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森特·威廉·梵·高(Vincent Willem van Gogh,1853-1890),荷蘭后印象派畫家。出生于新教牧師家庭,是后印象主義的先驅,并深深地影響了二十世紀藝術,尤其是野獸派與表現主義。
這是百度百科上對梵高的簡介。
01
向日葵、星空、咖啡館,對梵高的初映像,總是離不開他后期的一系列創作。隨之而來的是精神病院、自殺等令人扼腕的字眼。我們喜歡談論藝術家,他的作品,他的窮困潦倒,以此來展現自己的藝術品味,卻往往忽視了藝術家本身,他的生活。
我常常在想,如果梵高直到最后也沒能畫出向日葵、星空等為后人稱道的作品,那他為之奮斗的一生又算是什么呢?他是不是只能一輩子背負精神病的稱號消逝在歷史長河中呢?當然,現在問這些問題毫無意義,只是偶爾想起會覺得難過。
02
1853年,梵高出生于一個牧師家庭。1857年,梵高最忠實的支持者,也是他唯一的朋友,弟弟提奧出生。梵高家族在當時是很有社會地位的,因為梵高的幾個叔叔伯伯在當時都是“很有影響”的人物,所以嚴格說來,梵高也算是個“富二代”。
如果梵高是一個循規蹈矩,或者說是個按部就班的人,他大可過著衣食無憂、舒適體面的生活。但他從小性格孤僻、耿直寡言,與外界格格不入。從孩提時代的學校,到可以為其帶來良好收入的畫商工作,到后來的牧師、教員,都不能滿足梵高對于精神世界的追求。他看的越多,學的越多,對自身的要求也就越高。他對這個世界充滿憐憫,每份工作的開始,他都以最大的熱忱去對待,投注了所有的心力,而現實總在不經意間向他潑一盆冷水,包括總也不得的愛情。當他最終決定投身繪畫,那年,他27歲。
弟弟提奧在梵高決定以畫畫為職業生涯之后,全力支持梵高,并且負擔了梵高在作畫期間的所有支出。從最開始的臨摹、街景寫生、模特寫生,到最后畫出驚艷世界的《向日葵》、《星空》,梵高經歷了痛苦卻充滿激情的創作生涯。在此期間,他最大的困難除了物質條件撐不起他日益增長的靈感之外,還有旁人的不理解與不看好。他渴望與人交流,彼此分享繪畫心得,卻又總是在這件事上搞砸。
梵高對繪畫有他獨特的見解,他不滿足于分毫不差的記錄,拒絕對著雕塑作畫,而是希望運用色彩的搭配,面對真實的自然和人群表達自己的情感。在他后期作品中,日本浮世繪對他的影響非常大。他開始大量使用明亮的色彩,利用強有力的筆觸和色彩的交織變化來凸顯畫面的生命力。他把生活所帶來的苦難全部化為繪畫的動力。他喜歡畫樸實的勞動人民,喜歡畫原始的鄉野風光,在他們身上他能看到生命的力量,他們積極向上,努力生活的樣子令人動容。
03
梵高是熱愛生活的。他努力讓自己變得更好,往往卻事與愿違。阿爾勒時期是梵高的高產期。他在拉馬丁廣場租了一棟小黃房子,希望高更前來與他同住,幫助高更走過他的困難時期,同時也能彼此切磋技藝。為了迎接高更的到來,梵高親自挑選家具,布置房間?!断蛉湛肪褪悄菚r候誕生的,為了能讓高更的臥室看起來更可愛些,他畫了這些花兒作為裝飾。他們確實在那里度過了一段和平時光,可惜好景不長,梵高與高更對于藝術的爭論以及梵高飄忽不定的精神狀態最終擊垮了他們的友誼,最終以梵高割下自己的部分耳朵而告終。
他一直堅信自己終有一天會成功,但他始終都沒能親眼見證這一天的到來。1889年,他的畫參加了一生中唯一一次的畫展,一名比利時藝術家兼藝術品收藏家安娜·博赫,以400法郎買走了他的《紅葡萄園》,這是梵高生前賣出的最高價。1890年,梵高開槍自殺。其后,梵高聲名大噪。1906年,這幅畫被安娜以1萬法郎的價格賣出。
04
梵高弟弟提奧于梵高去世六個月后,因過度思念梵高而罹患精神疾病去世。死后,他們被合葬一處,惺惺相惜的兩兄弟終于可以永遠在一起了。
對于梵高的去世,網上流行著不同的版本,有說自殺,也有說他殺。無論如何,他都是那個時代的藝術大師。他是瘋狂的,同時他也是孤獨的。
初中無意間讀到梵高傳,我就記住了這個偉大的藝術家。我對繪畫一無所知,但這絲毫不影響我對梵高的熱愛。我喜歡他畫中透露出的生命力,看他的畫,似乎有一種無形的張力,不斷地將我吸引過去。直到最近讀了梵高寫給提奧的書信,對于梵高又多了解了一分。只言片語,根本無法說清梵高的一生,只是作為記錄,希望自己有一天能夠去到荷蘭,親自去梵高博物館看看,看看梵高筆下的那束向日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