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彌補弱點真的對嗎?
從小到大,我們一直都在不斷改進自己的弱點,試圖達到完美。大部分人活劣勢思維和補差的文化中,在我們的父母、老師和領導的一心關注病態的心理學引導下,我們成為自身弱點的專家,為修補這些欠缺而一生追求。
其實彌補弱點最多讓我們獲得80分,很難做到卓越。當優點足夠強大時,甚至可以忽略弱點,真正要達到100分則需要的是才干加努力。
我們對優勢投入不足,其實在優勢上的投資回報率是最高的。認為那些天才無需太多投入即可成功,但世界上最成功的個體都是通過努力將優勢發揮到極致,而不是通過彌補弱點獲得成功。
那為什么人們總是抓住弱點不放?
經濟學中“前景理論”可以對其進行解釋,我們對于多賺和少的敏感程度是不同的,我們對于不虧的心理動力遠高于多賺,對損失的痛苦程度比受益高很多。為了不虧,我們彌補弱點,查缺補漏的時間遠多于我們關注優點,發揮優勢的時間。
做仙人球上突出的刺
在互聯網時代交互和分工非常簡單精細,一個人沒有必要也不可能精通一切,最關鍵就是要有一個足夠長的長板-即核心競爭力。老羅說,互聯網時代,整個社會在從金字塔變成仙人球。金字塔時代底座很大,因為資源稀缺,需要往上爬。但當下是一個仙人球時代,表面積很大,每一個點都可以扎出一個刺。只有做仙人掌上突出的刺,才會被人所看見。
為什么每個人會有不同的才干或潛能?
在外界刺激和內在基因的共同作用下,從出生后,我們大腦神經回路不斷演變,一些被加強,一些減弱甚至消失,直至16歲,每個人的大腦都形成了完全不同的神經回路,同樣的外界刺激下,信息經過每個人獨特的神經回路傳播和處理,得出不同結果。最強的回路則對應我們的獨特才干。
如何找到自己的獨特才干呢?
既然每個人都有屬于自己的獨特才干,發現自己的才干又如此重要,可以實現事半功倍,那如何發掘我們自身獨特的才干呢?《現在發現你的職業優勢》書中提出了一個SIGN模型。
Succes——你的自我效能感很強,覺得自己肯定能成。
Instinct——你自動自發,迫不及待想嘗試,是自己真正熱愛和渴望的領域。
Grow——你發現自己學的很快,有沒有發現一些領域,你比別人進步的快?
Need——事后充滿“滿足感”,有種做這件事本身就是回報的感覺。
找到自身獨特才干后如何將其轉化為強大優勢?
優勢=才干×投入
優勢和才干是不同的,才干只是優勢的種子,只有經過辛勤的澆灌才會長成強大優勢。將才干轉化為優勢需要持續、有效的刻意練習。需要時間、知識技能、經濟等多方面投入。才干×投入過程需要一系列催化劑來激活。要有熱情,這樣才能真正做到持續的投入而不感到枯燥,反而充滿樂趣。要有支持系統,有老師的指導,家人和朋友的支持。要滿足市場需求,我們要問這個世界需要什么,只有我們的興趣和才干滿足了世界的需要,我們才能創造真正的價值。
眼動不如手動,手動不如心動,心動不如行動!趕快行動起來吧,找到自己的獨特才干,通過刻意練習收獲強大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