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在公交車站遇到一個小姑娘,扎著馬尾,身穿校服,拿著一個考試專用的透明文具袋,準考證、三角尺、2B鉛筆、橡皮擦……定是參加中考的初三學生了。
不知是因為太陽曬的,還是因為緊張興奮,她的臉頰紅紅的。我站在不遠處,看著她,用目光送她上車、離去,一些有關考試的人和事從記憶深處浮起,漸漸清晰。
2013年5月,我參加了人事部舉辦的全國翻譯專業資格(水平)考試,
China Accreditation Test for Translators and Interpreters,縮寫為CATTI 。
我報考的是英語三級筆譯。從1月底開始備考,到5月底順利通過考試,整整四個月。
利用工作日的早晚空余時間和周末的休息時間,我從筆譯零基礎的小白蛻變為能夠獨立進行一般的商務、技術類筆譯的入門從業者,在翻譯競賽中獲獎,參與書籍翻譯項目。
我喜歡記錄和總結,四個月的備考經歷形成了一份詳盡的“三級筆譯備考經驗總結”,分享給了正在以及將要參加這門考試的小伙伴們。
因為記錄真實和內容實用,這篇帖子在豆瓣熱度不低,讓我有機會和不少小伙伴交流。
時不時地,我會聽到這樣的問題:
英語水平一般般,現在努力還來得及嗎?
每當這時,我就特別想反問幾句:
你所謂的“來得及”是如何定義的?針對一次考試,還是針對你的人生?
你所謂的“水平一般般”又是如何判斷的,標準是什么?
但往往話到手邊就停住了,落在鍵盤上的文字變成了“摸底自測才能認清自己的實力,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安排備考計劃,選擇合適的時間報考”。
努力當然是有分別的,時機不同,往往效果也不同。
年少時背古文、記單詞就是比年紀大了效率高,效果好。
考前有計劃地復習幾個月,學到的知識就是比突擊一個月記得牢固,不容易遺忘。
或許是因為不重視、貪玩偷懶等個人原因,或許是因為家庭、工作等客觀因素,我們總會遇到某個時間節點前落后于進度或達不到要求的尷尬局面。
這個時候,努力還來得及嗎?
我很少問自己這個問題,因為——
某一場考試、某一個工作、某一次挑戰……或許至關重要,或許關系一個階段的發展,但放到我們的整個人生路途中考量,都會被變得不那么可怕和不可或缺。
問題的關鍵是:認清自己現在所處的位置,分析自己能夠投入的時間和精力,設定一個合理的預期目標,找到科學高效的方法,做出可操作的執行計劃,立即開始努力,并且在努力中不斷總結、反思和調整。
讀研的第一個學期,我被高等數值分析難倒了。與此同時,輔導員的工作讓我有些力不從心,壓力很大,偶爾會處于崩潰的邊緣。
不知不覺到了考試周,除了個別牛人,大多數人都在為高數而擔憂,一邊著急忙慌地復習、做題和搜尋歷年考題和考經,一邊又為現在的努力有沒有用而心焦。我卻沒有想那么多。
我知道這一學期我在高數這門科目上付出了多少,也接受自己因為其他因素的干擾而沒能盡全力的現狀。——認清自己的位置
我根據其他幾門科目的學習情況和考試安排,估算了一下考試周能利用的復習時間,給自己設定了“高數及格,其余拿優”的目標。——分析情況,設定合理目標。
這兩點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很難,難就難在能不能守住自己,不受外界的干擾,尤其是在你發現自己不如想象的那樣優秀和美好的時候。
一面羨慕他人,一面對自己無能為力,這是最可怕的“完美主義陷阱”。
我的高數最終分數很低,但我達到了自己的目標,及格了。考試的過程中,我不慌張,而是有意識地自我觀察,哪些東西掌握了,哪些問題不清楚。
考完試,我還借了相關的書籍來讀,知道今后遇到問題該如何解決,這就夠了。
努力的直接結果是不確定的,而放棄卻很容易。
學得這么渣,不考了,下學期好好努力拿個90分。
如果你參加過四六級、公務員考試或任何一種自由報名、自愿參加的考試,你就會發現,缺考的現象很常見。除了某些不可抗力的因素,大多是上面這種心態在作祟。
老實說,我就曾連續兩次缺考法語四級。
下學期好好努力,下次好好準備,……別提下次,現在就開始努力!
這一次就去參加考試,這一次就去面對挑戰!
可能會失敗得很難看,可能會成為“一時笑談”。
有什么關系?!
不要白白浪費一次機會,把考試和挑戰本身也當做一次學習的機會,做好總結。
考試或許是定期舉行的,人生中的機會卻無法預知。
下次才努力,如果機遇明天就來了呢?又退回來,再等下次?
只要開始努力,永遠不會晚。
20歲,30歲,……無論多少歲都來得及,只要肯努力,持續地朝正確的方向努力。
齊白石是木匠出身,27歲才拜在胡沁園門下,40歲后才逐漸形成個人風格,60歲終成大家。
肯德基老爺爺,40歲才賣出第一份炸雞,56歲因為二戰一貧如洗,被拒絕了1009次后,終于有人愿意購買他的特許權和作料,奠定了全球最大的炸雞連鎖集團。
…………
我無法保證你一定能功成名就,這還關乎我們無法控制的外部因素。
但我保證你一定能走得更遠,看到更多美麗的風景,成為更好的自己,擁有比現在更幸福的生活!
從來就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你所羨慕的人一定有你所不知曉的付出。
你或許出發得有點晚,落后得有點遠。
現在努力還來得及嗎?
你或許問錯了問題!
再溫習一遍:認清自己現在所處的位置,分析自己能夠投入的時間和精力,設定一個合理的預期目標,找到科學高效的方法,做出可操作的執行計劃,立即開始努力,并且在努力中不斷總結、反思和調整。
現在開始努力,剛剛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