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理解朋友們對于邁出獨自背包旅行這一步的各種焦慮和擔心,我已經歷過一次。在我開始獨自長途背包旅行之前,隔三岔五就有朋友在我耳邊敲警鐘:別去了!外面很危險!壞人很多!一個人跑那么遠,出事了怎么辦!.....感謝每一位敲我警鐘的朋友,謝謝你們的關心。但是我仍然這樣去做了,一個人,背著包,踏上漫長的旅程,義無反顧。因為這是我想做的事情,是我自己的選擇,我會為之承擔后果。
走出去以后,我發現,第一,獨自背包旅行的感覺棒透了!第二,這世上絕對是好人更多。
現在,我好好的活著,坐在電腦前,為同樣有獨自背包窮游夢想的朋友們寫一些旅行實用建議,希望能幫上一點忙:)
▼
關于裝備
我在出發前反復糾結過要不要買徒步鞋、登山包、沖鋒衣等等。后來我做了一個非常正確的決定:全部沒買。這些東西都不便宜,而且用途到底有多大、對于我的旅行到底需不需要,我根本就不知道。在這樣的情況下就冒然花下大錢買裝備是很失策的,特別是對于窮游者來說。
走出去以后,我發現這些東西可以有,但并非必須有。
如果你要登珠峰穿越可可西里,我建議購買專業裝備。但如果是普通的旅行,在城鎮鄉村間穿梭,即使是非常偏遠的地方,只要不是做極限運動,那些裝備就可以不需要。
旅行時越低調越好,越不像游客越好。一整套戶外裝備不僅燒錢,而且是在告訴所有人自己是個有米的游客,會使你非常惹人注意。我在內蒙旅行時,看到背著大登山包、穿著顏色鮮亮沖鋒衣的游客,覺得他們就差在額頭綁根頭帶寫字昭告天下了。當地的人都穿著正常,或者說樸素,一群耀眼戶外裝扮的游客殺到時真的非常突兀,極為明顯。對于獨自上路的人來說,過分惹人注意絕對絕對不是好事。
我的裝備是——平時穿的最舒服的一雙阿迪旅游鞋,幾年前在工廠店買的,兩百元,黑色,耐臟,輕便,平時出門跑步或近距離旅行都穿這雙;朋友送的一個耐克的舊背包,有背負系統,容量約35L,看起來極為低調,深藍色,非常不起眼;以及一件已經穿過一個冬天的輕型羽絨服。
事實證明這些就已經足夠了。包不用那么大,很大很重的包會背不動的,我這個舊背包就正好,剛結束的22天短途旅行完全夠用,更長的旅行也沒有問題。一雙不錯的旅游鞋足以應付非極限運動的長途旅行了,并非目的地越偏遠走的路越多,其實偏遠的地方反而走的不多,因為在那種地方根本不能靠行走到下一個目的地,幾乎都是長途客車和火車代步,而且小村小鎮小城市面積沒有多大,走走就到頭,徒步的時間還沒有在大城市里旅行來的多。
▼
關于行李
需要牢記的原則是:不要想著把家搬出去!
特別是那些女性朋友(這里沒有歧視的意思)會收拾出一大堆莫名的行李,覺得這也要帶,那也要帶,不帶上就怕萬一如何如何。最后會發現你根本背不動——這里指的背動不是指背起來五分鐘走兩步跳個圈,而是能背著它走上一整天也頂得住才行。
旅行經驗不足的朋友請千萬不要高估自己的負重能力。我出門時稱了下包,15斤重,后來一路向北行,衣服越穿越多,到最北邊時大部分衣服都穿在身上了,包大概剩下10斤的樣子。聽起來很輕是不是?但當一個體形瘦弱的人背著10斤的包徒步一整天的時候,還是會覺得很重的,不過這個重量在我承受范圍之內,我想20斤之內都沒有問題,只是越重就越辛苦了。至于一上手就要背二三十公斤的大包出門旅行的朋友們,你們可以先背著這個包出門轉悠幾個小時,看自己是否還愿意背著這樣的包出門長途旅行。
經常聽見有些女性朋友說,我要走長線,我要去很遠的地方,所以我必須買很大的包,背很多的東西。其實不是的,對于長途旅行的人來說,走的越久,行李反而越少。因為走的久了,你就會發現旅行不需要那么多東西,其實只要很少很少的行李就可以了。比如衣服,厚的外套(如羽絨服)只要一件就好,而且大部分時候穿在身上;同類型的衣物如T恤,兩到三件即可,你只要保證洗掉這件時有另一件可以穿就好。褲子兩條就行,穿一條帶一條,牛仔褲加輕型快干褲。牛仔褲基本上是很萬能的,可應付各種狀況。我出去之前以為旅行時是快干褲最好,但實際上還是牛仔褲最好穿,我幾乎都是靠牛仔褲,偶爾穿快干褲替換一下。
很久用不到的東西或是用到幾率很低的東西就不要帶了。真需要時當地買就好,別把外面想的都那么窮困潦倒。藥物的話,我覺得一瓶云南白藥+一小包創口貼+幾小袋止瀉藥就足夠了。真要生了大病就算有藥也得進醫院的,別指望把常用藥全備全了出去,那得帶多大一個藥箱啊。
對于常年在外旅行的人來說,收拾行李的關鍵詞不是“要帶什么”,而是應該反復檢查“哪些可以不帶”——能不帶的東西就不要帶,千萬別想著把什么都帶上,在路上會苦不堪言的。
▼
關于住宿
窮游者要么背睡袋住火車站,要么住非常廉價的小旅館。我是后者,基本都住一晚上十幾塊的廉價小旅館。下面是一些小建議:
抓絨睡袋內膽
不是為了保暖,而是為了干凈。我倒不是窮講究,而是有些廉價小旅館里的被子和床單真的是萬年不洗,臟和氣味倒是其次了,萬一染上亂七八糟的皮膚病就不好了,所以抓絨睡袋內膽是很有必要的。女性怕重,就帶個輕便的,500-600g左右,也很便宜。
晾衣繩
這個東西很容易被忽略,但其實非常的重要。長途旅行者一定會遇到洗衣服的問題,不是每家旅館都提供晾衣服的地方的,我住過的小旅館大部分都沒這條件,只能自己洗后晾在自己的房間里。所以一根晾衣繩是非常必要的,網上有賣,幾塊錢,兩頭有鉤子。可以帶一個塑料折疊衣架,一個就好,因為你不需要一天洗一堆衣服;幾個很輕的塑料小夾,用來晾襪子之類的東西。
隔音耳塞
可以考慮帶一副,很小很輕。小旅館里隔音不好,我遇上過被迫聽隔壁情侶OOXX全過程的,實在無奈。另外在火車上也常常用的著。
住宿費
這對于獨行女性是有天然優勢的,旅館老板也不是鐵石心腸,通常跟老板說幾句,大都能拿下比報價更低的價格。報20塊的基本都能15搞定。
盡可能住單間,門要可以鎖的
這個其實不難。很多小旅館是按床位算,住單間是15元,住多人間也還是15元/床。這家單間滿了就換一家問問。獨行旅行的人住在單間會好的多。最好不要和別人拼間,因為你拿不準對方是什么樣的人,會不會趁你睡著順走你值錢的東西。
住宿地點的選擇
這個還真不好說。很多人說不能住火車站汽車站附近,但有時候不得不住在那里。有的地區本身就小,非要住在遠離火車站汽車站的地方比較難,而且旅館不扎堆的地方價格也就不容易談,也不容易選擇一家相對性價比高的。總之不絕對,看情況吧。
洗澡
如果是十幾二十塊的廉價小旅館就不要指望能供你洗澡,要么加錢洗,要么換七八十塊的可供洗澡的旅館,要么自己去附近的澡堂花錢洗。但對于窮游者來說不可能頻繁花錢去澡堂洗澡,所以大部分時候是自己想辦法解決的。去一次澡堂至少十幾元,如果這家小旅館能讓你加幾元錢供你洗澡的話,就用這里吧,比去澡堂或是換旅館便宜。
我通常用的是不花錢的方法——看旅館老板是不是個好說話的人,如果是個容易溝通的人,就借一水瓶熱水——即使是廉價旅館通常也免費提供熱飲用水的。然后在水池搞定頭發吧,好說話的老板還會再借給你一個盆子,擦洗身體也可一并搞定。當然了,窮游就請做好吃苦的準備,不要指望每天都有免費澡洗。愿意花錢就花錢去洗,不愿花錢就要抓住能洗的機會,因為你不知道下次洗澡是幾天之后了,尤其在偏遠地區。
▼
關于腰包
特意把這個提出來講,因為我覺得這可能是比較容易出問題的地方。大部分背包客的裝備——后面大包前面小包。如果你是小偷或是劫匪,你是去動大包,還是動小包?
對于背包旅行的人而言,小腰包是你全身上下最惹眼的地方。按照邏輯,通常會認為你把最值錢的東西都放在小腰包里——手機、相機、錢包,說不定還有身份證和銀行卡。如果你的身份證和銀行卡一起丟失,那你卡里的錢就危險了。而且小包容易偷也容易搶,所以腰包可能是個中彈率非常高的地方。
我的建議是,不要在腰包里放值錢的或者特別重要的東西。放在大包里都比放在腰包里安全的多。我的手機和相機是放在衣服里面的口袋,平時外套拉鏈拉起來,安全;隨時用隨時拿,方便。當然我的相機是非常輕巧的卡片機,帶單反的各位就自求多福了。身份證、護照等重要證件是放在大包的拉鏈夾層里的,一天要用到幾次身份證或護照?一般也就一次。所以放在大包里并不麻煩。
腰包的拉鏈,可以使用小鎖或者超小型登山扣給扣起來。否則當你的視線被前方或是上空吸引時,腰包拉鏈被人拉開都渾然不知。我用的是超小型登山扣,至少能保證我的腰包不那么容易被人拉開。
▼
關于錢財
原則是——身上只帶很少的現金。
我是這樣做的,旅費分成三張銀行卡,其中兩張是在各地銀聯取錢免收手續費的卡,如華夏、廣發等,華夏是每天第一筆免費,廣發和興業是每月前三筆免費,跨地域、跨行取也免費,只要是銀聯就行,這兩張卡平均分放大部分旅費,輪流取。第三張是郵政,存少量錢,是為了防止某些偏遠地區沒有銀聯ATM,郵政儲蓄所可以救急,但是郵政跨地域跨行都要收手續費,所以也只能用來以防萬一而已。三張卡分放三個地方,就算一個包出了事還能有兩張卡在手。
現金,每次取少量(三五百),只放第二天需要的數量在錢包里,其余貼身藏。比如我估計第二天需要不超過一百元,那么我就放一張一百元在錢包里,不會放更多。對窮游來說花錢的速度是比較慢的,三五百能用好些日子,一個月有六次免費取錢的機會,所以不用擔心。萬一錢包丟失或者被偷被搶,損失也就是一百元左右。
我說的貼身放是指收在別人都看不到的地方,也是你全身上下最安全的地方。我的方法是,找了塊舒適布料的小口袋,洗干凈,縫上釘扣、掛繩,掛在脖子上,收在內衣里面,緊貼皮膚的,隨時感覺的到口袋的存在。這個小口袋白天放郵政的救急卡、貼身藏的幾百元現金、緊急聯系人的電話號碼,晚上會視情況而定加上相機、手機、另兩張銀行卡、身份證、護照等。如果是和陌生人拼間住,就把所有值錢的、重要的東西偷偷收進這個口袋,扣好,貼身掛在內衣里面,以確保安全。
目前就想到這么多,等想到了再補充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