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聯邦儲備委員會沒有區分股票投機貸款和正常工業貸款,把所有貸款都當做股票投機貸款,對所有貸款都提高利率。結果不僅股票投機貸款抽回不能維持股市,同時正常工業經營也難以進行。
2、1929年三季度股票崩盤之時,許多工業數據卻依然向好,供給端訂單上漲,工業產值、生產率和基建投資支出維持高位,就業成績也非比尋常。公司每股收益仍以近乎翻倍的速度在上升。
(但是這里只說了供給端的熱情,并沒有顯示消費端數據,很可能是供大于求。)
3、經測算,許多股票在當時的高成長性(每股收益增長率)下,股票價格并不比股票價值高多少,甚至在某些增長率下還低于股票價值。股票市場中的確有些股票被投機,但只是一部分。
4、以“美國無線電公司”股票為例,可能它本身經營確實很好,但有一支基金運作它,然后又很多媒體炒作,基金運作后股價上漲很快,基金清盤后同時又跌得很慘。股票漲跌很可能和基金運作有很大關系。其他股票也可能因基金清盤而跌,進而引發股市大跌。
目前來總結,股市崩盤可能的原因有以下幾種:
1、聯邦儲備委員會縮減貸款抑制了股票投機,資金抽離,股市信心大減。同時貸款停發也同樣實施于工業貸款,使工業實體經濟融資成本增加,不利于實體經濟發展。
2、基金運作股票,基金建立起來后,交易增加,同時媒體大肆報道正面信息,買股票的資金增加,促進股價上漲,而后基金逐漸退出,清盤后股票大跌。
3、一部分股票的確可能是有投機,而這些投機股票受到打壓,使得其他股票投資者信心喪失,急于逃離?;蛘哒f很多投資者并不能分清股票是不是真的有投機,而會一致認為有投機,并拋售手中的股票,導致整個股票市場崩潰。
4、想再從工業供給和市場消費需求角度說一下,不過這個不是原因,而是股票下跌后進一步引發崩盤的一個環節。很可能在股票崩盤后,人們才發現供過于求,而訂單多是供應商對當時消費的過度反應,訂單收入會計入公司當季財報,但并沒有真的轉化為利潤。股票崩盤后,人們資產收入降低,消費進一步降低,生產反應滯后,產品滯銷,拖垮公司利潤和股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