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文(10)

????清代繪畫,在當時政治、經濟、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影響下,呈現出特定的時代風貌。卷軸畫延續元、明以來的趨勢,文人畫風靡,山水畫勃興,水墨寫意畫法盛行。文人畫呈現出崇古和創新兩種趨向。在題材內容、思想情趣、筆墨技巧等方面各有不同的追求,并形成紛繁的風格和流派。宮廷繪畫在康熙、乾隆時期也獲得了較大的發展,并呈現出迥異前代院體的新風貌。民間繪畫以年畫和版畫的成就最為突出,呈現空前繁盛的局面。清代繪畫發展的歷史進程,與整個社會的發展變遷相聯系,亦可分為早、中、晚3個時期。鄭燮 《竹石圖》 竹子作為獨立的畫種出現很早。唐、五代純以濃墨畫竹,至北宋文同創濃墨為面,淡墨為背之法,蘇軾及后朝的趙孟、王紱等皆以此為宗,以寫實為主:竹竿較粗,竹葉較細,結構比例準確。至清代鄭燮為之一變,獨創“板橋竹”,造型削繁就簡。竹竿細挺有韌性,而葉肥如柳、桃葉,具不似之似妙,而且竹子虛心自強、勁直向上的品性,被賦予堅貞高潔的寓意。 《竹石圖》修竹數枝,秀石幾塊,形簡而意足,是板橋六十二歲的作品,‘總觀全局,氣勢俊朗蕭散,卓然不群。竹自姿致疏落,顧盼有情,石則拔地直聳,瘦硬秀拔,筆致靈動疏爽,竹濃石淡,濃淡輝映,妙趣橫生。題畫行款獨具特色,大小、正斜、疏密、濃淡靈巧有致地排列起來,使詩書畫和諧地融在一起,增強構圖的形式美,并通過題跋,表露出自己的思想及創作動機。 “昔東坡居士作枯木竹石,使有枯木石無竹,則留然無色矣,余作竹作石固無取于枯木也,意在畫竹,則竹為主以石輔之,今石反大于竹,多于竹,又出于格外也,不泥古法,不執己見,惟在活而已矣。漸老年兄屬,乾隆甲戌重九日板橋鄭燮畫。”鈐“七品官耳”、“丙辰進士”印。約自順治至康熙初年。這一時期,文人山水畫興盛,并形成兩種截然不同的藝術追求。承續明末董其昌衣缽的四王畫派,以摹古為宗旨,受到皇室的重視,居畫壇正統地位。活動于江南地區的一批明代遺民畫家,寄情山水,借畫抒懷,藝術上具有開拓、創新精神,以金陵八家、“四僧”、新安派為代表。四王畫派主要指王時敏、王鑒、王、王原祁?4人,有時亦加上吳歷、惲壽平,合稱“四王吳惲”或“清初六家”。他們大都奉董其昌的藝術主張為金科玉律,致力于摹古,推崇元四家,強調筆墨技法,追求蘊藉平和的意趣。由于“四王”社會地位顯赫,交游廣、門生多,在士大夫中影響大,其藝術旨趣又受到統法者贊賞,因此,被視為畫壇正統派,影響所及,直至近現代。他們在以臨古為主的藝術實踐中積累了較深厚的筆墨功夫,在筆墨、構圖、氣韻、意境等方面,也總結了一些規律性的經驗,尤其是發展了干筆渴墨層層積染的技法,豐富了中國畫的藝術表現力。然而,他們忽視師法自然,回避現實生活,缺乏具體感受,致使作品大多單調、空洞,缺少生氣和新意,阻礙了他們取得更高成就。“四王”之中,王時敏、王鑒、王原祁更重筆墨,主要宗法黃公望。王原祁被稱為婁東派首領。王原祁尚能體察自然,并兼容各家技法,面貌比較多樣,后世稱其為虞山派首領。四王畫派至清代中期,影響遍及朝野,宗婁東派的有黃鼎、唐岱、董邦達、方士庶、張宗蒼、錢維城等人。屬虞山派的有楊晉、李世倬、宋駿業、唐俊、蔡遠、顧日方等人。此外,還有“小四王”(王昱、王愫、王宸、王玖)、“后四王”(王三錫、王廷周、王廷元、王鳴韶)等。明末清初,聚集于江南地區的一批遺民畫家,呈現出與正統派相左的藝術追求。南京的金陵八家,以龔賢為首,包括樊圻、高岑、鄒□、吳宏、葉欣、謝蓀、胡□,他們遁跡山林,潔身自好,重視師法自然,主要描寫南京一帶風光,揭示山川之美,抒發真切感受,廣泛學習前人之長,以扎實的功力求突破成規,創立新意,風格雖各有不同,但均具有清新怡人的意趣。同時,稱譽南京的還有陳卓、王概、柳□、張風等人。“四僧”是指石濤、朱耷、石□、漸江 4人。前兩人是明宗室后裔,后兩人是明代遺民,4人均抱有強烈的民族意識。他們借畫抒寫身世之感和抑郁之氣,寄托對故國山川的熾熱之情。藝術上主張“借古開今”,反對陳陳相因,重視生活感受,強調獨抒性靈。他們沖破當時畫壇摹古的樊籬,標新立異,創造出奇肆豪放、磊落昂揚、不守繩墨、獨具風采的畫風,振興了當時畫壇,也予后世以深遠的影響。其中石濤、朱耷成就最為顯著。石濤的山水不宗一家,戛然自立,景色郁勃新奇,構圖大膽新穎,筆墨縱肆多變,格調昂揚雄奇,是清初最富有創造性的畫家。朱耷以花鳥畫著稱,繼承陳淳、徐渭傳統,發展了潑墨寫意畫法。作品往往緣物抒情,以象征、寓意和夸張的手法,塑造奇特的形象,抒發憤世嫉俗之情和國亡家破之痛。筆墨洗練雄肆,構圖簡約空靈,景象奇險,格調冷雋,達到了筆簡意賅的藝術境地。對后來的揚州八怪和近現代大寫意花鳥畫影響重大。石□的山水從黃公望、王蒙變化而出,以真景為粉本,描繪重山復水,繁密而不迫塞,用渴筆禿毫層層皴染,厚重而不板滯,具有雄偉壯闊,蒼茫渾厚的氣勢。與石濤并稱“二石”、與程正揆(號青□道人)并稱“二□”。漸江的山水取法倪瓚,多繪名山大川,尤善寫黃山真景,構圖簡潔,丘壑奇倔,干筆渴墨勁峭整飭,境界荒寂,富有清新靜穆之致,真實地表現了名山之質。他與石濤、梅清有黃山派之稱,與查士標、孫逸、汪之瑞合稱海陽四家,形成了新安派。清初至康熙(1662~1722)年間,還有一些畫派、畫家各擅其能。惲壽平的沒骨花卉畫,以極似求不似,風格清新淡雅,影響廣泛,被稱為常州派或南田派。袁江的界畫結構精微,氣勢雄偉,為清代界畫名家,其侄袁耀承其畫風,有袁氏畫派之稱。其他地方性流派還有羅牧的江西派、藍孟、藍深的武林派等。另外還有禹之鼎、王樹□、謝彬、上官周等人,善畫人物、肖像。周□、張穆善畫龍、馬,傅山、普荷、法若真、黃向堅等善畫山水,均負有時名。康、雍、乾年間,是清代社會安定繁榮時期,繪畫上也呈現隆興景象,北京、揚州成為繪畫兩大中心。京城的宮廷繪畫活躍一時,內容、形式都比較豐富多彩。在商業經濟發達的揚州地區,崛起了揚州八怪,形成了一股新的藝術潮流。清代宮廷繪畫,在康熙(1662~1722)、乾隆(1736~1795)年間,隨著全國統一,政權鞏固,皇室除了羅致一些專業畫手供奉內廷外,還以變相的形式籠絡一些文人畫家為其服務。宮內除了設立如意館等機構以安置御用畫家外,還用入值“南書房”的形式,以延納學士、朝官身份的畫家。有不少的學士、朝官,實際上已經成為宮廷畫家,他們經常畫些奉旨或進獻之作。這些作品大多署有“臣”字款,統稱為宮廷繪畫(見清代宮廷繪畫)。其內容主要有:描繪帝后、大臣、少數民族上層首領的人物肖像畫,表現帝后生活的宮廷生活畫,記錄當代重大歷史事件的歷史紀實畫,供裝飾、觀賞用的山水、花鳥畫等。風格面貌比較多樣。人物畫有傳統的工筆重彩和白描畫法,還有吸收西法比較寫實的畫法;花鳥畫有宗法黃筌的工筆寫生和惲壽平的沒骨法;山水畫則多屬“四王”派系,唯大寫意畫法則未在宮內傳布。這一時期,最負盛名的人物畫家有焦秉貞、冷枚、崔□、金廷標、丁觀鵬、姚文瀚等。山水畫家有唐岱、徐揚、張宗蒼、方琮等。花鳥畫家有蔣廷錫、鄒一桂等。還有一批供奉內廷的外國畫家,如郎世寧、王致誠、艾啟蒙等人。他們帶入西洋畫的明暗、透視法,創造了中西合璧的新畫風,還培養了不少弟子,深受皇帝器重。清代宮廷繪畫自嘉慶(1796~1820)以后,日趨衰微,已無可以稱道的畫家。清代中期,南方商業城市揚州,富商聚集,人文薈萃,經濟、文化迅速發展,成為東南沿海地區的一大都會。各地畫家亦紛至沓來,賣畫獻藝,揚州八怪就是其間最著名的一批畫家。“八怪”并不限于8個人,而是代表了藝術個性鮮明、風格怪異的一批畫家。他們接過石濤、朱耷的旗幟,重視生活感受,強調抒發性靈,作品多寫梅、蘭、竹、石,善用潑墨寫意,具有較深刻的思想和熾熱的感情,形式也不拘一格,狂放怪異,在畫壇上獨樹一幟,富有新意。主要畫家有金農、黃慎、汪士慎、李□、鄭燮、李方膺、高翔、羅聘以及華□、高鳳翰、邊壽民、閔貞、陳撰等人。這些畫家多有相近的生活經歷和社會體驗,或宦途失意、被貶遭黜,或功名不就、一生布衣;或出身貧寒、賣畫為生,他們對腐敗的官場、炎涼的世態、民間的疾苦都有切身的體會,其性格、行徑也比較獨特,或迂怪、或狂放、或高傲、或孤僻,寄情于畫,遂形成藝術上的“怪”。他們多取梅、蘭、竹、菊和山石、野花、蔬果為題材,以寓意手法比擬清高的人品、孤傲的性格、野逸的志趣,使作品具有較深的思想性和激蕩難平的情愫。藝術形式上繼承陳淳、徐渭、石濤、朱耷的水墨寫意傳統,不拘成法,潑辣奔放,自由揮灑,進一步發展了破筆潑墨技法,形成個性鮮明、神韻獨具的風格。“八怪”之中,金農的水墨梅、竹、人物、山水,鄭燮的蘭、竹,汪士慎和李方膺的墨梅,李□的寫意花卉,黃慎和羅聘的人物,華□的小寫意花鳥等成就最為突出,對后世有深遠影響。此一時期揚名畫壇的還有鎮江地區的張□、顧鶴慶創立的丹徒派(亦稱京江派、鎮江派),高其佩自成一家的指頭畫派,擅長肖像的丁皋,以花鳥、竹石見稱的沈銓、諸□、張錫寧、張□等,兼長金石學的山水畫家黃易、奚岡、趙之琛等。自嘉、道至清末,隨著封建社會的沒落衰亡,中國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繪畫領域也發生了新的變化。視為正宗的文人畫流派和皇室扶植的宮廷畫日漸衰微,而辟為通商口岸的上海和廣州,這時已成為新的繪畫要地,出現了海派和嶺南畫派。上海自近百年來,成為中國最大的工商業城市,文人、畫家紛紛聚集此地。為適應新興市民階層需要,繪畫在題材內容、風格技巧方面都形成了新的風尚,被稱為海派。其代表畫家有趙之謙、虛谷、任熊、任頤、吳昌碩。趙之謙和吳昌碩作為文人畫家,在大寫意花鳥畫方面有重大發展,他們繼承了前人傳統,并將書法、篆刻等藝術表現形式融于繪畫,以遒勁酣暢的筆力、淋漓濃郁的墨氣、鮮艷強烈的色彩以及書法金石的布局,創造出氣魄宏大、豪邁不羈的繪畫藝術形象,兼之詩書畫的有機結合,為文人畫開拓了新的天地。任熊、任頤是以畫謀生的職業畫家,與任薰、任預合稱“四任”,他們在人物、肖像和小寫意花鳥畫方面成就突出。作品取材廣泛,立意新穎,構思巧妙,筆墨靈活,以清新明快、雅俗共賞的格調,博得了廣大市民階層的喜愛。其中任頤技巧全面,變化豐富,在海派中最負盛名。虛谷以畫花鳥草蟲著稱,善用枯筆禿鋒,干墨淡彩,線條多戰掣,風格清逸冷雋,獨具一格。他們的繪畫對近現代影響甚大。廣東的嶺南畫派,形成時間較晚,晚清居巢、居廉兄弟開其先聲,民國初高劍父、高奇峰、陳樹人創立新派。他們汲取素描、水彩畫法所形成的中西結合畫風,為中國畫的新發展作出了有益嘗試。

《芭蕉萱石圖》是李繪畫風格成熟的作品.受徐渭、石濤影響,用筆揮灑自如,豪爽奔放,潑墨酣暢淋漓,將水與墨結合,并參以書法用筆,形成自己“水墨融成奇趣”的風格。他曾自題水墨花卉云:“八大山人長于用筆,而墨不及石濤。清湘大滌子用墨最佳,筆次之。筆與墨作合生動,妙在用水。余長于用水,而用墨用筆又不及二公甚矣。筆墨之難也。”以乾隆、嘉慶年間最為發達,尤其在工商業經濟繁榮的小城鎮比較活躍。民間畫工還組織了各種行會。主要有壁畫、版畫、年畫等畫種。壁畫不如前代發達,各地寺廟、道觀、宗祠、會館留存遺跡不,但足以代表時代水平者不多。民間畫像較明代有所提高,在寫實技法、表現形式等方面均有進一步發展。存世作品也相當多。版畫創作在康、乾時期曾興盛一時,由官家主持的“殿版”版畫,出現了許多宏帙鉅制,多由著名畫家起稿。典型代表作有焦秉貞的《耕織圖》、郎世寧等外國畫家繪制的《乾隆平定準部回部戰圖》、王□主繪的《南巡盛典圖》以及《皇清職貢圖》等。民間版畫也很繁榮,由名畫家繪圖的木刻畫像、畫譜,計有數十種之多,著名的有劉源《凌煙閣功臣圖像》、上官周《晚笑堂畫傳》、王概《芥子園畫傳》、任熊《劍俠傳》、《于越先賢像傳》、《高士傳》和《列仙酒牌》等。同時,在小說、戲曲等書籍的木刻插圖中也有不少精品。

金農《佛像圖》佛像神情安然飄逸,衣紋用筆粗獷古拙,身后背景以其獨特的書法來完成。新穎的構圖及勁道的筆力得益于作者深厚的碑刻功底。清代木版年畫最為興隆,獲得前所未有的發展。制作地區遍及大江南北的一些城鎮鄉村,并形成楊柳青、桃花塢、楊家埠、綿竹、佛山等富有地方特色的年畫。天津的楊柳青是北方的年畫中心,初創于明代中期,盛行于清代早、中期,主要繼承北宋雕版印刷、宋元明繪畫和清代畫院的傳統。多繪喜慶吉祥題材,內容通俗,畫面耐看,構圖飽滿,色彩鮮明,造型簡練,富有裝飾性。山東濰縣楊家埠年畫,屬于楊柳青年畫系統,注重原色,對比鮮明,風格淳樸,更適合廣大農村需要。江蘇蘇州桃花塢是南方年畫中心,產生于明末清初,清初至太平天國時期一直保持繁盛。作品在描繪傳統的喜慶吉祥題材的同時,還表現繁華的都市風貌。風格既有仿古的傳統面貌,也有講究透視、明暗的仿西洋畫法。四川綿竹年畫,始創于明末清初,盛行于光緒(1870~1908)年間,造型質樸、色彩艷麗。廣東佛山年畫始于明永樂(1404~1424)年間,盛于清乾隆至抗日戰爭期間,多繪門畫,銷行于華南、南洋等地。另外,太平天國政權也重視繪畫的創作,在江南的一些地區留有多處壁畫遺跡,包括山水、花鳥、人物,著名者有《防江望樓圖》等。在年畫方面則有《燕子磯》等作品傳世。清代繪畫史論著述的數量,超過以往的任何朝代,有數百種之多,具有重要價值的也不下20~30種。談論畫理、畫法的理論著作,多論述元代以來的文人畫,并側重于山水畫,探討其歷史發展及藝術特點。專論畫法的許多著作,往往圖文并茂,以圖譜形式出現。最重要的畫論有石濤《苦瓜和尚畫語錄》,運用道家和禪學的哲理語言,較系統地論述了繪畫創作的原理,有許多樸素的唯物論和辯證法思想。方薰的《山靜居論畫》、笪重光的《畫筌》、沈宗騫的《芥舟學畫編》、秦祖永的《桐陰論畫》等,亦為談論畫理方面的名著。主要講述畫法的有王概的《芥子園畫傳》和后續 3集所附的《畫學淺說》等,以及論及山水、梅蘭竹菊、草蟲花鳥、人物各科的畫法。丁皋的《寫真秘訣》,專談肖像技法。鄒一桂《小山畫譜》,為最早的花卉畫法專著。高秉《指頭畫說》,專論指頭畫。蔣松《寫竹雜記》論述畫竹。其他許多畫跋、畫訣、品評、雜論等著作中,也有涉及畫論的內容。體例多樣,既有通史、斷代史,也有專史、地方史;既有按時代排列的畫家傳記,也有按姓氏序列、類似人名辭典的畫家傳。惲壽平 《牡丹圖》 這幅《牡丹圖》,造型典雅,牡丹雍容華美,枝葉舒展婀娜;神情骨秀,色澤潤藉,筆法俊逸,意境幽淡, —派明麗清新的感覺。秦祖永評價惲壽平的畫“花卉斟酌古個,以北宋徐崇嗣為歸,一洗時習,獨開生面,為寫生正派”, “比之天仙化人,不食人間煙火,列為逸品”。中國畫分品第論畫,以逸品為最高,可見惲氏在歷代所受評價之高。為明代畫家作傳的有姜紹書《無聲詩史》、徐沁《明畫錄》等。專為清代畫家作傳的有張庚《國朝畫征錄》,收錄清初至乾隆中葉畫家 450余人;馮金伯《國朝畫識》和《墨香居畫識》,收錄清初至嘉慶時畫家1800余人;蔣寶齡《墨林今話》,接《墨香居畫識》收錄乾、嘉、道、咸四朝畫家1286人;張鳴珂《寒松閣談藝瑣錄》,又續《墨林今話》收錄咸、同、光三朝畫家330多人,為清代斷代史的終篇。按地域論述的有魚翼《海虞畫苑略》和邵松年《虞山畫志補編》,專錄常熟地區歷代畫家;汪□《揚州畫苑錄》,專記揚州地區清代畫家;程庭鷺《練山畫征錄》,專輯上海嘉定地區畫家;陶元藻《越畫見聞》,專采紹興地區歷代畫家;周亮工《讀畫錄》,載明末清初作者得與交游的畫家。還有按類著述的,如胡敬《國朝院畫錄》,專記清代宮廷畫家;湯漱玉《玉臺畫史》,專輯歷代婦女畫家;李放《八旗畫錄》,專輯滿族畫家;童翼駒《墨梅人名錄》,專述歷代畫梅名家。按畫家姓氏筆畫序列的畫傳,以彭蘊璨的《畫史匯傳》最著名,亦開創了畫家人名辭典之先例。清代許多繪畫論著與書法論著合一,同時還出現了綜合性的叢輯,《佩文齋書畫譜》是最重要的宏篇巨著,共100卷,引用書籍1844種,資料完備,體例精密,為書畫史論集大成之作。清代著錄書籍十分豐富。內府藏品的著錄書比較系統齊全,乾、嘉年間奉□編纂的《秘殿珠林》、《石渠寶笈》正、續三編,幾乎將內府收藏輯錄無遺。一些編纂者還根椐自己的筆記整理成著作。如阮元《石渠隨筆》、胡敬《西清札記》等。私人收藏、鑒賞家所編撰著錄之書也很普遍,著名的有安岐《墨緣匯觀》、高士奇《江村銷夏錄》、孫承澤《庚子銷夏記》、顧復《平生壯觀》、吳升《大觀錄》等。同時也出現了匯編的叢輯,卞永譽的《式古堂書畫匯考》,堪稱集歷代著錄書之大成。

?????龍是中華民族的圖騰象征,是華夏民族的代表,象征著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民族之火;文既是文字的文也是文學的文,文化的文,文藝的文。兩者結合在一起便構成了中華民族永垂不朽的精神財富。龍文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血脈,在中華民族五千多年的歷史長河歲月中永遠不滅,不管歷史是如何的一次次變遷,困難與災難是如何的一次次發生,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卻總能以它那豁達、包容、開放的態度接納和吸收著外來文明和文化的涌入,使其融入中華民族文化偉大的洪流血脈之中奔騰不息。為什么在中國的歷史上,中華民族屢次遭到外族入侵和統治的情況下,始終能夠在戰火連天的壞境之下保持不變,就是因為它具有很強的包容性和接納性,而這便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偉大。

????一彈戲牡丹,一揮萬重山

???????一橫長城長,一豎字鏗鏘

“橫,豎,撇,勾,點”是中國漢字的名稱,從原始社會的倉頡造字到中國甲骨文、金文、銘文的演變,從先秦文字的創造再到秦始皇統一文字之后,在秦小篆的基礎上通過改革與創新變成漢隸、隸書、楷書、草書、行書的過程,無不展現出我們中華民族勤勞與智慧的結晶。在字的發展和創造這條道路上,我們的祖先始終堅持不懈,才使得中華民族文字的傳承永不斷裂。古埃及的象形文字,古印度的印章文字,蘇美爾人的楔形文字和腓尼基人所發明的字母文字隨著時間的推移,命運的多變,在當今世界歷史上已經找不出它們所傳承下來的痕跡,唯有中國的甲骨文經過稍微的破解就能理解其中的含義,這說明我們中華民族的文化一直是傳下來的,而且始終沒有斷裂。中國漢字是世界上最美麗的文字,無論是外來語言也好,外來的文化也罷,都能夠在中國漢字的書寫下如同一股清泉流入不同形狀的杯子,根據各個民族不同的語言習慣和文化用漢字的魅力和形象來勾勒出能夠展現出各個民族不同的漢字表達方式。中國漢字的一橫一豎如同萬里長城一般經過萬重山峰橫臥在中國五千年的歷史文明之巔,貫穿了中國自商代有文字記載歷史以來中國文學和藝術的發展走向,也連接著以中國為中心的漢文化發展和傳播的紐帶;中國的漢字是亞洲地區使用得最廣泛的文字,一千多年前漢字從中國傳播至亞洲各地,那一字一句讀起來鏗鏘而又擲地有聲的發音節奏向亞洲人民傳播了先進的知識和文化的同時,點燃了亞洲地區的文明之火。

???????一畫蝶成雙,一撇鵲橋上

???????一勾游江南,一點茉莉香

隨著中國漢字的出現,中國的文學在不經意間以漢字為載體,發展成中國所特有的傳統知識和文化。從先秦時期流行的諸子散文到戰國末期的楚辭,從兩漢時期的著名賦作到整個漢朝統治期間所流行的樂府詩,從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的建安風骨和正始之音到魏晉南北朝的民歌、駢文、散文和辭賦,從隋唐五代時期的大歷詩風到晚唐及五代時期的著名詞作,從兩宋時期的經典詩詞作品到元朝統治時期的名曲,從明清時期的著名文言文小說到近代以來流傳至今的白話文文體。中國文學的演變始終跟隨著時代的變化和思想的進步;一千多年前,中國文化傳播至亞洲各地形成了一個以中國為中心的儒家文化圈,除中國之外的亞洲各國正在使用中國漢字的同時,也在虛心的學習中國文化;中國的一些文學作品隨著茶藝、工藝、繪畫等藝術在亞洲地區的傳播早已普遍成為亞洲各國在文學創作上所效仿的典范。李白、杜甫和白居易的詩在日本已經是家喻戶曉,在當今日本人學習的文化課上就能夠找到其詩的蹤跡,而越南人自古以來就在完全效仿中國的政治制度和文學成就,科舉制度自隋唐時期就已經傳入朝鮮半島,《四書》、《五經》、《論語》、《孟子》等文學經典名著已成為當時朝鮮讀書人所要讀到的必修科目。這一件件真實而又深刻的事實無疑展現出中國文化帶動亞洲文化發展,是影響亞洲地區歷史發展進程的偉大力量。梁山伯與祝英臺的那段充滿浪漫卻又悲情的愛情故事深深的感動著世界人民,歐洲人把他們稱之為“東方版的羅密歐與朱麗葉”,牛郎和織女的那段美妙的愛情傳說,自漢朝時代開始便流傳至今,江南水鄉那秀美的風光總能讓人聯想起古代文人墨客曾經在這兒吟詩作對,欣賞著那一首帶有中國音樂傳統風格與魅力的《茉莉花》再聞上一點淡淡的茉莉花的清香,品上一口茉莉花茶那淡雅而又甘甜的口感,讓人時時刻刻都能夠感受到中國傳統音樂文化和茶文化獨有的魅力。

???????灑下床前明月光,上下千年一夢長

???????如今如一龍鳳凰,黑眼黑發真善良

李白的那首《靜夜詩》抒發著作者李白在寂靜時刻對于親人的無盡思念,那明白如話的簡潔語言雕琢出了明靜醉人的秋夜意境,通過借用豐富多彩的想象力,來書寫出自己真實的內心情感,讓人百讀不厭,耐人尋味,堪稱“妙絕古今”。中國幾千年歷史悠久的古老文明,伴隨著中國文字的演變以及文學和藝術的發展和創作猶如夢境一般無聲的穿越歷史的長河。而如今,中國的古典文學和藝術依然影響著中國,亞洲乃至整個世界,并通過不斷的改革與創新以一種新的潮流和方式,帶動著世界文化的進步與發展。我們中華民族的優秀見證了我們黃種人的偉大,創造出世界文明偉大成就最多的始終是我們這些勤勞善良,黃皮膚黑頭發黑眼睛的中國人。

???????????宮商角徵羽,琴棋書畫唱

???????????孔雀東南飛,織女會牛郎

中國的古典音樂歷史悠久,從上古時期的編鐘、竽、罄、鼓、瑟到中古時期琴、蕭、箏、琵琶、箜篌的相繼出現,中國古典音樂在這段漫長的歲月之中融入和吸收了作曲家創作的個人情感和外民族樂曲風格的傳播和涌入經過不斷的變化和改造,最終形成了我們中國古典音樂獨有的特色和風格。宮商角徵羽便是中國古典音樂最常見的五個音節,而我們偉大的漢字猶如一股清泉流入各式各樣形狀不同的器皿之中,把音樂的發聲和節拍以漢字的形象展現在我們眼前。琴棋書畫唱在我國古代,是衡量一個人文化素養的基礎,只要熟練的掌握了這幾樣技能,就能稱得上是位名副其實的人才。琴指的是精通音律,棋指的是懂得棋藝,書指的是精通書法,畫指的是繪畫,唱指的便是會唱歌。琴棋書畫唱除了能夠體現出一個文人的基本素養以外,它還飽含著古人講究修身養性的哲理,這些看似平常的藝術都能夠反映出我國深遠文化的光彩,并具有很大的學問。在平常的生活中懂得琴藝精通音律可以使人的心情很快得到平靜,并且領悟儒學和道學的內涵,在不經意間體會在大自然中變幻出美妙聲音的奧妙,人的一生就如琴一樣,每一個人都要在自己生命的琴弦上彈奏出各色音符,從而形成不同的生命特色,和風格迥異的人生,選擇積極的主題,創造的是積極的人生,選擇消極的主題,就選擇了平淡庸碌甚至頹廢的人生;懂得棋藝能夠啟迪人的智慧,看似黑白棋子的排布實則考驗一個人的心智、膽識還有耐性,體驗人生百態,人的一生就如同下一場圍棋,剛開始的時候自己手里的棋子多,因而不會計較一子一卒的得失,從而使自己沒有把握好棋局而陷入危局,這時有些人會醒悟,開始全力以赴費勁心機企圖轉敗為勝。這些醒悟的人每一招每一勢都會很慎重,沒有了以往的傲氣,步步為營,穩扎穩打,棋局開始有利于他們的方向發展。一開始就慎重對待的人早已掌握了局勢的主動權,他們的每一步都會考慮周全,慎之又慎,不會給對手可乘之機。當然也有一些人他們自一開始就很浮躁,揮霍了所有的資本以后,面對危機依然不思進取,等待他們的只有死局。棋局似人生,人生如棋局,與人對弈的每一步,也似人生的每一步,都是充滿艱難,充滿抉擇。棋局中充滿得失,人生又何嘗不是如此?掌握書法能夠磨礪一個人的性格和脾氣,從字的寫法與勾畫之中可以看出一個人的性格和脾氣;字如其人,性格豪放的人他寫出的字往往是豪邁奔放的,性格急躁的人他寫出的字往往潦草無比。蠶頭燕尾的隸書,中規中矩的楷書,龍飛鳳舞的草書,瀟灑飄逸的行書如同人的四種不同性格特點,從中體現出中華民族那豪爽、大氣、端莊、含蓄的特點。掌握繪畫能夠讀懂繪畫當中舉世無雙的理論、技巧與風格。中國的繪畫力求生動、傳神,給人一種“中國式”的美,工筆細描,產生無盡的意趣,濃墨重彩,展現無窮的詩意;詩畫的完美結合更賦予畫中內容以精神和情韻,從簡樸中可以窺見繁復,從簡淡處可以看到多彩,有了美的靈性。學會唱歌能夠更深入的反映出琴的魅力,用歌聲來唱出琴音中蘊含的各種不同的人生百態,唱出世間萬物生命的含義。這便是琴棋書畫唱中看似平凡的藝術所隱藏和蘊含的哲理;在《孔雀東南飛》這首長篇敘事的樂府詩中,我們可以看出焦仲卿和劉蘭芝殉情的無奈,從牛郎和織女的故事之中我們又讀懂了先人對于一段充滿悲劇的愛情故事中希望能夠找到一段比較好的結局。

???????????深愛這土地,絲路到敦煌

???????????先人是炎黃,子孫血一樣

兩千多年前我們開辟了絲綢之路,溝通了歐洲中亞大陸和東亞大陸之間的聯系,促進了東西方經濟文化之間的交流;當時的中國處于西漢王朝統治時期,中國的絲綢和瓷器、漆器還有傳統工藝品遠銷中亞和歐洲,西亞和歐洲地區的食品與傳統工藝品遠銷中國,使中國和世界第一次實現了市場經濟一體化。到了唐朝時期,隨著航海技術的發達,中國又開辟了海上絲綢之路,使得中國和世界的聯系進一步加強,外來的宗教開始在中國流行,而中華民族傳統的文化從這一刻開始傳播到世界各地;在敦煌的莫高窟內,我們依然可以從壁畫之中感受到在唐朝統治時期,絲綢之路上經濟和文化交流的美好盛況,中國的琴藝,印度的佛教,西域的暈染法和龜茲國的彩繪在這里一一呈現;使得今天的我們為祖國曾經的輝煌和先人們所創造的政治成就而感到自豪,我們深愛著這片土地,為自己是炎黃子孫的后代而感到驕傲。2014年6月22日,中國、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對“絲綢之路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成功申報,表示著我們現代人將繼承和發揚祖先人的智慧在先人所開辟的這條絲綢之路上繼續前行,我們與祖先人之間相連的血脈將會以繼承先輩們開通這條偉大的絲綢之路的永恒意志永遠流淌。

???????????讀懂千年金鉤銀畫樣,

???????????習慣故鄉白米面和湯。

???????????一杯清茶道漢唐,

???????????妙筆丹青畫平安。

自毛筆發明改良和問世以來,中國文字的寫法便在書寫方式和字體改良的基礎之上不斷前行;而書法便成為了古人創造和發揚傳統藝術的一種時尚,被譽為“書圣”的東晉書法家王羲之的行書和楷書,端莊清秀,飄若浮云,精研體勢,博廣采眾長,冶于一爐,創造出“天質自然,豐神蓋世”的書寫風格。顏真卿的“顏體”剛勁有力,汲取初唐四家的特點,兼收篆隸和北魏筆意,完成了雄健、寬博的顏體楷書的創作,樹立了唐朝楷書的典范。柳公權的“柳體”字字嚴謹,一絲不茍,以瘦勁著稱,所寫楷書,體勢勁媚,骨力道健,以行書和楷書最為精妙,與顏真卿并稱為“顏柳”。張旭的草書與李白的詩歌、裴文劍舞并稱“三絕”,其書寫風格和他的性格一樣狂傲不羈,具有繪畫特征,把他的情感寄托于藝術之間,節奏韻律和諧頓挫,字間結構的隨行結體,線條的輕重枯潤等變化都達到了較高水平,可謂是“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無論是王羲之的楷書,張旭的草書,顏真卿的“顏體”,還是柳公權的“柳體”都可以體現出中國幾千年來書法上極高的造詣,中國幾千年來書法上的造詣與繪畫上的造詣相互結合在一起,便構成一幅金鉤銀畫樣的藝術畫卷。中國古代的發展依靠的是農業,農耕文明在中國歷史上存在了大約兩千多年,大米,白面和湯是我們最為傳統的主食,每一樣食物都能夠喚醒我們對于祖先過去辛勞創造農耕文化歷史的那段懷念,當我們走出國門放眼世界在吃著面包喝著紅酒啃著牛排的同時心中習慣的依然還是白米面和湯。品一杯清茶,然后閉上雙眼,淡淡的茶香總能讓我們聯想起古代茶文化的色彩,無論是在漢代還是在唐代,遵循茶道永遠是古代千百年代永遠不變的傳統;中國的茶道吸收了儒、道思想的精華,同時也提供了崇尚自然,崇尚樸素,崇尚真的美學理念和重生、貴生、養生的思想。漢朝人把道家“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融入了茶道精神之中,在中國茶人心里充滿著對大自然的熱愛,中國的茶人有著回歸自然、親近自然的強烈渴望,所以漢朝的茶人最能領略到“情來爽朗滿天地”的激情以及“更覺鶴心杳冥”那種與大自然達到“物我玄會”的絕妙感受。而唐朝的茶道則更多的體現了一種人文精神,唐朝人認為煎茶用水是“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煮水程度需“一沸、二沸、三沸”,唐朝的歷代文人雅士多有窮窮水、茶葉、茶器具以前一切影響茶湯品質的因素傳統,認識到人們所研究的大都不得是表面事物,對極細微事物的區別,對極玄妙事物的把握能力,反映了人類對世間萬物的認知能力、掌握程度。在中國古代,無論是文人雅士還是儒雅墨客,除了能夠寫的出一首好字作成一首好詩之外,還需要掌握繪畫的技能。不論是書法、吟詩、還是作畫,文人們總能將他們的才氣發揮的淋漓盡致,展示出文人作品妙筆丹青的風采。但是對于那些文人而言,除了能夠寫的出一手好字,做得出一首好詩,畫的出一幅好畫之外,最重要的就是希望生活能夠平平安安。沒有平平安安健健康康的身體,就沒有能力能夠創作出一手好的作品,沒有平平安安健健康康的家庭和生活環境,那么創作出來的作品就會變得毫無意義,所以在文人們的心中平安永遠排在第一。

?????龍文是中國人民勤勞智慧的結晶,龍文是照亮世界文明進步的一盞明燈,龍文是中國人民留給世界的一筆最為寶貴的精神財富,龍文是連接世界人民心靈溝通的橋梁。千百年來,中國的龍文一直帶動著世界文明的進步,從先秦時代的《詩經》、《道德經》、《論語》、《墨子》等著作的問世中國人民就一直在對生命的意義,如何發展和建設國家、如何遵循大自然的規律、如何修身養性擁有一副強壯而又健康的身體、如何將一些東西改良發明和創造等諸多方面進行思考和探索,這些思考和探索在先秦時代以后很快就傳遍了亞洲乃至整個世界,在中國歷代思想者的帶動和影響之下,世界人民開始跟隨中國人的思考不斷的摸索不斷的進步。中國造紙術和印刷術在世界的傳播使得文字載體成本大幅度降低,知識在平民中的普及得以實現,從而極大的推進了世界科技、經濟的發展。中國火藥技術在世界的傳播,開啟了人類歷史上從冷兵器時代向熱兵器時代過渡的步伐,中國指南針技術在世界的傳播使得歐洲人發現了新大陸,從而開辟了歐洲的航海時代,讓世界各國的關系緊密聯系在一起。歐洲的思想家伏爾泰于十八世紀把中國的儒家思想帶入歐洲進行傳播并對歐洲的封建秩序進行猛烈的反擊,使歐洲人逐漸擺脫君主專制的神權思想,漸漸向民主主義思想靠攏,讓后來歐洲的許多國家相繼實現了資產階級革命。由此可見,我們中國人的智慧與思想對于世界的影響是巨大的;而龍文,便是千百年來開啟中國人智慧和思想大門的一把鑰匙。龍文是一種文字,龍文是一種藝術,龍文是一種思想,龍文更是中華民族偉大的精神。這種精神一直伴隨著我們不斷的思索,不斷的進取,不斷的學習,不斷的進步,造就了我們中華民族包容、謙讓、重德、和自強不息的民族性格,使得我們中華文明的傳承一直保持不變;給世界帶來了巨大的影響和進步。

???????如今的我們,依然接受著中國傳統文化和思想的教育。在民間,每逢四月五日這一天,來自海內外五百余名孔子后裔代表在孔子故里山東曲阜孔林舉行春季祭奠儀式,在國內的一些中學和小學的教室內,學生們在老師們的指引下,穿著漢服背誦著《論語》以紀念兩千多年前的偉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孔子所創造的儒家思想的核心:仁、義、禮、智、信、恕、忠、孝、悌,一直以來都成為我們中國人教育下一代的基本典范,在當今社會,我們中國人依然遵循著中國傳統教育思想建設著我們的和諧社會,在文化上和藝術上我們依然學習著古人所流傳下來的書法、茶藝、棋藝、古典音樂、詩詞歌賦;我們之所以要學習這些東西并不僅僅是為了對古代先輩們的崇拜和懷念,更多的是為了讓中華民族的傳統思想精神和文化一直傳承和延續下去。因為這是我們中華民族的文化血脈,是我們中華民族偉大的精神財富,沒有了它們我們中華民族的文化就會終止,沒有了它們我們中華民族的精神就會毀滅。這就是龍文,龍的文化,龍的思想,龍的精神,龍的意志,我們是龍的傳人,在今后國家發展的道路上我們也會一直繼承和發揚古代先輩們流傳下來的龍文精神,在歷史的洪流中不斷前行。

???????????????????????????常濤著

?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隨后出現的幾起案子,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老刑警劉巖,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30,563評論 6 544
  • 序言:濱河連續發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現場離奇詭異,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發現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9,694評論 3 429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 “怎么了?”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78,672評論 0 383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是天一觀的道長。 經常有香客問我,道長,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63,965評論 1 318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辦了婚禮,結果婚禮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們只是感情好,可當我...
    茶點故事閱讀 72,690評論 6 413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上,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6,019評論 1 329
  • 那天,我揣著相機與錄音,去河邊找鬼。 笑死,一個胖子當著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內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決...
    沈念sama閱讀 44,013評論 3 449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響起,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43,188評論 0 290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沒想到半個月后,有當地人在樹林里發現了一具尸體,經...
    沈念sama閱讀 49,718評論 1 336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41,438評論 3 360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在試婚紗的時候發現自己被綠了。 大學時的朋友給我發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
    茶點故事閱讀 43,667評論 1 374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死狀恐怖,靈堂內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我是刑警寧澤,帶...
    沈念sama閱讀 39,149評論 5 365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島的核電站,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放射性物質發生泄漏。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卻給世界環境...
    茶點故事閱讀 44,845評論 3 351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 院中可真熱鬧,春花似錦、人聲如沸。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5,252評論 0 28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三九已至,卻和暖如春,著一層夾襖步出監牢的瞬間,已是汗流浹背。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6,590評論 1 295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 沒想到剛下飛機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東北人。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52,384評論 3 400
  • 正文 我出身青樓,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可洞房花燭夜當晚...
    茶點故事閱讀 48,635評論 2 380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我的結果 我的代碼(模仿對象:單行道) 我的理解 以我目前非常淺薄的經驗和知識,模擬登錄其實是: 找到登錄地址(h...
    bbjoe閱讀 4,987評論 2 5
  • 不論做什么,自己有興趣是再好不過的了。興趣會引導我們自主自發地去嘗試和探索,并從中獲得樂趣,使我們產生更濃厚的興趣...
    羽語的個人成長閱讀 457評論 0 1
  • 春,慵懶的敲著門。人,興奮的沖進春的懷抱,如醉如癡。 春風和煦,太陽大把的拋灑著它的萬丈光芒,這樣的好天氣還是新年...
    阿寶_阿寶閱讀 234評論 2 3
  • 最近在研究理財,我發現想要理財,不是博取多高的收益,而是要保證本金的安全,在理財路上規避不必要的陷阱。 首先不能追...
    小小強話投資閱讀 397評論 0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