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學習和努力有什么用?
今天想到這個問題,一驚,不是說意識到自己有多消極,這個問題隔三差五就跳出來一次,然而并不影響自己的判斷。今天一驚驚的是我從來沒有仔細想過自己什么時候會跳出這個問題,明明已經出現過這么多次了。
今天想到問題記下來時候與現在已經割了六七個小時了,實在可惜當時沒有繼續寫下去。
不過按照這兩天的狀態和那時候的心情,大概是在玩的時候但又有學習的壓力,為了解脫一下學習壓力或者說玩帶給我的負罪感時,會冒出來的問題來幫自己脫罪用的。
就像自己在玩的時候,以前刪游戲的時候,會有一種這種游戲快樂一時但意義何在的想法。大概是自我保護機制起作用,讓我干當下事或者做選擇更輕松吧。
羅胖昨天聊起了“選擇之錨”,所謂信仰,情懷,第一性原理的意義何在,不過是讓我們在做選擇的時候少點糾結,少點成本,多點效率。
終歸是要做對的事情,那么什么是對的這就很有說頭了。于是乎,信仰的力量就這么來了。反正做啥都對,為啥不做點自己相信的事情呢?
那么我相信的事情,我的信仰,我的價值觀,我的第一性原理是什么呢?我之前以為的信仰和價值觀真的是我的信仰和價值觀嗎?
我之前以為,學習和不斷成長是對的,是應該作為價值觀的東西,可是我在做選擇,在過活里,根本沒有展現出“Keep growing,Fuck everything else.”的魄力,也沒有一點點我的時間和注意力極其寶貴以至于不能夠浪費的意思,雖然我十分認同和堅信這點,但是,做出來就是另外一個樣子了。
老師都說時間管理不存在,只是精力管理 ,可在我這似乎還是要求高了,不是精力管理,而是我該做什么我都沒弄清楚,或者說我做著我覺得自己不在做的事情。自己就跟被砍了一樣,身首異處,腦子和腳各忙各的。
好吧,這么說也不恰當,畢竟享受玩樂的,和負罪自我折磨的都是腦子,整個精神分裂,然后痛并快樂著。
好好學習和玩的誘惑以及自我的負罪折磨,哪一個更有話語權?在這三個里面,哪一個才是我該選擇的?理性說,我選學習,感性說,學習累,我要玩。理性不依,但又在玩,就負罪滿滿。然而只是對玩的自己口誅筆伐,跟那些附庸風雅的仕子一樣,可憎可惡,軟弱無能。
我真的怕學習,成長的累和壓力嗎,其實不啊,我反而很享受自己有成長和進步的時候。我喜歡游戲和沉迷玩樂嗎,也不太對,玩游戲耗時間,這時候滿滿的負罪感會讓游戲玩樂很不自在,很不樂的。這簡直是折磨。
那我學習怕什么?為啥被自己折磨還要繼續玩下去?我又是哪來的勇氣玩下去的?
我學習怕什么?想了好久,我猜應該是怕沒進步吧。就像老師們說的,為學而學,而不是真心為了成長,自我,不是為了自己的信仰和理想。因為為學而學,所以動力缺缺。而且這真的是一件沒啥榮譽感可言的事情,吹牛都直不起腰。說自己在學習,學到了啥?啥都說不出來。就知道自己在學習。有屁用。
為啥自己寧愿被自己良心折磨還要玩下去?感覺就像為啥偷東西不好還要去偷一樣,傻傻的問題,但是我沒有解。為了好玩?明顯不全對,之前幾天說自己在逃避,在逃避啥?我也說不好。似乎并不是或者不僅是責任,我很樂意承擔一些我力所能及的責任。
那么就是力所不能及的責任?這是啥?我在逃避自己的無能,想作為而無能作為,想想很beauty的生活和生活狀態,但是自己做不到或者本能夠做到但是因為自己沒去做而沒有做到然后導致自己不敢做,使得自己更加無能而做不到。而逃離無能的手段就是,不作為。我不做,我就不知道我能不能做到,這是一只薛定諤的貓,而迷之自信告訴自己,我能干,只是懶得干而已。真相沒準是這樣的,但是無作為,就無能。多幼稚。
我哪來的勇氣玩下去的?這下明朗了,兩權相害取其輕,因為有一個更加讓我不恥的幼稚邏輯,掩飾這樣的幼稚就是麻痹自己。不是勇氣問題,是麻痹慣了,就開始覺得舒服了。突然一疼,那才受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