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蘭花的蘭
1
中山利和廣場紅綠燈路口,迎接我的是一如既往的紅燈,我拿出手機,依舊是北京時間8點33分,第五次還是第六次在此處遇到那個電單車青年。
今天的他身著雪白的襯衫,領口袖口依舊都整理得整整齊齊;黑色西褲平整垂下,除了因為抬腿的動作引起的褶皺,再沒有其他多余折痕;純黑色襪子套進依舊擦得blingbling的黑色皮鞋里;身上斜挎的皮包,口半開著,露出一份工作資料的一角。
白色耳機在耳邊垂掛,他嘴角微微揚起,眼睛平視著前方來往的車輛,視線那樣柔和而平靜,雖然眼角的紋路很清晰暴露了他已過而立之年的年齡,卻讓人覺得像是個無憂無慮的少年。
他只是一個普通青年,做著一份簡單的工作(資料內容是做一份售后服務的工作),每天騎著那輛與他的著裝不太搭調的,有些破舊的可拆卸電池的電動車,準時出現在這段路上。
我不是犯花癡,這也不是一個灰姑娘遇到高富帥的唯美故事,他只是我生活里出現了很多次的過客,我感動于他每一天精神抖擻,心情愉悅的路過。在這或焦躁或面無表情的人群里,增添了一抹亮色。
2
來中山的第一個月,我們就加入了電單車青年行列,這個城市市區不大,騎電單車不用一小時就可從城東走到城西,或城南走到城北。市內的公交很慢,站點遠,便利出行少不了電單車。
起初我們都不會騎電動車,買了一輛腳踏式電池可拆卸電動車,小巧輕便,練習了半小時就上路了,我坐在矮矮的后座上,費勁的收著腳踏在一邊的踏腳上,頭靠在男友背上,隨他帶我去到什么地方。
那時的生活拮據而簡單,一個小小的改變就能讓人開心很久。他每天這樣載著我,早上送我送我去公司上班自己再去上班,晚上下班了再接我下班回家,周末還繼續載著我到這座城市好玩的地方逛逛吃吃。
后來有一點時間我經常腰疼,一直以為可能是大學時從樓上摔下來留下的后遺癥復發,直到有一天,他載著我不小心跨了一個大坑,車子劇烈的震動,撞得我的腰一陣刺痛。他緊張的問我有沒有事,我說終于知道為什么最近腰疼了,這車完全不防震,說完我倆哈哈笑起來。
“過幾年我們會無比回味這樣騎著電單車滿城閑逛的時光的”,他說,“雖然現在很艱苦,但我們的生活是越過越好的。”
我是贊同的,這座城市千般不好,萬般不堪,這樣的生活節奏里也能有著其他城市無法匹敵的幸福。當初正是為著這幸福而來,所以才入鄉隨俗成為了電單車青年,幸福的電單車青年。
此刻,我覺得我們過的是真的生活,充滿了柴米油鹽的味道,也充滿了甜蜜的味道,電單車并不華麗,卻在任何時候都能帶著我們去到這個城市里任何一個我們想去的地方。
3
回想起從前在深圳的日子,諾大城市,暫時屬于我們的空間,只有那租來的30平米,工作日基本沒有辦法出門,一是下班晚沒時間,二是出行不方便,人多車多。周末出行,到處是人,所以公交車行的慢,出游計劃不僅看天氣,還得看人流。
關于人流問題,印象深刻的是那時候早晨擠公交上班情景,我站在公交站,迎面來了一輛車,車剛進站還沒停穩,候車的人群就一窩蜂擁上去,人流隨著車子向站臺移動至停穩,車里本就已經裝滿人,車門艱難的打開后,人群繼續往車里擠。此刻車里的空間像海綿一樣,擠擠總會有的。
一輛車過,少則十幾人擠上車離開,這樣過了三趟車,我甚至都還沒有摸到我要上的那路車的車門。
每天早晨的公交站都是如此,每天到公司的六站路的距離,需要花至少半小時擠公交,再花半小時堵車,另外半小時正常行駛。有時候想想,如果買一輛電單車,每天騎車上班也不過半小時,只是那時電單車在深圳這樣的城市早已不允許。
那個時候,我們過的是真正的日子,隨著日歷上的數字一天天變化,我們將大把時間留給了等車,堵車,擠車。原本意氣風發,妝容精致的我們,成了滿臉焦躁,顧不上形象就是要擠上車的深漂族。
4
中山的電單車還會持續多久呢?城市的發展必然淘汰掉橫沖直撞的電單車,到那時我再也遇不到這樣的電單車青年,也再也不是電單車青年,就像男友說的,我們會回味那樣的日子。
很快我們將擁有屬于我們的第一輛車,可以不用再做電單車青年了,可是我還是愿意繼續騎著電單車,讓未來的回憶更長,回味無窮。
我也想像那個青年一樣,整理好一身行裝,面帶微笑,在電單車上活出精彩,放出一道光,點亮城市的一角,影響著身后的某一個后來的陌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