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練習者經常聽老師說,打太極拳要松,時時都說放松,松到底是什么?太極拳的松到底是什么樣的一種松?松到底是一種什么樣的感覺?怎樣才能做到松?現就“松”,談談自己練太極拳過程中的一些認識,純屬個人的一己之見,并無過人之處,但愿有真知灼見之人與我共同探討。
應該說,松是一種宇宙特性,是宇宙中的普遍規律,據科學家判斷,宇宙仍然在不斷地膨脹,也就是說,宇宙實際上也在不斷地疏松。
再看看我們所生長的環境,大氣是疏松的,腳下的大地大多是疏松的土壤結構,有石頭的地方是長不出像樣的植物的,我們也沒有生活在滿是石頭的山上,盡管地球是一個巖石結構的球體,但是自從地球表面大面積形成了土壤,才有了生機勃勃的陸地世界。地球是一個水球,水是富有流動性的,也就是說水也是松柔的,老子說上善若水,柔能克剛就是指水的松柔本質。
我們處在一個“松柔”的世界里,所以我們沒有理由不放松下來,我們沒有理由不去學會放松。那么松到底是什么呢?
1、 松首先是自由的,不受約束的,疏散的。
在我們的地球上,沙漠里的沙子是松的、散的,空氣分子也是在自由運動,云霧是疏散的,又是成團的,還是飄逸的,水更是很柔軟,我們的肌肉也應該是松的,舒展的,自由的,無拘無束的。我們的身體中有百分之七十的水,所以身體應該像水一樣柔和,或者像流水一樣的無拘無束,或者像潭水一樣的波瀾不驚和一樣的平靜,平靜的水體有利于沉淀,有利于升清降濁。
2 、松應該是舒張性質的
皮膚是舒張的,肌肉以及皮下組織得以寬松和舒展;血管以及毛細血管是舒張的,血液得以充盈和酣暢;胸腹是舒張的,內臟才不會顯得擁擠;腸道是舒張的,內容物才能更好地排空和流轉;腦袋和腦組織是舒張的,靈魂才能夠自由,靈魂自由了,就會放棄了對肌肉糾纏,放棄了對全身每一個細胞的統治,一切就都自由了。
3 、松應該是活動和靈活的
活是相對于“僵”來說的,僵就是所謂的拙勁,活指的是每一處的肌肉都不要著力,都不要使勁,每一處關節都是靈活的,特別是在重力作用下受力的關節部位,比如頭頸部關節,腰胯部關節,腿各部關節等等,更應該不著力,更應該活,要頂勁貫起來,從腳底一節一節貫串到頭,勁兒從腳底一節一節頂到頭部,中間沒有一絲的僵勁,沒有一點點的不靈活。打個比方,人體的每個關節就像水閥,氣血就像水流,拙勁就像生銹或者卡阻了的水閥,使水流不暢,氣血不能完全或者完全達不到全身四肢終端,太極常常講的節節貫穿就是要每個水閥一個個很輕易的被打開,氣血自然通暢。太極拳勁不是肌肉力,而是身備五張弓的結構力。
4 、松是要服從重力的
服從重力,就是所謂的“沉”,不服從重力,就是用力,用力反抗是一種不放松的狀態,是一種緊縮的狀態。
與重力抗爭,就必須付出力的代價,用力就是不放松,許多情況下,人都是在不自覺地與重力抗爭,而不能夠做到“松沉”。
那么沉到底是一種什么樣的感覺呢?
頭要有重量感,頭的重量壓在頸椎骨上,腰椎要有垂墜感,“尾骨要下垂”,胯開胯沉,虛腿、虛側胯懸沉,也就是所謂的“虛懸”,要感知到其重量的存在,實腿肌肉不能奮力的上撐,應該是一種腿關節合理彎曲度下的腿骨的頂勁,一種從地面上反彈上來的支撐勁。肩臂更是要松沉,即所謂的沉肩墜肘。
5、 松絕對是要自然的
身體上有任何的不自然,都是一種不放松的表現,只要是存在著不自然,就是在用力,什么地方不自然,什么地方就有拙勁,什么地方不自然,什么地方就存在著僵。有一處不自然,往往會多處存在不自然,自然,還是一種心理狀態,身體上的不自然是心理不自然的外在表現,那是心理存在著僵勁。
“自然”應該是我們頭腦里的一款原始的、本能的原裝軟件,是與我們與生俱來的,在沒有人為思想干預的情況下所作的形體動作大多是自然的,比如我們在無意識狀態下的行走坐臥等等都是自然的,那就是我們的那個原裝軟件在協調指揮我們的形體動作,我們應該盡可能多的來應用這個原裝軟件中好的部分,減少一些不必要的人為地干預,從而使我們的形體動作顯得更加自然。自然就是一種很好的放松狀態。復得返自然,盡量回歸到人先天本能沒有喪失的狀態。靈長目類的猴類、長臂猿、大猩猩等就沒有喪失這種自然的松,它們就能在原始森林中的大樹之間行走和吊走如飛。
6 、松必須是在靈與肉的協調統一前提下的松
意念指揮形體,意念和形體動作須高度協調統一,如果思想混亂,動作笨拙,何來松靜自然。靈與肉的高度協調統一就是太極拳老師教給我們拳術套路中的各式動作要領,以及拳理拳法,精神實質,等等。
7 、松是不需要任何附加條件,不需要付出任何代價的,并且松是要遵循一定的要領的。
松不是在思想強制下或者控制下的松,松不需要耗費我們的心力,耗費心力等于是心思在使勁,心在用力,等于是心靈沒有放松,這不符合太極拳的要求,是一種付出代價了的所謂的松,不是真正的松。并且,松是要遵循一定的要領,比如:虛靈頂勁,沉肩墜肘,含胸拔背,刻刻留意在腰間,松腰活胯,等等,這些不是附加條件,而是我們容易犯的一些錯誤,想一想,如果腦袋歪,身子斜,聳肩,抬胯,哪一樣不是局部在用力?!
8 、松應該是隨時隨地的,全天候的
我們幾乎可以在每天的多個時段,在多種情況下練習松柔,讓松柔成為我們生活和生命的一部分,讓松時刻地伴隨著我們,行立坐臥皆可以松,“太極生活化,生活太極化。”說話的時候也可以松,看電視的時候還可以松,工作的時候同樣可以放松心情,心情放松了,身體自然也就放松了。
9 、松最重要的應該是思想上的松,靈魂上的松
全身的每一寸肌膚,每一塊肌肉,每一處組織,每一個臟器,每一個腺體,每一節消化道,每一段血管,每一個末梢,甚至說每一個細胞,都與我們的大腦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大腦又是靈魂和思想的物質基礎,也就是說靈魂是大腦里的存儲信息以及大腦運算的結果。全身幾乎每一個細胞都有一根絲(神經線)連接著大腦,與我們的靈魂互通有無,靈魂通過每一根絲檢察著地方(身體各部位)和中央(大腦)的聯系。所以,思想和靈魂如果不能放松、不能安靜、不能穩定、或者說不能鎮定,身體多部位將不得安寧,到處將充斥著緊張或者不安定氣氛。
我們不能生活在真空之中,社會生態環境越來越差,我們的靈魂也備受污染,有各種各樣的干擾因素影響著我們的思想,心靈少有片刻的安寧,往往多有心浮氣躁,所以,現代人修煉太極拳是一件很有難度的事情,如果總是心浮氣躁,你永遠也練不好太極拳。
我們需要有一個強大而穩定的內心,才能修煉好太極拳,而心就是我們的靈魂。
靈魂多一分的寧,身體就多一分的松,靈魂的寧靜,是一個無限可追求的境界,沒有絕對的寧靜,我們追求的也不是絕對的虛空,前人說,“拳無拳,意無意,無意之中是真意”,無意是從有意中而來的,是從每一式動作非常細致的有意,熟練運用到有意無意之間,我們之中大多數人確實是很難達到“無意之中見真意”之中的無意的境界了,可能有先賢們曾經做到過。或者是我妄自菲薄了吧,世界上總有天賦極高的人。
我們的“心”也就是思維活動,有什么特點呢?心,你如果給它的任務過于繁或重(重就是用意太過),它會產生抵制情緒,它會不愿意,會“不好好干”,如果你給它的任務太枯燥單一,它也不愿意,如果你不給它任何任務,它更是會胡思亂想,自己瞎折騰。
所以,必須給“心”施加適當的任務,有人認為應該全身心的投入到動作要領之的實踐和體會之中,我認為,初始的時候應該是這樣的,但不能過。待各式動作要領非常熟練形成條件反射后,就可以在“有意無意之間”了,只要意不斷就行了。可是要從扎實的動作和基礎慢慢地過度到形成條件反射談何容易,要達到“有意無意之間”更是很難。這就是所謂練出功夫了!
最后本人總結一下:
松是練好太極拳的基礎和先決條件,沒有松,一切都將無從談起,沒有松就不可能練好太極拳,松是太極拳的規律,也是宇宙的普遍規律,松是太極拳的生命,松是宇宙依然在成長和富有活力的表現,太極拳如果沒有松就是操舞,宇宙如果不再膨脹就將要慢慢走向消逝。
有了松,生命才會更加充滿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