力,也就是提升自己獨立做事情的能力;?
第二階段要提升與人合作的能力。比如,溝通,協作,表達呈現,團隊管理等能力。畢竟,現在公司讓每個員工單打獨斗的情況少之又少,大多都是團隊合作。這既要求團隊中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勢,都能將自己分內的事情做好,又要求人們有團隊合作的意識和能力;
第三階段是提升方向感,如人生方向感,行業方向感,時代趨勢的方向感;
根據自己身處的情況來重點發展不同的能力,但永遠記住,你的專業能力才是安身立命之本。離開這個談團隊合作,談方向感,都是空談和幻想。
關于能力使用,趙老師給出了四個注意事項:
注意點一:在已經確定目標的任務中,要揚長避短。別總盯著自己的弱點不放,總想要通過努力將弱點發展成優勢,但其實這種吃力不討好的,尤其是在這個變化速度很快的時代。與其將精力用在補齊短板上,不如先將自己的優勢擴大;
注意點二:在不擅長或是無暇顧及的地方,與人合作。你自己有短板,沒關系,你可以找擅長這方面的人去合作,形成優勢聯盟,這樣才最高效;
注意點三:在優勢能力方面,要當仁不讓地做到極致。你的優勢就是你的特點,要想讓同事和領導記住你,你就必須要有看家本領,這才是增加個人辨識度的方法,也是建立個人品牌的不二法門;
注意點四:在反饋中總結,分析,調整。在工作中要不斷的復盤,分析自己發揮了哪些能力,表現如何,看到了哪些潛力,有沒有新的可能和發現,哪里做的不好等等。每一次的工作都是檢驗能力的好時機,都能總結出十分寶貴的經驗教訓;
在對能力管理上的認識做到位后,剩下的就是通過實踐來切實提高能力水平。
如何去做呢?四個字:刻意練習,這里又提到刻意練習了,這樣技能是必不可少的。
在具體的實踐中,有兩個秘訣:
練習的過程中必須要進行專業拆分。
練習之前,先將技能進行精細的拆分。在外行人眼里,某種技能的知識是混沌不分的,但在內行人眼里,卻好比是積木一樣,一個個組合在一起。
因此,我們在學習一門技能時,可以先找一位老師,由內行人帶你,既能快速度過掃盲階段,又能讓師傅幫你進行專業拆分,將技能拆成一個個小積木,方便你日后各個攻破。
集中在短時間內進行大量的訓練。
完成拆分后,就可以一個階段攻克一個具體的技能分支,這需要在短時間內進行大量的練習,即專注的,大量的練習。這就好比是我們上學時,往往要掌握某個類型的題,老師會拿出大量相似的題目讓我們去做,通過這樣的題海戰術能夠讓我們在短時間內快速掌握該類題型。技能上的訓練亦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