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虹花桃源村站點的故事會一直做的精彩紛呈,我曾經帶孩子去聽過一次故事會,聽的是《故障鳥》回來以后,孩子要求把那本書借回來再講。一個孩子在家聽故事和參加一場讀書會,二者給孩子帶來影響絕對是不一樣的!
這次我應洋洋媽的邀請去參加“相約星期天”活動中“恭喜大爺”的作品《好餓的老狼和豬的小鎮》。接到任務之后,我在ppt上把故事熟悉了幾遍,恭喜大爺的作品,我也讀了很多,對他的風格也基本上了解,能把握住這個故事的詼諧幽默和搞笑風格,特別是里邊的一些對話。我跟孩子講了兩遍故事,對故事的節奏、高潮等等心中有數。
恰好我這期間正在讀錢伯斯先生的《打造兒童閱讀環境》這本書,書里邊對講故事和讀故事做了比較深刻的闡述,還把二者進行了區別,列出各自的特點。講故事就是由故事講述者通過扮演講解,可以運用自己的話語感受,來給聽者傳遞故事內容,形式可以多樣。受到這個啟發,加上洋洋媽對我的“高期望高標準”,我不由得想要在這個故事講述過程中增加一些元素。于是我找來了大沿帽和蒙面布作為道具,來飾演老狼的喬裝打扮,此想法得到洋洋媽的大力支持,她還讓洋洋做了老狼和小豬的頭飾,還有豬小鎮的牌坊,并且她愿意跟我配合、飾演小豬。在活動當天的上午準備工作期間,我和洋洋媽還在微信里邊討論了老狼如何發出小豬的“卜嚕卟?!钡穆曇?,我們還用微信語音進行了發音討論和訓練,我發了四種不同的“卜嚕”聲,請她拍板定奪。
有了這樣的策劃和準備,下午的故事會進行得非常順利,我也被桃源村大朋友小朋友們的聽故事的熱情而感染!從動畫片的暖場、對宮西達也本人和作品的介紹、以及苗媽深情演繹《你看起來很好吃》到最后孩子們的手工拓展,一切都是那么歡樂順暢!我的故事環節主要分了以下幾個步驟。首先,我用實體書給大小朋友們做了繪本結構的介紹。過程當中,我發現有些孩子對這個還不是很了解,也教了在場的家長如何開始一個繪本的講解。其次,我請小朋友們指認封面圖片上的人物并猜測他們的感受,接著在扉頁用啟發式提問“老狼看到了小豬嗎?小豬看到了老狼嗎?如果小豬看到老狼以后,猜猜他會去做了什么呢?”并提示此處孩子們要認真記住,這是作者埋下的一個伏筆。第三,我帶上老狼頭飾開始正式講故事,我模擬兇惡的老狼的聲音、假裝手捂著肚子裝饑餓的表情,特別是在喬裝打扮以后,我成了蒙面大盜后,我感覺到自己特別入戲,不時走到小朋友們中間假裝撲上前,不時退后表現出很害怕,后來發出“卜嚕卜?!钡念澮簟呐品幌裸@出逃離豬的小鎮。第四,在洋洋媽的協助下,全場小朋友們共同表演小豬們勝利的場景,歡呼“萬歲,我們勝利啦!”大家歡呼起來,把故事帶入了高潮!第五,我展示實體書給小朋友們一起討論封底的故事,結合扉頁的問題,做到首尾呼應,“原來小豬看到老狼以后就跑回豬小鎮通風報信去啦”。第六,互動討論。1,豬小鎮牌坊上的圖案有什么不同?為什么是不同的?2,豬小鎮真的有老狼看到的那些飯館兒、書店、冰箱、微波爐嗎?這些設計的目的是什么?3,你還能幫小豬們做哪些設計來對付老狼呢?孩子們對第三個問題天馬行空的想象,令我驚嘆不已!
故事講完,不,是故事演完以后,孩子們好像意猶未盡,也學著“卜嚕卜?!钡慕小9适聲笥屑议L反饋,孩子回去就讓父母購買宮西達也的書,我在繪本館還看到只要是宮西達也的書,孩子都借接回去。這或許就是一場故事會的價值所在吧!整個故事會結束,洋洋媽及時召集義工做了總結。就《好餓的老狼和豬的小鎮》有三點可以改進提升:1,事先準備的背景音樂在故事過程當中忘了播放了,那是中午臨時在手機上找的一段“鬼鬼祟祟”比較應景的音樂。2,豬的小鎮牌坊使用不到位,沒有很好的結合故事情節。如果事先能跟舉牌坊的義工進行一下演練,效果會更好一些。3,U盤出了問題,最后互動的問題沒有顯示在屏幕上。
總之,要做好的一場故事會,離不開事先精心的策劃、準備和大家的通力協作!
(注:文中的“恭喜大爺”取自一段宮西達也與中國讀者見面會的視頻,在做自我介紹的時候用中文說自己名字時,取了的諧音就成了“恭喜大爺”。故事會后我跟孩子講了這個諧音段子,他先是一愣然后爆笑,這也與宮西達也故事的幽默異曲同工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