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閱讀的感受
作為一個喜歡閱讀的人,有時閱讀也并不全然是一種享受。
比如,當讀到一本對我來說沒有什么價值和意義的書時,我不僅會快速的翻過,而且心里還會嘀嘀咕咕,一邊看一邊覺得很無聊,但既然讀了無論如何也要將一本書從頭到尾讀完的強迫癥,使得我對于再不好的書,也一定會將它讀完。
然而,讀到一本好書時,得到的感覺則完全不同。
自翻開它的那一瞬間,我就能得到一種巨大的喜悅。且還會認認真真,仔仔細細的,連同封面及書背面的一字一句,都不錯過。
因為太過喜歡,所以舍不得。
舍不得漏掉哪怕是一個詞語,一個句字,一個標點符號。任何一處,讀起來,都使得我像是在原野上策馬奔馳的一匹馬,如此興奮,如此痛快。
不僅如此,讀一本好書時,邊讀還會靈感如泉涌。那些書里獨特新穎的思想,觀點,語言,表達方式,都使我著迷不已,大腦在這個過程中不知不覺的就開始發酵,靈感像漫天繁星一樣落入腦海,叫人禁不住的好一陣狂喜。
這種時候,閱讀才談得上是一種真正的享受。
二、閱讀的價值
同樣一本書,對于不同的人,會產生不同的閱讀價值。
故,對于一本書評價的好壞,幾乎總是很私人的。你覺得不好看,沒有價值和意義的書,在另一個人那里,很可能令他如獲至寶。
反之,別人棄之毫不可惜,覺得根本不值一讀的書,到了你手上,可能就成為了你的至愛。
通常,我們是基于某種需求或目的,進行閱讀的。或休閑,或娛樂,或消遣,或求知,但凡能夠滿足其中任何一項,在我看來,這就是富有價值的閱讀。
那些不具備閱讀價值的書,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最根本的原因,應該是閱讀者沒有選對符合自己口味和需求的書。比如,一個想要休閑的人,卻讀了一本嚴肅的學術類著作;又或一個欲想求知的人,卻讀了一本娛樂休閑的書籍,這樣,我們就很難從中得到閱讀的樂趣和價值了。
因此,閱讀的時候,比閱讀更重要的是,選擇讀什么?
讀對了,閱讀才能產生它的價值。
有時候,一本書帶給我們的遠比想象的多。但有時候,一本書里有用的內容,微乎其微。
讀一本好書,自然是一件樂事,但在我們的閱讀生涯里,不可能每一本書,都是好書。事實上,一本不太好的書,也有它好的一面。
一來,它使你有了對比,從而知道了什么書才是真正的好書。二來,它使你有了經驗,下一次再選書時,你會變得更有鑒別力。
雖然,我和許多人一樣,也喜歡讀好書。但一本書,即使從頭到尾都不好看,只要其中有一句話,一個觀點,啟發了我,對我產生了影響,我也認為這是值得一讀的。
只不過,在閱讀的方式上,會有所不同而已。
三、閱讀的方式
有的書適合速讀,有的適合慢讀,有的適合以主題的方式進行閱讀,那些經典的書,我們則有必要進行反復的閱讀。
這已不是什么新鮮事。
它的好處是,除了可以幫我們節省不必要的時間浪費,還在于能使我們的吸收得到營養的均衡。
碰上一本好書,我們可以不吝嗇時間,慢慢的讀,慢慢的咀嚼,慢慢的享受閱讀的這一份快感,如此從中得到的東西就會越多。
但假如你想系統的了解某個專業或領域的知識,最好的方式自然就是主題式的閱讀了。選幾本此領域內最經典的書,還可再適當選幾本目前較為暢銷的,兩者結合一起研究,就可以很好的滿足對這一領域的閱讀需求。
對待經典的書,則像某一位作家所說的,反復的閱讀就是最好的方式。一本書,你第一次讀,第二次讀,每一次重讀,所得到的經驗和體驗,都會有所不同。經典的書籍,就是我們閱讀的金字塔最頂層的那一端,讀一本,勝讀十本平庸無奇的書。
不過,那些算不上太好的書,我們也并非完全不需要讀,偶爾還是需要讀上一點的,只是不必為此花太多時間和精力,用速讀的方式最適合。
只要是書,只要我們開卷去讀,就多多少少還是能從中學到些什么的。不過所學到的東西,比例不一樣罷了。
什么書都讀一讀,了解了解,就可以避免自我的局限性,也是一種很好的調節閱讀疲倦的方法。
一味的只讀好書,經典書,大塊頭書或深奧的書,長久如此,難免會有讀不進去,讀得很累的時候,這時若穿插一二本淺顯易懂,不需太費精力和時間的書,當作調節和休閑,不失為一種明智之舉。
在閱讀之前,先選擇讀什么,再決定以什么方式去讀,這是目前對我來說,一種十分不錯的閱讀邏輯。
總之,開卷有益,愿我們多多開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