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于媽的《延禧攻略》開播了,趕在《如懿傳》之前。
看色調好像還不錯的樣子,不過看劇情,就知道又是于媽一貫的套路。
為什么要說趕在《如懿傳》之前呢?那就要說到這兩部電視劇的共同之處了:都是講乾隆時期的宮廷斗爭?
人物都差不多。鑒于很多人不一定清楚這些人物是誰,所以參考人物就是《還珠格格》。
比如說一直是古裝劇紅人的乾隆爺。
《還珠格格》里的皇阿瑪。
《甄嬛傳》里的腹黑四阿哥,甄嬛的養子。
這都是我們的乾隆爺,乾隆爺好忙啊,全年都能在不同的劇里看到他。
富察皇后,即原配皇后,誰演呢?《還珠格格》沒有這一號角色。
《延禧攻略》是秦嵐,《如懿傳》是董潔。
《還珠格格》里的皇后,小時候覺得她是壞人,長大看來她三觀很正啊,管教小燕子不就是管教一個熊孩子嗎?
她是繼后,烏拉那拉氏,原配皇后活著的時候是嫻妃,原配死后,晉升為嫻貴妃,皇貴妃,最后才是皇后。
《延禧攻略》里是佘詩曼演的,《如懿傳》里面就是我們的女主如懿,周迅演的。一開始都是嫻妃,一路演到皇后。
然后是我們美麗溫柔大方的令妃娘娘。
“令”字語出《詩經·大雅》中的“如圭如璋,令聞令望”,在古漢語中有美好之意。相比賢淑之類的封號,這個倒是顯得挺特別的。
她才是宮斗最大的贏家,相比富察皇后早逝,烏拉那拉皇后與皇帝決裂,她作為皇貴妃,統攝六宮大事,代行皇后之職,只差皇后之名。
而且,她超級能生孩子,這在古代是最最重要的,生了四子二女,十五子即后來的嘉慶帝,她身為帝母,最后也被封為皇后。
《延禧攻略》跟《如懿傳》她都是主角之一,所以她才是大boss嗎?
美麗的香妃娘娘也是有的。
不過實際上她被封為容妃,維吾爾族人,她有沒有自帶體香是無從考證。不過在一眾妃子中挺受寵倒是真的。
《延禧攻略》是張嘉倪演的,《如懿傳》是李沁演的。
所以,于媽這是又沿襲了《宮》的老路子,在《步步驚心》的基礎上,改編一一下,然后趕在其之前上映啊。
后來還有《宮鎖連城》,抄襲了瓊瑤的《梅花烙》。
所以《延禧攻略》是跟以前一樣,將《如懿傳》改編一下嗎?可是說實話,《如懿傳》跟《甄嬛傳》比沒啥新意,人物又多,有些情節還血腥,兒童不宜。
說到《甄嬛傳》,就必要提到乾隆爺他爸,雍正爺,跟在不同劇里談戀愛的兒子一樣,雍正爺也沒閑著。
《甄嬛傳》里跟嬛嬛談戀愛。
《步步驚心》里跟若曦談戀愛。
若曦最后穿越回現代,在古代死了,這樣說來,若曦就是純元皇后?
《宮》四爺在追求晴川,最后跟年素言,即年妃在一起。
年妃,就是《甄嬛傳》里雍容華貴的華妃娘娘。
《宮鎖珠簾》里面,四爺在追求憐兒。
憐兒即熹妃,也就是甄嬛,乾隆的媽,所以就是還珠格格里的老佛爺?
兒子忙,爹也忙,都忙著談戀愛了。那爺爺呢?
不好意思,爺爺也沒閑著。
《寂寞空庭春欲晚》里面,康熙爺忙著跟良妃,也就是《宮》里面八阿哥的生母,《步步驚心》八阿哥的生母,談戀愛。
這些都是近些年拍的電視劇。
所謂的康乾盛世,在這些編劇、導演眼里,皇帝只需要天天談戀愛就可以嗎?
早期的電視劇,《康熙王朝》講述了康熙皇帝傳奇的一生:平三藩、收復臺灣、征噶爾丹。有狼煙四起的戰場,有深闈莫測的宮廷,有勾心斗角的官場,也有情真意切的情感生活。皇帝也是有血有肉,也有感情,但是他有自己的責任和使命,不是天天忙著談戀愛就行。
這樣會給觀眾,特別是年輕人一種錯覺,以為什么都不用做,天天享樂就能坐享其成。
同樣是二月河小說改編的電視劇《雍正王朝》,播出的時候也廣受好評。講述了雍正推行新政、抑制官紳斂財和宮廷內部黨爭、擠壓的歷史事件,整部劇都是圍繞權力爭奪這一中心。
經歷“九子奪嫡”,成為上位者的雍正,即使在登基后,還有一堆兄弟虎視眈眈。不可能不顧前朝,去參與后宮女人的爭風吃醋。
事實上,九子奪嫡落幕是在乾隆初年,最后乾隆處置了廢太子胤礽之子弘晳等人,這件事才算結束。劉心武先生在《劉心武揭秘紅樓夢》中講秦可卿原型就講過曹家可能參與過乾隆初年這件事,感興趣可以看看。雖然劉心武先生很多觀點我不贊同,不過這段歷史倒是可以看看。
即使是喜歡游山玩水、六下江南的乾隆皇帝,一生也經歷了平定準噶爾和大小和卓叛亂、鞏固多民族國家的發展,還進行《四庫全書》的編撰。
即使有《戲說乾隆》、《才子佳人乾隆皇》這種談情說愛的電視劇,也有《宰相劉羅鍋》、《鐵齒銅牙紀曉嵐》、《鐵將軍阿貴》等朝堂斗智斗勇的故事。
難道對于現在的編劇都只會談戀愛,其他東西都寫不出來?
還是說現在的人只對談情說愛感興趣?
多少劇打著奮斗、自立自強的旗號,其實就是一部瑪麗蘇、杰克蘇劇。觀眾對這種無聊的電視劇已經忍受不了。難道看不到現在的瑪麗蘇、杰克蘇劇收視越來越差了嗎?觀眾又不是傻子。
雖說電視劇很多就是放松、打發時間的,但是拍古裝劇至少根據史實一點,不然只會誤導青少年對歷史的正確認識。不是史實最好也說明清楚,多少劇打著還原歷史的旗號,結果拍出來就是個侮辱智商的垃圾。
已經很久沒追劇了,快來推薦一些好看的電視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