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與人之間的相處,可以說是每一個人的都要學習的能力。因為總是會有人和你的性格不合,在我們很小的時候,就在摸索著學習如何相處,最開始的時候就是和自己的父母相處。父母會教我們怎樣做他們會開心,怎么做他們會責罰。隨著時間的延長,我們就這樣慢慢學會如何和父母相處。能讓自己多獲得稱贊并少受到責罰,這就成了我和父母相處的規則。但這只是我們人生的第一步,隨著我們的成長還會結交很多性格迥異的人,并要讓自己能夠盡量和多數人非常和諧的相處,我們小學時期的思想品德課就是教會我們如何與人相處。
在我們很小的時候,還沒開始上學,父母不在身邊就主動去接觸和我差不多大的小朋友,相處卻很容易就鬧矛盾,小孩子時代鬧的矛盾在大人看來就是些芝麻綠豆大的小事,因為我們都沒有相處的經驗,也可以說是不會顧及他人感受,可能我們在一起瘋鬧,鬧著鬧著就會鬧出脾氣而吵一架。其中比較弱的孩子就會先哭,也就這樣的收尾了。發生過這樣的情況我們就會被大人教訓。但是這種情緒引發的沖突卻很難改掉。因為我們很小的時候并沒有什么理性。大部分的行為是任性而為。
等過了孩提年代進入了學校,就要學習和同學相處了。班上有那么多的陌生同學,我們會嘗試著和附近的同學說話,因為長大了一些也受到老師的管教,因此因相處不好而引發的矛盾就非常少了。當初我剛入學的時候,就發現了一個讓自己能有很多朋友的方法,那就是你擁有一些別人沒有的玩具或者東西,這樣就會有很多人更看重你,因為別人會因為想要玩玩具而巴結你,甚至討好你。這樣他們才有可能借到你的玩具玩,這是為了達到目的而的主動接觸你。因為我們最開始學習的相處之道就是你對別人好,別人也就會對你好。我在上學前班的時候,找別人借個彩筆都很少有人會借給我,但是誰借給我了,我就可能對他刮目相看。愿意和他一起玩,可能當時是覺的他可以幫我,我就可以獲得好處的原因吧。因為那時可能還沒有報恩之類的想法。
可能我們每個人都有不一樣的性格,對于自己所關注的事情不一樣,也就漸漸培養了自己的性格,有事一些很難相處孩子,他們也是有了不好的經歷之后,就覺的沒必要對什么人都那么好,覺得只需要跟比自己年齡大的人客氣點。但是對于比自己的小的孩子,就沒有那么的禮貌。曾經我就被一些比我大的孩子欺負,他們就是拿我尋開心,也不在乎別人什么感受。他們之所以會這樣對待我,并不是因為他們沒學過怎么相處,而是他們認為所學來的相處方法他們不樂意接受。因為他們學習了之后沒有得到好的反饋,有時還的會被其他孩子惡意欺負,這樣就導致他們的性格比較差。
小時候的相處都是比較簡單的,不算特別復雜,畢竟每個人之間的性格區別不算特別大,等到了初中的時候,就開始麻煩起來了,因為你已經有了固定的性格,有時候很多性格是有沖突的,你能忍受的別人就不能忍受,所以有沖突性格的人就不好相處,但是也是可以淺交。這樣也不會有什么問題。我們只有找尋自己合拍的人相處,與不合拍的人少接觸,算是我目前相處的一個方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