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西風蕭瑟,卷夾著片片枯葉撫面而過,留下絲絲涼意,我方覺入秋了。 ? ?九月正值南方的秋雨時節,綿綿秋雨淅淅瀝瀝地下個不停,撐著油紙傘,踽行于河畔的青石小徑,不經意間,目光一瞥,滿塘的殘荷吸引了我。 ? ? ? ? ? ? ? 映入我眼簾的是一幅枯荷殘枝,落葉蕭蕭,細雨綿綿,寒煙渺渺的秋景圖。這景好像在哪兒見過呢?驀地腦海里縈縈繞繞的是李商隱“秋陰不散霜飛晚,留得枯荷聽雨聲”的詩情畫面。
? ? 我心微微一怔,這就是昔日向往的“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的荷塘么?如今,蓮心枯盡過往,故人褪換了衣裳。“留得枯荷聽雨聲”,也不過是殘留記憶中一點舍不得忘卻的舊時情懷。 ?“荷盡已無擎雨蓋”, 凄風苦雨后的殘荷,雖然花已凋零,葉已卷曲,但纖弱的荷莖仍傲然挺立,高擎著干枯的蓮蓬,仿佛在堅守著最后的美。
? ?花開人同賞,花落人不悲。人們大都只喜愛它盛開時的容顏,而又有誰喜歡這枯荷的蕭索冷清?
難怪,林黛玉說她最不愛李義山的詩,但卻偏偏只喜歡這一句“留得枯荷聽雨聲”。是誰讓這嬌艷的荷花枯殘?她又是為誰而駐足?想必,林妹妹不僅僅是因為聽到凄漓的秋雨聲而駐足的吧?
? ? ?竹塢無塵水檻清, ? ?相思迢遞隔重城。 ? ?秋陰不散霜飛晚, ? ?留得枯荷聽雨聲。
看著這滿塘的殘荷,我仿佛又看到了你——千年前那位羈泊異鄉、孤苦飄零的詩人。一個深秋的夜晚,翠綠的修竹環抱著一塵不染的船塢,駱氏亭外臨著清澄的湖水。你寄宿在一位駱姓人家的園亭里,寂寥中你在懷念著遠方的朋友和崔氏兄弟,不知不覺間,下起了淅瀝的小雨,點點滴滴地灑落在枯荷上,發出一陣錯落有致的聲響。你這才意外地發現,這蕭瑟的秋雨敲打殘荷的聲韻竟別有一番情趣。也使你,一個旅宿思友而整夜不眠的人,因聆聽到枯荷秋雨而聊慰相思之情,所以反而深幸有枯荷之“留”了。枯荷秋雨雖聊慰相思之情,可又有誰能解你其中寂寞? ? ?這秋雨分明是你的眼淚,敲打著一顆受傷的心靈。傾訴著你羈泊異鄉、孤苦飄零的半世浮沉。雨中的枯荷,是喪父無靠的崔氏兄弟?是漂泊無依的你?還是每一位在人生的風雨之中苦苦掙扎的人? ? ?晚唐的那雨聲,一直滴到了今天,也滴到了我的心上。 ? ?走完河堤的青石小徑,我終于明白:雨打枯荷,是死亡,也是新生;是詩 ,也是畫;是挽歌,也是絕響;更是人生路上最絢麗的風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