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中式傳統建筑的特色美-瓦當之美】
瓦瓦
在瓦當這一小小的圖形空間內,古代匠師們創造了豐富多彩的藝術天地。瓦當的圖案設計優美,字體行云流水,極富變化,有云頭紋、幾何形紋、饕餮紋、文字紋、動物紋等等,為精致的藝術品,屬于中國特有的文化藝術遺產
當我們走古鎮青磚小道上之時,往往卻忽略了墻頭上爬著的一片片瓦當、滴水。
它們靜靜地陪伴著時光,靜靜地散發著自己的獨特魅力,靜靜地等待你們來找尋。
他們用著這種姿勢默默看了上百年、上千,每一個從他下面路過的人、看到的事。
瓦當,又名勾頭,是覆蓋隴縫筒瓦中最前下的一塊半圓或圓形的瓦頭,或屋頂檐頭每隴瓦的笫一塊筒瓦之前端的圓形部分。勾頭通常以瓦釘固定,以防止瓦隴下溜。其當陽面往往被模制出各種紋飾,籍以裝飾屋面。
瓦當的圖案設計優美,字體行云流水,極富變化,有云頭紋、幾何形紋、饕餮紋、文字紋、動物紋等等,為精致的藝術品,屬于中國特有的文化藝術遺產。
瓦當創于西周,發展于春秋,繁榮于戰國,鼎盛于秦漢,衰落于明清,一方小小的瓦當見證了中國幾千年的歷史變遷,折射出中國古代建筑史的發展脈絡。
瓦當紋飾的發展是伴隨著建筑的發展而發展的,不同的時期賦予了它不同的意義,由最初的遮雨庇護功能,逐漸發展為具有炫耀經濟實力和標榜等級地位的意識形態。瓦當紋飾藝術是古代建筑設計和美學觀念相結合的裝飾藝術,是現代研究古代政治、經濟、文化的重要信息載體,是我國傳統文化的瑰寶。
一、古樸的初創時期
西周中晚期周原(今陜西扶風)上的建筑已經有瓦當使用。除素面瓦當外,西周時期的瓦當已開始出現花樣紋飾,常飾以重環紋、弦紋。稚拙的筆觸演繹著別樣的風華,體現出一種原始的美,拉開了中國古代瓦當藝術的序幕。
在春秋晚期瓦當形成了比較完善的模式。早期的瓦當多為半圓形,主要紋飾為獸面紋,后來逐漸向卷云紋等其它紋飾發展。
當時各諸侯國燒造和使用的瓦當圖案種類繁多,各不相同。如:周王朝宮殿建筑上多為各式云紋半圓瓦當;齊國多樹木雙獸紋、樹木卷云紋半圓瓦當;楚國多素面圓形和半圓形瓦當。戰國時期秦國瓦當中,鳥紋圖案占有很大比重,而且圖形多樣。如云鳥紋、云鶴紋、風鳥云紋、鳳紋、四鳥紋。
二、多樣的鼎盛時期
秦以后,瓦當在圖案形態和題材內容等方面,更加豐富。秦代的瓦當由半圓發展為圓形。達到了瓦當發展史上的鼎盛時期。
秦代主要盛行各種動物圖案的瓦當。秦漢瓦當有圓形或半圓形的,分圖案瓦和圖像瓦兩種類型。秦代的瓦當以圖案瓦為主流,常見的紋飾是魚紋、鹿紋、鳥紋、云紋等。
被稱為“瓦當之王”的巨型瓦當就出土于秦始皇陵封土之北的宮殿遺址中,這一瓦當直徑達61厘米,上飾夔紋,是我國目前發現的所有瓦當中最大的一個。
漢代時期:藝術的發展離不開經濟的繁榮,迎來封建社會第一個發展高峰的兩漢時期,也迎來了一個藝術發展的高峰,這一時期瓦當紋飾圖案完成了由具象到抽象、由寫實到寫意的形式上的轉變。
漢代瓦當的裝飾,可分為卷云紋、動物紋、四神紋、文字等幾種。西漢早期以云紋、渦紋最為盛行。動物紋有鹿紋、燕紋、魚紋等。
四神紋也稱四靈紋,即青龍、白虎、朱雀、玄武,由這幾種動物合成一組的圖案。漢代把四神看成是與避邪祈福有關,它又表示季節和方位,分施于東、西、南、北不同方位的殿閣之上,造型簡潔、布局勻稱線條勁健。
漢代瓦當數量極多,在全國范圍內均有廣泛出土。以圖案化的文字為裝飾主題的文字瓦當,是西漢時期的一大創舉。有用于宮殿的,如“蘭池宮當”等,有用于寺廟的,如“永承大靈”等,還有吉祥語,有“長生無極”,“延年益壽”等。這些文字,文辭藻麗,書法雋美。
漢代隸書盛行,而瓦當文字大都為繆篆和小篆,繆篆多用于漢印文字。因為篆書“隨體詰詘,盤曲糾繞”,線條的可塑性很強,更適合于瓦當特殊的圓形空間。這種用文字作裝飾的表現方法,是漢代裝飾上較突出的一種時代特色。
三、單一的衰落時期
建筑的發展總是與時代的變遷息息相關,隨著封建一統的分分合合,瓦當紋飾的變化也呈現出由多樣到單一的演變過程,但正如再多的變法革新也阻擋不了封建大一統的沒落一樣,瓦當的紋飾藝術也在社會發展的起起落落中逐漸衰落下來。
魏晉南北朝時期,佛教的傳入對瓦當紋飾的變化起了重要影響,蓮花紋由簡單的單瓣蓮花發展為復瓣蓮花,并在周圍飾以連珠紋,這種裝飾紋樣一直流行到宋元時期。西漢時期盛行的云紋此時則開始逐漸被簡化,并最終走向消失。此外,獸面紋瓦當也漸漸多起來,在這一時期的瓦當紋飾中占有一席之地。
南北朝是瓦當紋飾發展的一個重要轉折時期,此后瓦當藝術從鼎盛時期的輝煌開始逐漸走向衰落。
隋唐時期,延續了魏晉時期的蓮花紋及獸面紋。
唐代瓦當均為圓形,紋飾仍以蓮花紋為主,也有飾獸面紋、龍紋、佛教紋等。全國各地出土瓦當紋飾有很大的相似性,如四川、廣東、江蘇等地區出土的蓮花紋瓦當與唐代兩京地區出土的蓮花紋瓦當基本一致,這正是封建大統一的產物。
(三)元明清時期
歷經千年滄桑的瓦當藝術在元明清時期進入了低谷。元代單一的獸面紋紋樣,明清兩代雖稍有突破,皇室改用琉璃瓦當,圖案采用云龍紋為主,但仍然阻擋不住瓦當走向沒落的步伐。加之這一時期,普通民居的磚雕發展起來,瓦當作為裝飾的這一藝術功效正式淡漠于茫茫歷史長河中。
瓦當創于西周,發展于春秋,繁榮于戰國,鼎盛于秦漢,衰落于明清,一方小小的瓦當見證了中國幾千年的歷史變遷,折射出中國古代建筑史的發展脈絡。瓦當紋飾的發展是伴隨著建筑的發展而發展的,不同的時期賦予了它不同的意義,由最初的遮雨庇護功能,逐漸發展為具有炫耀經濟實力和標榜等級地位的意識形態。瓦當紋飾藝術是古代建筑設計和美學觀念相結合的裝飾藝術,是現代研究古代政治、經濟、文化的重要信息載體,是我國傳統文化的瑰寶。
最后安利下滴水
滴水是瓦當的好基友,歷經滄桑同生共死。但奇怪的是流傳下來的滴水和資料很少。
【下期預告:中式傳統建筑的特色美--螭吻之美】
此時時光比較散漫
容易走神,隨便發發沒有中心思想
過分專注的人
此地不宜久留
--米象萌物
2016年和你們一起做些比夏天還溫暖的事
微信:xingzoulu
郵箱:mxmxp2@163.com
QQ:1402008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