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暑假,我沒有像其他的學生一起緊隨著大流去打暑假工,而是尋找到了自己一種獨特暑假度過方式。(其實就是因為太懶,呵呵)宅在家里看書,這個暑假也是過得挺充實得。盡管過程有那么一些是瑕疵,但總算是有了些收獲。
讀書使我的生活發生了一些微妙的變化,盡管不是很明顯。
今年的5月份左右,我發現了簡書,并嘗試在這里寫些東西。這中間停停寫寫,說起來我似乎已經有將近一個多月的時間沒有在簡書上更新文章了。其實寫作這東西真的需要輸入和輸出的平衡,很多時候我想寫但是就是什么都寫不出來,腦子中有很多的想法,但似乎都是碎片根本就沒有辦法進行整合成一篇完整的文章,遇到了很多問題。為了尋找新的寫作素材,我在這個暑假看了一些書,然而我卻依然沒有辦法寫出東西,有的只是記錄當時的感悟,就像這篇文章一樣。很偶然的情況下,我發現了《羅輯思維》這檔節目,其實這檔節目和寫作沒有任何關系,他只是一個知識類的脫口秀節目,一個小胖子談古論今。這檔節目給我的認知來了一次很大升級,里面的講一些東西原來我在生活中也會遇到。一個個新的觀念,不斷的沖擊著我原有的認知。其中節目中提到的科學性的思維,批判性思維對我來說影響最為深刻。借用節目中的核心理念“愛智求真”,其實這個“真”,不一定就是真理,而是一種解釋現象更好的方式。
當然,我這個暑假可不是光靠著一檔節目度過的,在此期間我還閱讀了李笑來寫的《把時間當作朋友》“運用心智的力量,我得到了解放”這里面提到了心智,也強調了心智的重要性。心智的重要性其主要還是體現在了對時間的利用上面。比如我有兩個小時的空閑時間,我會拿他干嘛呢?不同心智水平的人,會有不同使用方式。比如有些人會拿這兩個小時的時間,去打兩盤游戲或者看幾集連續劇,又或者干脆選擇睡覺。也有些人會去閱讀,去交流。這就是不同心智水平下的不同抉擇,當然這些也不能作為一個人心智水平是否成熟的標準,畢竟還是有很多的客觀環境因素。但是不能忽視的是,心智在你做出抉擇的時候,還是起著很大的作用。這本書的一個觀點更是直接說“心智是否成熟,是判斷一個人是否為人的標準”。觀點有點偏駁,但也值得深思。
這個暑假我還嘗試運營了一個微信公眾號《極觀點》,起初我是想寫些原創內容的,但是我后來發現這難度太大了。輸入和輸出根本就不平衡,我想光靠些小情感,小感悟,也沒有多少人會看的。我嘗試很多種方式去寫,也一直在嘗試新的寫作思路。在這條道路上,我才剛剛起步。現在的用戶雖然只有11個人,但我會努力的把這11個人服務好的。(灌點小雞湯,回味)說完微信公眾號,我想該說說我的八月份了。
八月份,我一個人到了吉首這座城市去旅行,說是旅行其實就是流浪。在這城市感受了幾天的流浪生活,也感受到“乾州”這座古城的氣息。這座古城中有很多現代的元素,這給我的感覺就好像是一個年紀很大的老年人,極力的去適應現代的環境。其實現在的很多古城都是這個樣子,城市中的現代物件與古城的建筑格格不入。但兩者之間,卻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我說不清楚這聯系是什么,但這就這樣存在了。與古城的美好相比,我此行看到的另一種東西,就顯得不那么美好了。我這次是住在老爸工作的工地上的,雖然這個工地的住宿環境比之前的環境要好很多,但是依然很惡劣。30多度的氣溫,在室內呆著就已經受不了了。可他們還要工作,而且高強度的工作。值得慶幸的是,我們居住的地方還有空調,但我也發現了在多地方是沒有空調的。在吉首呆了5天,感受了這東西不知是絕望,還是幸運。回到家以后,我依然還是沒有很好的收拾自己的心情,我的寫作也停止了一段時間,因為我發現了寫作真的需要更多的觀察,而不是僅僅靠自己想的那一點事情。
在家里的那一段時間,我和小妹聊起了她的學習,雖然她很努力但似乎用錯了方法。雖然我提供一些新的方法給她,但由于認知能力的原因我的方式在她的身上并沒有得到有效的執行,可能更多的是因為我沒有更好的展現這些方法吧。(我不是專家,我還沒有成功,所以我說的話都是廢話。這是大多數人抱有的觀念,包括我在內。)這種無力感,讓我感覺到我必須做點什么了,光是說的話也能難使人信服。我應該要嘗試更多的方式,去增強我的自身能力。
這個暑假,大概就是這樣度過了。此期間我閱讀了《智能》和《智能時代》這本書之后,我更加堅信了以后,我們如果不提升自己的話,真的就有可能被替代掉了。2%的機會,你的知識決定了你是否能在這個時代存活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