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氣電視劇《歡樂頌》的續作
《歡樂頌2》
再一次帶來關于音樂的歡樂對白……
當時看得樂迷小編尷尬癌發作不能忍啊
弱弱地問一句……
編劇您能在“交響樂”后加個“團”么?
《卡農》演奏如何成了美國風格?
再一想,電視劇又不是給樂迷看的,塑造一個“沒文化”的曲筱綃,也許只能這般惡搞。但買票看現場是硬道理,這一點趙啟平(王凱 飾)說得沒錯:“以前呢,老是聽唱片,但是效果真的和現場沒法比。”
一、去過音樂廳,才算愛上一座城市
雖然并非所有市民都對古典音樂有興趣,但音樂廳和博物館、美術館一樣,一定是大城市的地標之一。如果你在大城市常住,一般來說你愛這座城市,卻從來沒有進過它的文化象征看一看,那可是說不過去啊。
看過這一幕的觀眾可能會問,這是在哪個音樂廳拍的?經過以下對比……小編發現,獨特的淡黃色幕墻與玻璃鋼走廊,確定就是上海東方藝術中心。
二、劇場和音樂廳有什么講究?
劇場和音樂廳從廣義上講是一座不用擴音的聲學建筑,當然在這里說學逗唱也需經過發聲訓練哦。
a. 音樂廳與劇場區別
音樂廳不能承擔復雜的舞臺制作,唯一機械化的功能是升降鋼琴,演出無布景的器樂和聲樂;劇場可以承擔強大的舞臺制作,在聲光電等特效方面應有盡有,有布置樂隊的樂池,可以演出歌劇、話劇、曲藝、音樂會以及舉行講座、報告。
現代的音樂廳大致分兩種,180度和360度。劇場絕大多數是180度,此外還有露天劇場以及其他特殊功能的劇場。
▼ 觀眾360°圍繞舞臺的柏林愛樂大廳(左),以及同一方向面向舞臺的金色大廳(右)
b. 每個位置價值不同
觀眾在劇場和音樂廳聽到、看到的一切其實都是“存在感”和“位置感”的反映。當音樂響起,大幕拉開,我們會聽到、看到所在位置應有的音效與視角,所以好座位貴得有道理。
像上海東方藝術中心和國家大劇院屬于綜合性的藝術場館,既有音樂廳,也有劇場,還有供小型室內樂、藝術歌曲表演的小廳。
三、古典音樂的魅力在哪兒?
《歡樂頌2》的女主之一關關說:“我特別喜歡古典樂,平衡與規整,有一種莊嚴的美感。”王凱飾演的趙啟平說:“古典樂的魅力就在于它的平衡與和諧。”
古典音樂的魅力當然包括平衡、規整、和諧,但這主要指的是作品風格,特別是古典音樂中的古典音樂,例如巴赫、貝多芬、莫扎特時期的作品。《歡樂頌2》第9集呈現的《D大調卡農》就是這樣一首名曲。
?
就多數現場來說,古典音樂的魅力是和聲與和諧的展示。所以古典音樂既能聽,也能看,聽聲音的包圍感,看演奏家的美麗姿態。古典音樂從來不是一個人的成功,而是長期高水平、科學練習與磨合的結果。一個音樂家也離不開調音師、琴行、樂譜出版社和音樂團體的協作。
四、曲筱綃犯了哪些錯?
曲筱綃雖然將克利夫蘭說成了克利蘭夫,胡說“今天這個團,它的美國風格更明顯一些”,但是錯不在張口就來,而是:
a. 在樂迷面前“裝懂”
首先,了解古典音樂,絕對沒有臨急抱佛腳的可能,不懂裝懂,一定會在樂迷面前露餡兒。還不如大大方方說“聽不懂”,才能讓樂迷放下架子,逃過他們的尷尬逼問。
b.“裝懂”撞上樂迷“槍口”
應該說“好聽或者不好聽”,而不是上了圈套大談風格、合奏。“好聽或者不好聽”既是基本共識,也是主觀感受,沒人敢說你不對。
c. 鬧了笑話不虛心求教
被樂迷嘲笑就生氣,不可取。樂迷的夸夸其談是最好的學習方法,要主動提問“好壞在哪兒”,通過比較樂迷的觀點,也能逐漸識別他們真懂假懂。
五、正確的自修功課
其實,作為萌妹紙的曲筱綃,不懂古典音樂反而顯得更可愛。_(:зゝ∠)_
音樂欣賞是極其個人的事情,沒有一條“入門路徑”可以適用于所有人。只要被音樂感動,多多進劇場聽,自然會尋找適合自己的進階方法。
如果想進步得快一點,目前有各種付費課程,也可利用碎片時間學到一些點滴。免費的自學方法也有不少,比如混入音樂群,獲得各路神仙的分享;訂閱那些感興趣的古典音樂公眾號,跟隨他們的腳步,一步一步提升自己的音樂閱歷。
但如果是想要系統學習古典音樂,達到專業水準,那么只有請專業老師、上專業課了,但這也是代價最高昂的一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