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介紹,周朝開始時,諸侯大國國君的收入是普通農民收入的10*4*2*2*2=320倍,收入差距相當小,社會分配是非常平等。而最低收入的人,他的收入也能養活一家五口人。
【北宮锜問曰:“周室班爵祿也,如之何?”孟子曰:“其詳不可得聞也,諸侯惡其害己也,而皆去其籍;然而軻也嘗聞其略也。天子一位,公一位,侯一位,伯一位,子、男同一位,凡五等也。君一位,卿一位,大夫一位,上士一位,中士一位,下士一位,凡六等。天子之制,地方千里,公侯皆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凡四等。不能五十里,不達於天子,附於諸侯,曰附庸。天子之卿受地視侯,大夫受地視伯,元士受地視子、男。大國地方百里,君十卿祿,卿祿四大夫,大夫倍上士,上士倍中士,中士倍下士,下士與庶人在官者同祿,祿足以代其耕也。次國地方七十里,君十卿祿,卿祿三大夫,大夫倍上士,上士倍中士,中士倍下士,下士與庶人在官者同祿,祿足以代其耕也。小國地方五十里,君十卿祿,卿祿二大夫,大夫倍上士,上士倍中士,中士倍下士,下士與庶人在官者同祿,祿足以代其耕也。耕者之所獲,一夫百畝,百畝之糞,上農夫食九人,上次食八人,中食七人,中次食六人,下食五人。庶人在官者,其祿以是為差。”】
北宮锜問:“周朝制定的官爵和俸祿的等級制度是怎樣的呢?”
孟子說:“詳細情況已經不知道了,因為諸侯厭惡那套制度不利于自己兼并侵奪,都把那些文獻典籍給毀掉了。但是,我曾經大概聽到些。
“在中央政府呢,天子為一級,公爵一級,侯爵一級,伯爵一級,子爵和男爵同為一級,一共五級。到了諸侯國呢,國君為一級,卿為一級,大夫為一級,上士一級,中士一級,下士一級,一共六級。
“天子直轄的土地各一千里,公爵和侯爵各一百里,伯爵七十里,子爵、男爵各五十里,一共四級。土地不到五十里的國家,不能直接和天子發生關系,而附屬于諸侯,叫附庸。
“天子的卿所受的封地同于侯爵,大夫所受的封地同于伯爵,元士所受的封地同于子、男爵。
“公侯大國的土地縱橫各一百里,君主的俸祿為卿的十倍,卿為大夫的四倍,大夫為上士的兩倍,上士為中士的兩倍,中士為下士的兩倍,下士的俸祿則和在公家當差的老百姓相同,所得的俸祿也足以抵償他們耕種的收入了。
“小國的土地為方五十里,君主的俸祿為卿的十倍,卿為大夫的兩倍,大夫為上士的兩倍,上士為中士的兩倍,中士為下士的兩倍,下士的俸祿則和在公家當差的老百姓相同,所得的俸祿也足以抵償他們耕種的收入了。
“耕種的收入,一夫一婦分田一百畝,百畝土地的施肥耕種,上等的農夫可以養活九個人,其次的養活八個人,中等的養活七個人,其次六個人,下等的五個人,老百姓在公家當差的他們的俸祿也比照這個分等級,分別可以獲得養活九人、八人、七人、六人、五人的收入。”
從孟子的介紹來看,在周朝開始時,社會分配是非常平等,用現在的話說,基尼系數很小。我們算一下,最低收入的人,不管是農夫還是公務員,他的收入可以養活一家五口人。一個公侯大國呢,我們算一下,國君的收入是普通農民收入的10*4*2*2*2=320倍,這個收入差距相當小了。難怪諸侯們要破壞這制度。
我的孟子學習參考書目:
四書章句集注,朱熹,中華書局
張居正講解孟子,張居正,中國華僑出版社
孟子正義,焦循,中華書局
孟子譯注,楊伯峻,中華書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