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這一生,總是在經歷著各種選擇與被選擇。面對于過去的種種選擇,我們更多的不是滿意與知足,而是遺憾與懊悔。大部分人都想走近路、抄小道,但是殊不知,欲速則不達,有些彎路我們必須要走,只有經歷了彎路的洗禮,才能獲得更多的人生價值,感悟更多的人生真諦。
“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古往今來,莫不是如此。東漢末年,群雄逐鹿,劉備生于亂世,雖是中山靖王之后,空有一腔報國熱情,也只能多次輾轉、寄人籬下。劉備所走的道路確實非常坎坷,但如果沒有這條彎路,沒有這段經歷,他是不可能結識臥龍鳳雛,不可能囊獲五虎大將,更不可能成就蜀漢霸業。
人生中的選擇有太多太多,而且所有的選擇都有其自身存在的蝴蝶效應。我們既然選擇了自己的道路,就要勇往直前,無需羨慕另一條未選之路,那條路的好壞都與我們無關。人生沒有彩排,每一次都是現場直播。
我的一個朋友小A。他生在四線小城,雖然高考失利上了專科,但在大學里也是盡自己所能,當班長、入黨、拿獎學金,畢業后去了本省省會的一家建筑國企,在家人朋友看來能走出家門,又是在國企工作,挺心滿意足。小A也挺上進,函授本科選的土木專業,他告訴我,之所以跨專業就是為了能多個選擇,以后考個一建、二建之類,通過掛靠證書來增加收入。但是兩年后,小A打算辭職回家,問其原因,他說自己是獨子,有一次媽媽生病住院時沒能陪在身邊,非常內疚,然后他就問自己打拼的意義是什么?最終選擇回家這條路。但回家找工作并不是一帆風順,畢竟在四線小城,又受學歷影響,不可能再找到類似的國企工作,甚至一個HR略帶嘲諷的問他外出兩年再回來重新開始,不覺得那兩年完全浪費了嗎?我不知道小A是怎樣回復的這位HR,但是最后,小A也還是成功的找了家算是不錯的企業,可工作后卻非常不習慣。于是在家人的要求與現實的逼迫下,他最后決定考公務員,走那條他曾經最討厭的路。這時候土木的本科也下來了,但是這個專業對于考公非常不利,基本沒有多少可報的崗位,而且是從零開始在職備考,時間也是非常緊張,我能體會到他的難處,尤其年齡也在不斷地出賣著我們的理想。備考兩個月后,小A參加省考并進了面試,但由于筆試分數低,面試最終沒能翻盤。我替他感到惋惜,如此一來還得再準備一年,而且備考的過程是非常折磨人的。可是小A倒是蠻樂觀的,他對我講,如果第一次就考上,還是在職備考,那就是奇跡了。同樣的分數在這個部門的另一個崗位,如果是用專科的專業,那就穩能上岸。命運就是如此捉弄人,誰又能預料三年后的事情呢?不過幸運的是,在第二年的公考中,小A還是成功上岸了。
在這個故事中,看似小A走了很多彎路:如果他高考多一點用心,那么就不至于上專科;如果畢業后回家工作,就不至于重新構建人脈;如果函授選擇本專業,或者一早就準備公考,那么肯定早就上岸。但是,也正因為這些選擇,小A才能在大學得到充分鍛煉,才能在大城市開拓視野,有了更高的格局,也才能結識許多優秀的朋友。沒有人能規劃的這么細致準確,好比2000年的我們,怎會想到如今的房價變成了這樣?況且世間存在太多不可控因素,任何一個都會改變事情的發展走向。
我們在做選擇前要有一個理性的判斷,而且一定不要在晚上做出決定,因為這時候的人往往非常感性。對于事物的結果,要有一個起碼的判斷。做出選擇之后,就盡最大努力去完成,不要患得患失。所謂“塞翁失馬,焉知非福”,要相信最終的結果肯定是好的,要站在人生的長河中去看待生活中的困難,所有的一切都會過去。
盡人事,聽天命。我非常信奉這句話,只要我們盡最大努力,做了我們自己該做的事情,接下來就交給老天吧,或者說接下來就是拼人品、看運氣了。因為這些不是我們所能左右的。人生中必須要走的彎路,同樣放在人生的長河中,或許這也算不上什么彎路了吧?既然選擇了,就不要后悔。無論如何,感謝經歷。陀耶妥耶夫斯基曾說過這樣一句話,我最怕的是,我配不上自己所受的苦難。
未來的路還很長,即使這條路曲折難走、坎坷萬千,也都希望我們大家能夠勿忘初心,所謂不經歷風雨,怎見彩虹,鳳凰磐涅、浴火重生,最終遇見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