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外輕量化之旅

前言

本人認為輕量化不是燒錢,因為沒到高科技的高價極至,而是一種安全理念是讓你如何減少不必要,功能單一重復的物品是讓你根據(jù)自己的經(jīng)濟能力,盡量采用高性能材料更合理構造減輕物品材質及構造上的重量。
輕量化徒步旅行是指背著小巧且輕量的背包進行徒步或露營,且背包中攜帶了能夠保證安全、溫飽,并提供舒適度的裝備。在這本文中,我們將審視那些背包客們最常用的裝備和技術。通過這些裝備和技術背包客們可以實現(xiàn)背負最少的重量,但保證徒步過程的舒適和安全。
那些傾向于輕量化徒步的背包客都是一些高度自恃的人,他們樂于實驗。他們中的一部分會對量產(chǎn)裝備進行改造以適應自己的需求,另一部分則會選擇訂制裝備或者自己動手來制做裝備。差不多所有的輕量化裝備都是從傳統(tǒng)裝備和衣物演化而來的。當輕量化背包客和傳統(tǒng)背包客各自將自己的裝備攤出來時,你會發(fā)現(xiàn)他們裝備的基本構成都是一樣的:都包括背包、遮蔽物/帳篷、睡眠系統(tǒng)、食品、保暖的衣物和一些有用的七七八八的小物件。逐件裝備查看,輕量化背包客的每件裝備都會明顯地比傳統(tǒng)背包客的裝備輕很多,小很多。典型的傳統(tǒng)背包客會攜帶重復的或多余的物品。而輕量化背包客不僅會減少這些多余的物品,而且還會通過復用將很多物品的功能最大化。
所以,輕量化背包客的負重能夠如此之輕根本就不是一個秘密。只要刻意地讓所帶的每件物品都比傳統(tǒng)背包客所帶的物品輕小,同時刻意減少不必要物品的攜帶,最終的結果就是背負會變輕變小。

傳統(tǒng)背包客.png

傳統(tǒng)背包客

輕量化背包客.png

輕量化背包客

有一些讀者可能想將背包重量壓縮到最輕,有一些讀者則可能只想將背包重量減到一個更滿意的水平。本文所提供的信息,對兩者都是適用的。
大部分的背包客都曾經(jīng)有過意識到自己背了太多的東西的經(jīng)歷。這種意識可能產(chǎn)生于旅途之中拖著酸軟的雙腿上坡的路上,也可能產(chǎn)生于活動結束后清空背包時發(fā)現(xiàn)的大量剩余食品。其實,除了徒步過程中會被消耗掉的物資外,背包客們將背負自己放入背包中的每樣物品行走全程,然后再帶回家中留待下次使用。盡管很多東西的體積小,質量輕,但當它們累加在一起的時候,這些小重量就會集聚為裝在背包中的大重量壓在背包客的肩上。
背負重量較輕的背包客消耗的能量較少,而且可以根據(jù)他們的意愿走得更快更遠。他們在涉水過溪流和橫過濕滑的圓木時則表現(xiàn)得更為靈活。即便他們踉蹌,也不會太會摔倒;即便他們摔倒,也不太會受傷。當背包客沒那么疲勞的時候,就有更多的能力去幫助其他勞累或受傷的隊友。而那些對攝影或攀登更有興趣的背包客,則可以在其它裝備重量減少的情況下攜帶更多的專業(yè)器材。同樣,負重減少后你也可以穿更輕便的鞋子,從而節(jié)省更多的能量,更瀟灑地走在旅途上。
在沒有步道的旅途中,負重輕量的背包客對自然環(huán)境的沖擊也會相對少一些,比如對植物和土壤的損壞,尤其是在斜坡上。要將上坡和下坡路上的沖擊減至最小,要求背包客們要躲避開一些脆弱的區(qū)域,而且可能要選擇一些更具挑戰(zhàn)的路線,而這些對于那些負重較大的背包客來說是很難做到。

輕量化背包客可以走更得更環(huán)保,所走路線也可以更具挑戰(zhàn).png

輕量化背包客可以走更得更環(huán)保,所走路線也可以更具挑戰(zhàn)
一開始,輕量化的一些優(yōu)勢并不是很明顯,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優(yōu)勢就至關重要了。年輕的時候,我們的負重能力很強,膝蓋和背都沒有明顯的不適。但是大負重將會積累對膝蓋和背的損傷,最后導致嚴重且不可修復的傷害。況且,更輕的負重本身就是很令人愉悅的事情!
沒有一份輕量化裝備的總覽表是適用于每個人的。你只能通過不斷地實驗來找到最適合自己需求的輕量化裝備。要在判斷準確和確保安全的前提下追求重量的減少。在將新裝備或非常規(guī)裝備帶入荒野之前,找個安全的環(huán)境對它們進行測試,比如你家后院,或者是你所喜愛的營地。如果無法實現(xiàn)預先測試,那就要帶上你以前用過的可靠裝備作為新裝備的備份,直到新裝備通過測試可以正常工作。如果新裝備是自家制作或是特殊訂做的,這點就尤為重要了。因為輕量化的材料比起傳統(tǒng)材料,可能沒有那么結實、沒有那么防水、絕緣性也沒有那么好。
非常有經(jīng)驗的背包客可能在冬季露營或登山的過程中也會使用一些輕量化的裝備,但本文所描述的裝備和技術都是用在較為溫和的天氣條件下和低海拔環(huán)境中使用的。只有那些非常富有經(jīng)驗和自信的背包客才會在冬季和高海拔環(huán)境里使用超輕裝備。

第一部分 理解輕量化徒步

輕量化徒步的原則

1. 帶上充足的裝備,以保證活動的安全性、舒適性和確定性。

輕量化徒步并不意味著背離舒適,它是在減少負重的前提下保有一定的舒適度。輕量化的裝備可以是一些很基礎很簡單的裝備,但這些裝備能為背包客提供遮蔽物/帳篷、舒適的睡眠、有營養(yǎng)有胃口的食物、干凈衛(wèi)生的水,以及適應于環(huán)境的衣物。
心理幸福感也同樣重要。要對自己的裝備信心滿滿。經(jīng)過循序漸進地思考,一步一步來實現(xiàn)輕量化徒步可以使背包客對自己的裝備和能力都增加信心。

2. 熟悉掌握每樣裝備的準確重量。

清楚知道裝進背包中的每樣物品的重量至關重要。在購買裝備的時候,你可以通過研究供應商提供的產(chǎn)品手冊和網(wǎng)址來了解裝備的大致重量。但生產(chǎn)商和經(jīng)銷商可能會將裝備的重量標低,所以只有真的稱過裝備,你才能知道裝備的真正重量。
用來稱裝備的利器是用來稱信件和包裹的郵包秤。這種秤的精確度非常高,遠超我們的實際需要。郵包秤的稱重上線能達到10磅就可以了。對于輕量化背包客和超輕量化背包客們來說,他們的睡眠系統(tǒng)、遮蔽物/帳篷等那樣的大件一般都不會超過3磅。
很多超輕量化背包客都會用小本子記下他們每樣裝備的描述和重量。這樣做的好處就是可以將每樣東西的重量加在一起得到裝備總重,而不必要稱整個背包的重量。還有一個記錄裝備重量的最簡單方法,將裝備列在電腦中的電子數(shù)據(jù)表上。這樣做能更快地對裝備進行分類,自動加總重量。

要熟悉自己每件裝備的重量和性能.png

要熟悉自己每件裝備的重量和性能

3. 有可能地話,復用裝備。

備注:功能單一且可替代的物品不要帶,比如頭燈帶了 沒必要帶營地燈或手電,有壓縮衣褲就不帶秋褲
雨披是一件典型的多用途裝備,它既能在雨天為徒步者和背包提供防水。它還能在緊急的時候用作天幕、地布,或者是用于遮蔽隱私。-市面上有三合一的雨衣
印花大方巾是另一件典型的多用途裝備。它可以充當餐巾、頭巾、鍋墊、抹布、圍巾、拭鏡布,眼鏡盒等等。和雨披一樣,它的用途無限,只因使用人的想象才變得有限。印花大方巾一般是用印花棉布做的,它也是背包客在旅途中所帶的僅有的幾樣棉制品之一。它因良好的純棉吸水性而廣受歡迎。另外,對于用來處理便便的塑料便便鏟來說,背包客完全可以用一根結實的地釘代替也可以用登山杖的杖尖。輕量化的裝備并不是要求裝備能完美地適用于可能會碰到的各種情況,而是只需要它能解決掉出現(xiàn)的各種情況,這樣一來,背包客就能將那些專業(yè)工具留在家里了。
但要確定這件多用途裝備所具備的額外功能在野外是確實需要,且這樣做是確實減重的。要不是碰到真地需要某樣特殊工具的情況,帶一把全工具的大號“多用軍刀真的未必就是好事兒。--但注意天朝,帶軍刀出門 很可能在車站安全檢查被沒收,除非你自車或租車


地釘復用的作用之一——“便便釘”.png

地釘復用的作用之一——“便便釘”

4.首先將注意力集中在最重的裝備上。

要想減重,就應該從那些最重的裝備下手。對于大部分背包客來說,最重的裝備包括背包、睡眠系統(tǒng)、遮蔽物/帳篷、食品、炊具和水。

5. 選擇裝備時,要選擇那些能滿足需求的最小裝備。

那些個頭大的裝備肯定比小裝備重,但實際效果則是一樣的。

6.選擇裝備時,要選擇那些有用的、結實的、可靠的輕量化徒步裝備。

根據(jù)以下順序來評判裝備:

  • 它是不是有確實用?
  • 它是不是靠得住?
  • 它是不是滿足輕量化?
  • 它夠不夠小?

如果一件裝備不是真的有用,那么不帶它將會省去這件裝備的全部重量。在野外,裝備壞了需要修是一件很煩人的:最好的情況是修著麻煩,而最壞的情況就會釀成嚴重的危險。

裝備重量的計算

裝備重量的計算方法有三種。

  • “基礎重量法”是輕量化背包客和超輕量化背包客用來計算攜帶重量的方法。它指的是背包自重和背包內(nèi)所裝的且在徒步過程中不會發(fā)生重量變化的物品質量總和。那些在徒步過程中會被消耗掉的物品,如食品、水、燃料、防蟲劑、防曬霜、洗漱用品以及其它那些在徒步過程中會被用完的東西不計入“基礎重量”。這種計量方法最早源于長途背包客們的傳統(tǒng),他們會在徒步過程中對消耗品進行補給,這就是為什么消耗品不計入在內(nèi)的原因。大多數(shù)背包客將基礎重量低于10磅的徒步叫做超輕量化徒步,將基礎重量介于10磅至20磅之間的徒步叫做輕量化徒步。

  • “背負重量法”是傳統(tǒng)背包客用來計算攜帶重量的方法。它指的是在背包客在徒步伊始之際,背包所背負的所有重量。這其中包括食品、水、和包中的所有物品,但背包客穿在身上的衣物或裝在衣服兜里的東西卻不包括在內(nèi)。

不論是”基礎重量法“還是”背負重量法“都忽略掉了某些裝備,而且對包外物品(如登山杖)都沒有明確說明是否要計算在內(nèi)。所以,當這樣的包外物品被帶上路時,它們的重量是否計算在內(nèi)就完全取決于背包客個人了。但這個問題在“去裸重法”面前就不是問題了。

  • “體外重量法”是另一種計算攜帶重量的方法。它是用于計算徒步重量最全面但卻最少被用到的方法。它包含徒步開始之初背包客的所有穿戴之物。它雖然不是計算重量的最便捷方法,但它勾勒出了背包客所攜帶的全部物品,甚至包括背包客衣兜里的東西。
不同類型的背包客和背負裝備的重量.png

不同類型的背包客和背負裝備的重量

第二部分“三大件”——背包、遮蔽物、睡眠系統(tǒng)

背包

材質多種但現(xiàn)在有更輕的大馬力,及CUNBEN材質
由傳統(tǒng)背包徒步過度到輕量化徒步的背包客可以仍舊使用原來的大背包,但是背包中所裝的裝備會更少更輕。從經(jīng)濟角度講,這樣是比較合理的。如果背包客已經(jīng)有了一個大背包,而且也不想再另買一個小背包的話,他們也可以暫時用這個大的。最后,隨著他們使用的遮蔽物/帳篷和睡眠系統(tǒng)變輕變小,背包就裝不滿了,這時候再更換輕小的背包就更可操作了。

輕量化背包

輕量化背包比普通背包要更小,更簡單,沒那么多拉鏈,也沒那么多隔層。將背包掏空,包本身的重量一般不到三磅。很多輕量化背包的舒適背負可以達到30磅(13.6公斤):這樣就可以裝20磅(9公斤)左右的裝備和10磅(4.5公斤)左右的水和食品。

超輕量化背包

對超輕量化背包客來說,最常用的背包是“桶包”。這種背包的開口在上面,只有一個主倉。很多容積在3000至3500立方英寸(49L到57L)的小背包或沖頂包都可以用來做超輕量化背包。通常情況下,這種超輕量化背包都有一個背包蓋或頭包來封頂。由于這種背包非常簡單,所以不容易壞,也不容易出問題。超輕量化背包的重量一般不超過2磅(0.9千克)。

![Uploading 輕量化之旅電子書備注法海個人意見4832_256057.png . . .].png](http://upload-images.jianshu.io/upload_images/1336250-406a700b7514554f.png?imageMogr2/auto-orient/strip%7CimageView2/2/w/1240)

超輕量化徒步的背包的設計都極其簡單,是不是很有現(xiàn)代感呢?

從一開始就選擇小背包就意味著背包的自重就很小,而且這樣的小背包也會影響裝備選擇的整個過程。小背包迫使背包客不得不去嚴肅地考選簡單、輕小的裝備。

很多超輕量化背包客在背小包的時候都只用肩帶,而根本不用腰帶。但也有一些超輕量化的背包客會用腰帶來減緩肩部的受力。開始的時候可以選擇一個有腰帶的小包,這樣就可以根據(jù)情況隨機應變了。從背包上剪去腰帶可比往原本沒有腰帶的包上加個腰帶要容易得多。所以,除非你確定你不想用腰帶,不然還是買一個帶腰帶的背包好點。

一個從大背包過度到小背包的簡單方法是使用壓縮袋。盡量分裝,無法拆裝的大物品先裝,可拆的物品分別形成一個個小袋擠壓進各個縫隙中.你可以將這個壓縮帶放置在頭包和主艙之間。這樣的壓縮袋相當于增強了小背包的容積,同時能使找雨衣、棉服等物件變得更加快捷。壓縮袋還可以掛在樹上,用以避免食物引誘來動物。你還可以在壓縮袋上手工縫制一條菊繩,這樣在連接壓縮袋和背包的時候就能保證壓縮袋不會從背包上掉出來丟在路上。

在壓縮袋上縫制一條菊繩,這樣就不怕壓縮袋丟在路上啦—叢林較多的地區(qū)盡可能不外掛.png

在壓縮袋上縫制一條菊繩,這樣就不怕壓縮袋丟在路上啦—叢林較多的地區(qū)盡可能不外掛

遮蔽物

材質:涂硅布----分單面及雙面硅,現(xiàn)在有更輕的大馬力,及CUNBEN材質

很多輕量化的遮蔽物都是涂硅尼龍布做的。背包客把這種面料叫做“sinlylon”,涂硅尼龍、硅化尼龍布和硅處理尼龍說的都是這種面料。

普通的防水膠在涂硅尼龍的光滑表面上是沾不上的,因此涂硅尼龍的防水膠必須是專用膠。McNett出的“SilNet”就是專門用于此材料的防水膠,而且非常管用。用膠水槍來涂抹SilNet會比用小刷子來涂更省膠,且涂得更干凈更整齊。---防水膠一般用于傳統(tǒng)縫紉的接縫處,但目前也有使用膨脹線來代替?zhèn)鹘y(tǒng)縫紉線避免針孔出現(xiàn)漏水,但目前膨脹線防水效果尚需要進一步提高性能

切記,涂硅尼龍是很易燃的。遮蔽物、雨披、壓縮袋和其它的涂硅尼龍裝備都是很易燃的,所以永遠不要將這些涂硅尼龍面料暴露在火焰或熱源附近。

天幕

根據(jù)地區(qū)可作為帳篷替代品,但叢林 蛇蟲蚊多地區(qū)及地面易積水營地不推薦

天幕是一種既多用、輕量又小巧便攜的遮蔽物。在所有的遮蔽物中,天幕具備最好的空間-質量比。自然而然地,他們成為了最受超輕背包客歡迎的遮蔽物。

但天幕并不適用于所有的人。在不好的天氣里,搭建天幕來遮風避雨是非常需要經(jīng)驗的。除非把天幕搭建成金字塔,不然的話天幕的隱私性比起帳篷來說要差很多。防蚊蟲方面,有些背包客會在天幕內(nèi)加一個紗網(wǎng)蚊帳,但也有很多超輕背包客只在有需要的時候在頭部加一個防蚊蟲的護頭網(wǎng)。天幕的搭建方法有很多種。“防空洞式”搭建方法能夠將天幕的脊背拉得很緊,所以在疾風驟雨的環(huán)境中,可以采用這種搭建方式。

“金字塔式”和“防空洞式”天幕的搭建.png

“金字塔式”和“防空洞式”天幕的搭建

帳篷

帳篷比天幕要重,但是可以為背包客提供更好的隱私和保護。如果要去到蚊蟲非常多的地方,攜帶一頂帳篷是非常有必要的。

小眾生產(chǎn)商會針對輕量化背包客生產(chǎn)一些重量低于2磅(0.9公斤)的超輕尼龍帳篷。這樣的帳篷有的可以容納兩人。但如果只睡一個人,再把裝備都放進帳篷的話就空間利用會更舒服。雖然兩個中等身材的人可以睡下這樣的帳篷,但是除了睡覺所用的裝備外,其他的所有裝備只能放在帳篷外面了。
有時候,超輕帳篷的生產(chǎn)商會假定背包客的登山杖是可調節(jié)長度的,這樣的話登山杖就可以用來幫助搭建帳篷。可調節(jié)長度的登山杖可以幫助拉緊帳篷。在某些環(huán)境中,在附近找到合適的樹杈或木棍來幫助拉緊帳篷是不太可能的。但如果你出行所帶的登山杖是不可調節(jié)長度的,那就最好不要帶需要借助登山杖進行搭建的帳篷。
大部分的極值超輕帳篷都是單層帳或單人帳篷, 少數(shù)為1.5人帳。目前最輕的帳篷為單人的CUBEN帳約0.4公斤,BIGSKY1.5層帳篷金字塔或NOVA單人雙層 帳篷,單層帳就意味著沒有內(nèi)帳來處理帳內(nèi)的冷凝水。在帳內(nèi)沒有足夠流動空氣的情況下,冷凝水會凝結在帳篷的內(nèi)壁和頂部。大部分的冷凝水來自于背包客的呼吸,也有一些是由于出汗和已經(jīng)受潮了的裝備。如果帳篷是搭建在水邊或潮濕環(huán)境中,且周圍沒有什么風,那帳內(nèi)就一定會有冷凝水。
單層帳冷凝水的處理方法:

  • 用吸水性好的織物或海綿擦拭帳篷內(nèi)壁,然后在帳外擰干。
  • 拉緊帳篷。沒拉緊的帳篷會減少頭部空間,這樣冷凝水就會接觸到衣物和睡袋。時不時地到帳外拉緊風繩并保持帳面的緊繃是很有必要的。

在超輕帳篷內(nèi)一定要謹記“不在帳內(nèi)動火”的忠告。任何爐具所生成的煙霧都會對帳篷構成損害,況且尼龍面料又非常易燃。

小眾生產(chǎn)商針對輕量化背包客生產(chǎn)的超輕帳篷.png

小眾生產(chǎn)商針對輕量化背包客生產(chǎn)的超輕帳篷

露營袋

超輕帳篷的重量基本相似。所以根據(jù)個人喜好選擇,當然你想極度輕,也可以使用信封式救生毯作為露營袋
但叢林 蛇蟲蚊多地區(qū)及地面易積水營地不推薦
露營袋可以用在那些對帳篷來說都很小的非常規(guī)營地。露營袋有兩種:一種是可以自立的全封閉露營袋,一種是只作睡袋外皮的非自立露營袋。
可自立的露營袋有一個全拉鏈,可以將背包客完全封閉在露營袋中。露營袋的空間遠大于睡眠系統(tǒng)所需空間。這樣的露營袋一般是由防水透氣面料做面,帶一個有防蚊紗網(wǎng)的帽子,紗網(wǎng)和背包客的臉之間保有一定空間。這樣一個小巧的露營袋只有2-3磅(0.9-1.36公斤)重,和超輕帳篷的重量基本相似。但這樣的露營袋內(nèi)部經(jīng)常會產(chǎn)生冷凝水,尤其是在拉鏈完全拉上的情況下。
另一種露營袋是一種將背包客頭部露在外面的露營袋。它的上層采用防撥水透氣面料,底層為全防水面料,沒有全閉合的拉鏈。這種露營袋比起那些將頭放在里面的露營袋更清爽。它不僅可以防止露水,甚至還能短時間地防雨雪,但如果是持續(xù)降雨的話,則需要在露營袋上面拉一塊天幕用以遮蔽。這種露營袋的優(yōu)勢是質量輕——只有約半磅(0.23公斤),而且?guī)缀鯖]有冷凝水。
潮濕的天氣,兩種露營袋配合天幕使用都非常不錯。搭配天幕后,進出露營袋就不會將睡眠系統(tǒng)弄濕了。


非自立的露營袋在晴朗的夜色中伴你好夢.png

非自立的露營袋在晴朗的夜色中伴你好夢

睡眠系統(tǒng)

防潮墊

有些輕量化背包客會使用閉孔泡沫防潮墊,也有一些會使用充氣防潮墊。一般情況下,壓縮性最強的裝備通常就是最輕的裝備。充氣防潮墊在放氣后可以收納得很小,但是絕大多數(shù)氣墊卻比泡沫防潮墊卻要重,但目前市場上推出了比泡沫更輕的排骨氣墊-但其鏤空設計更挑人的身形。也有和泡沫重量相當?shù)腡AR XTHERM氣墊.除以上特殊氣墊外閉孔泡沫防潮墊更適用于輕量化徒步,不僅因為它的體積沒那么大,更因為它們夠結實,而且不會吸水,這樣就意味著它的絕緣效果要好于開孔泡沫防潮墊。

將充氣防潮墊收納在背包里,可以為充氣防潮墊提供更好的保護,但將防潮墊外掛在背包外也是一種常見的做法。在使用充氣防潮墊的時候,最好也帶上防潮墊修補貼,肯定有一天會有用得上。

那些用“桶包”的背包客可以先將閉孔泡沫防潮墊卷起來,然后再將防潮墊放在空背包里,這樣在松開防潮墊的時候就會形成一個圓桶,再將其他的裝備放入這個防潮墊卷成的桶里。這樣就算再沒有形的包也被撐起來了,而且形成了一個臨時的背板,更有利于背負。如果你覺得這樣裝防潮墊所占空間過大,那也可以將防潮墊圈起來,豎直掛在背包外側。
輕量化背包客經(jīng)常會選擇3/4長的防潮墊,而不是用全長的防潮墊。此外,他們還經(jīng)常對防潮墊進行修剪,將其剪得更小更輕。

3/4長的防潮墊配上枕頭和背包就相當于全長防潮墊.png

3/4長的防潮墊配上枕頭和背包就相當于全長防潮墊

傳統(tǒng)睡袋

輕量化背包客一般會使用木乃伊形的羽絨睡袋。羽絨睡袋比起棉睡袋來,體積更小,質量更輕。有些新手擔心羽絨睡袋會濕,這樣就減少了睡袋的保暖性。這種擔心對羽絨服來說是有的,當然如果有錢的話,可以買拒水羽絨的物品就不用擔心這問題,但是一般羽絨睡袋便于進行防水防潮的收納,所以就沒關系了。你可以將羽絨睡袋裝在防水的塑料袋里,直到搭建好遮蔽物/帳篷后再將睡袋拿出來。

無底睡袋

最常見的超輕睡眠系統(tǒng)是用無底睡袋來替代傳統(tǒng)睡袋。在使用無底睡袋時,使用者的上面有很好的絕緣保溫作用,而背部的羽絨會因為使用者的重壓絕緣保溫變差作用。無底睡袋的腳的位置,會做出一個“足袋”,將腳封閉在里面進行保暖。如果沒有這個足袋的話,腳就會跑到外面因而受凍。無底睡袋一般沒有拉鏈,沒有帽子,沒有領口風擋和拉鏈風擋。在使用無底睡袋的時候,防潮墊會表現(xiàn)出隔絕來自地表冷氣并提供舒適的作用。無底睡袋可以用透氣的尼龍面料,填充物方面,它可以與傳統(tǒng)睡袋一樣,采用羽絨或棉來進行填充。棉質填充物的無底睡袋使用起來更方便,但是羽絨填充物的無底睡袋則更輕更易壓縮。可以對舊睡袋或有破損的睡袋進行改造,做出無底睡袋。

對于睡覺老實不經(jīng)常翻身的人來說,無底睡袋非常好用。如果天氣暖和,無底睡袋的通風也會更好。天氣冷的時候,還可以把無底睡袋拉緊,以減少多余的睡袋空間,否則就只能靠自己捂熱了。因為無底睡袋沒有帽子,所以冬天的時候需要戴頂比較保暖的帽子(最好是有下頜拉帶的)。在同樣的環(huán)境中,不同的人所需要的填充量是有差別的。以一個2英寸厚的無底睡袋為例,一般人的舒適溫度可以達到24華氏度,非常耐寒的人的舒適溫度可以為15華氏度,而對很怕冷的人來說,只有35華氏度。如果你覺得2英尺立襯的睡袋不夠厚,那么不要忘了,睡袋的厚度一般指的是將睡袋上下兩層相加之后的厚度,而無底睡袋則只是指睡袋上層的厚度,所以2英寸立襯的無底睡袋大致相當于一個5英寸厚的普通睡袋。另外,還要記住,大部分女性的體感溫度是低于男性的,因此要睡得舒適,女性所使用的睡袋填充物應該多于男性睡袋中的填充物。

無底睡袋的正面和背面.png

無底睡袋的正面和背面

半睡袋(象腿睡袋)

一些超輕量背包客會帶一件有帽的保暖大衣和一個“半睡袋”來充當睡袋。這樣的睡眠系統(tǒng)在登山過程的緊急露營中也廣受歡迎。穿著大衣,配合使用半睡袋來進行保暖的效果與使用睡袋的保暖基本相同。而且這樣的睡眠系統(tǒng)更加方便。大衣在營地活動時就可以穿著,在睡覺的時候直接把半睡袋套在腿上即可。清晨起床的時候可以一邊穿著大衣和半睡袋保暖,一邊來裝包。把大衣放進包里拔營啟程后,走起來身體很快就暖和了。

羽絨服+半睡袋+露營袋=暖和.png

羽絨服+半睡袋+露營袋=暖和

第三部分——衣服、帽子

保暖帽子

一頂保暖的帽子對背包客來說是很重要的。所謂保暖好是要能蓋住耳朵。再暖和一些的還要能蓋住后脖子。對使用無底睡袋的超輕量化背包來說,一頂有下頜拉帶的保暖帽子是絕對值得擁有的。在這樣的睡眠系統(tǒng)中,下頜的拉帶能幫助帽子的固定。

遮陽帽

棒球帽,不僅可以在晴天遮陽防曬,又能在雨天支撐雨披耷拉下來的帽檐。

圓帽檐太陽帽的防曬功能比棒球帽要強大,它還對脖子和耳朵起到防曬租用。但這樣的遮陽帽,除非有下頜拉帶,不然在大風天戴的話就很容易被被吹跑。

有下頜拉帶的遮陽帽就是給力9245.png

有下頜拉帶的遮陽帽就是給力

衣物

背包客對衣物的要求很高。既要能保暖,還要能透氣;既要能阻擋雨雪,還要能防風防曬。不論是在閑庭信步的時候,還是匆匆趕路的時候,不論是在減速慢行的時候,還是站定不動的時候,背包客所帶衣物都要能實現(xiàn)上述功能。而輕量化背包客為了減少負重和背包體積,只能減少攜帶衣物數(shù)量,而這些衣物要能對付這樣不同的環(huán)境。
每件衣物都應該能和所帶的其它衣物相互配合。理想情況下,輕量化背包客能將所帶的衣物都同時穿上,而不感到難受。
很長時間以來,羊毛質地的衣物都是很理想的露營和徒步衣物,因為即便濕了也還有一些保暖功能。但羊毛有個缺點——重,而且濕了以后也不容易干。據(jù)說最近有新科技研發(fā)成果的復合膜羊毛,可解決這問題
對于直接接觸皮膚的衣物來說,合成纖維比大多數(shù)羊毛衣物都加更柔軟舒適。 合成纖維不容易引起過敏,不容易被蟲蛀、也不容易產(chǎn)生褶皺,所以比起羊毛來,它們也更容易清洗。但合成纖維也不是完美的。有些合成纖維會發(fā)臭,而羊毛卻不會。盡管如此,很多背包客還是會選擇一些速干的、設計簡單,且有一定功能性的合成纖維衣物。

美利奴羊毛衣服被蛀,一定很心疼吧!9000.png

美利奴羊毛衣服被蛀,一定很心疼吧!

軀干衣物

  • 襯衫---本人比較少用襯衫,因為扣子太多,縫線太多比相同的T恤重 反而我使用短袖T恤+臂套

對軀干來說,較好的選擇可以是短袖的合成纖維T恤,長袖的合成纖維拉鏈立領T恤,或能卷袖的長袖系扣襯衫。天氣好的時候,這些衣物都可以單獨穿著,而通過和其他衣物組合,也可以應對很多不同的徒步環(huán)境。長袖拉鏈立領T恤就是不多見的靈活的衣物。天氣暖和的時候,可以把它當外衣穿,把袖子擼上去,把領子放下來;天氣冷的時候,再把袖子放下來,把領子拉上去,增加保暖。它還可以穿在長袖前系扣襯衫的里面,當打底層,睡覺的時候還可以充當睡衣。

  • 背心和夾克---一般不用,我寧愿使用全身保暖層,

背心或夾克可以作為軀干的保暖層。背心的壓縮性非常好,重量輕,而且軀干保暖效果非常不錯。

與背心相比,夾克的體積更大。但在較冷的情況下,胳膊也能得到保暖。在徒步的間歇和露營的時候,都可以穿保暖夾克,但是在徒步過程中,穿保暖夾克就太熱了。晚上的時候,很多超輕量化的背包客會用保暖夾克當枕頭。這樣,如果午夜夢回凍醒了,還可以將夾克加在睡眠系統(tǒng)上。

由于羽絨更適合用于靜止狀態(tài)的保暖,但我為了省重,我是直接穿上羽絨睡袋,用風繩固定

我寧愿帶不易濕,更適合徒步行進過程中的抓絨,他的壓縮體積還是大但沒辦法,除非你掏錢買拒水羽絨
因為羽絨的重量輕,壓縮性好,所以對輕量化背包客來說,它是非常好的保暖填充物。在潮濕的環(huán)境中,要保證羽絨的干爽需要對其加以特別照顧。但這并不難。可以將羽絨夾克、背心和睡眠系統(tǒng)分裝在防水的塑料垃圾袋中。這樣做能保持羽絨制品的干爽,但是如果萬一濕了,那裝在袋子里的羽絨制品就會一直都是濕的。如果你不能保證羽絨制品的干燥,那就最好使用高質量的合成填充物。

短袖合成纖維T恤、長袖合成纖維拉鏈立領T恤、能卷袖的長袖系扣襯衫9992.png

短袖合成纖維T恤、長袖合成纖維拉鏈立領T恤、能卷袖的長袖系扣襯衫

  • 腿部保暖---不贊成秋褲就只能內(nèi)穿,功能單一
    ![Uploading 輕量化之旅電子書備注法海個人意見10935_852288.png . . .]

推薦可打底可外穿的壓縮褲 一般天冷或睡覺時我內(nèi)穿壓縮褲,多日之后計劃最后一天,直接充分利用壓縮褲,直接外穿徒步

大多數(shù)背包客覺得長款保暖秋褲和與合成纖維的徒步褲子就足以搞定腿部的保暖了,搭配靈活,要是褲子還能變成短褲就更好了。因為有拉鏈,所以可拆卸褲腿的褲子比不能拆卸的褲子要重一些。但即便重一些,天熱的時候,可以拆卸褲腿的長褲還是值得擁有的。

徒步過程中,腿還是很暖和的,尤其是沒啥風的時候。但即便是比較冷,行走的時候只要在徒步褲子里加一層保暖的秋褲也足夠了。如果停下來,腿覺得冷了,就在通過在外面加條雨褲來保暖,即使有風,也沒問題。

如果輕量化徒步者需要帶兩條褲子的話,所帶的第二條褲子應該可以很輕松地套在第一條褲子外面。

  • 短褲,有蚊蟲叮咬地區(qū) 我使用短褲+腿套

徒步短褲在一些天氣炎熱而沒蚊蟲叮咬的地方非常受歡迎。很多背包客都會穿化纖的跑步短褲或足球短褲來替代徒步短褲。這些褲子都非常輕,而且也很速干。

  • 手套(分指手套和并指手套)

對超輕量化背包客來說,低海拔的溫暖環(huán)境,無所謂是否攜帶手套。可以多帶一雙襪子,在必要的時候可以用來充當連指手套,還可以把小的壓縮袋套在外面,這樣就成了一幅可拆分的并指手套(手套的里面是羊毛或絨布內(nèi)膽,外面用耐磨的織物包裹并具有一定的防水作用。通常,手掌面料是全防水,手背面料經(jīng)過透氣和放撥水處理。)。這種用襪子套壓縮袋的手套可以當做應急的手部保暖方法,但這樣一來大拇指就沒法用了。

但如果天氣比較冷的,增加一點點重量,帶一雙真正的手套(不論分指手套還是連指手套),就不只是方便這么簡單了。在寒冷的天氣里,可拆分并指手套的內(nèi)膽就能提供很好的保暖性,而且還輕。手套的腕口不宜過緊,手套也不宜過小。太緊的話就會妨礙到血液循環(huán),手會感覺涼涼的。天如果再冷點,就可能需要輕型的抓絨手套了。

其實只佩戴可拆分的并指手套就已經(jīng)很暖和了。但它還是經(jīng)常與連指手套或分指手套組合使用。這樣的組合非常機動。在營地做雜務的時候,分指手套更加方便靈活;而在并指可拆分手套里面增加一層分指手套的話,普通徒步環(huán)境的保暖就完全不成問題了。

防水外殼+保暖內(nèi)膽=可拆分的并指手套10935.png

防水外殼+保暖內(nèi)膽=可拆分的并指手套

  • 襪子

襪子看似是稀松平常毫不稀奇的物件,但他們卻是背包客眾多衣物中最重要的一件。好的徒步襪子吸水性強,不僅夠為雙腳保暖,還可以在徒步的過程中對腳起到緩沖作用。傳統(tǒng)的背包客會在徒步襪子里再穿一層內(nèi)襪。這樣除了可以更吸汗,還可以通過減少腳和鞋之間的摩擦來減少打水泡的可能性。超輕量化背包客所穿的鞋子會更輕更跟腳,所以一般只穿一雙襪子,不再穿內(nèi)襪。

徒步的襪子需要很合腳。如果襪子太大,就要考慮找些其他的東西來墊在腳下或填充在腳趾的位置。這樣一來,腳就很容易出現(xiàn)不適,也更容易打水泡。襪子或襪口太緊的話也會影響到血液循環(huán)。血液循環(huán)受阻,人就會受到影響,即便天氣暖和也是如此。

棉線襪子雖然具有吸水性,但是干起來很慢。一旦濕了,就又冷又不保暖。棉線襪子還會鎖住水分,將皮膚泡軟,這樣腳上就非常容易打水泡了。

100%的羊毛襪子的吸水性也好,但很容易就穿爛了,尤其是腳跟和跟腱的位置,因為走起來的時候,這里會和鞋子的后幫來回摩擦。

合成纖維的襪子或合成纖維和羊毛混紡的襪子都很適合徒步。這種襪子不僅吸水性強,而且還耐用。不論是洗襪子,還是襪子被弄濕了,它都比棉線襪子和純羊毛襪子干得快。

除了至少要有兩雙徒步襪子外,還要有一雙保暖的干襪子專為睡覺而準備,尤其是在那種整天都很潮濕的環(huán)境中徒步。睡覺時換上一雙“睡襪”的意義不僅僅是為了舒服。對于在潮濕寒冷環(huán)境中走了一天的背包客來說,在睡覺的時候能為雙腳打造一個干燥溫暖的環(huán)境,對其健康來說至關重要。切記,永遠不要穿著濕襪子睡覺。此外,多余的襪子還有其他用途。比如,端熱鍋的時候可以用它來隔熱,緊急的時候可以用來充當手套。配合別針一起使用的話,還可以用來當做頭帶,為耳朵和頭來保暖。

睡覺時候穿著“睡襪”,舒服又健康11674.png

睡覺時候穿著“睡襪”,舒服又健康

多余的襪子緊急的時候可以充當手套11693.png

多余的襪子緊急的時候可以充當手套

防雨服

含沖鋒衣,根據(jù)自己情況選擇我使用GTX和EVENT材質沖鋒衣褲,皮膚風衣及雨衣地布天幕三合一

防雨服的功能不僅僅是防雨、防風、防雪。充分利用的話,它的功能可以非常多。背包客可以穿著防雨服,也可以在潮濕的地面上小憩時將它墊在上面用來隔潮。如果有一群蜂窩被毀掉的憤怒大黃蜂忽然向你涌來,你也可以馬上把防雨服穿在身上,再把紗網(wǎng)頭套戴在頭上,這樣基本可以躲過一劫。防雨服還可以有效地阻止背包客自發(fā)的熱量散到環(huán)境中。這樣當天氣很冷又有風的時候,即便沒有下雨,也可以利用它的這個特性來保暖。

但這樣保暖也有一定的弊端。穿著防雨服很容易過熱。要想彌補這個缺點,可以在穿它之前脫掉一些衣服。這樣走在路上,防雨服里的空氣就流動起來,借此調節(jié),避免過熱。穿防雨服的時候體溫要寧冷勿熱,不然會消耗能量。如果覺得涼了,可以通過增加行進速度來產(chǎn)生熱量。過熱的話,背包客就會出汗,衣物就會濕,這樣除了會感覺不舒服、不方便、也會面臨與被雨淋濕一樣的安全問題。

穿防雨服要記住寧冷勿熱!12136.png

穿防雨服要記住寧冷勿熱!

  • 防撥水涂層

生產(chǎn)面料的時候,在透氣面料的外表面通常會進行防撥水的化學處理。這樣就使水滴在落在面料上的時候變成水珠,從面料表面滾落下來,而不會浸入面料。防撥水處理只是“耐用”,這并不意味著“永恒”。一開始的時候涂層會很管用,但是隨著使用和清洗,它的功能會逐漸降低。最后,在涂層被磨損的位置,面料就開始滲水。有些時候,生產(chǎn)商生產(chǎn)面料時用的防撥水涂層可以通過烘干機或熨斗加熱來重新激活。如果這樣還不管用的話,就需要給面料重新做防撥水涂層處理。這個過程是可以在家操作的。首先,用中性清洗劑將衣物完全清洗干凈,然后在衣物還是濕的時候就可以根據(jù)防撥水劑的使用說明對衣物進行防撥水處理。

  • 防水/透氣面料

生產(chǎn)商用來制作防水/透氣面料的方法五花八門,原理都是讓水蒸氣透過面料出去,同時防止水滴進來。這些方法包括將不同的材料壓合到一起后上涂層和將每根線都先進行防水處理后再紡織成面料。壓合技術已經(jīng)是一項很老的技術了,也一直都在改進。最新的生產(chǎn)防水/透氣面料技術還在飛速地發(fā)展。不管是新技術還是老技術,防水/透氣面料都還是分層壓合的。它們是需要清洗的;因為灰塵和皮膚油脂都很容易就堵塞面料。防水/透氣面料在我們希望它發(fā)揮最大作用的時候,經(jīng)常不給力。試想穿著防水/透氣衣物的背包客負重走在滂沱大雨之中,周圍的環(huán)境濕度非常大。在這種情況下,面料很可能會濕掉,這與生產(chǎn)商所宣傳的功能大相徑庭。但是,這并不意味著防水/透氣面料就不靠譜,這只能說這種面料還無法應對內(nèi)外兩面同時都是如此大的潮濕環(huán)境。所以,防水/透氣面料的技術還不是很成熟。它并不能創(chuàng)造奇跡,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 防水/不透氣面料

輕量化和超輕量化的背包客一般都使用技術上很先進的裝備,但是在防雨方面卻是個例外。有時,他們會選用防水/不透氣的面料。這種面料最簡單、最輕巧、而且最便宜。用防水/不透氣面料做的雨具需要非常通風,因為面料完全無法排汗。但如果你是那種不怎么愛出汗的人,使用防水/不透氣面料的時候應該感覺還不錯。要記住:這樣防水的衣服,潮氣雖然進不來,但也絕對出不去。

  • 皮膚風衣

技術上來講,皮膚風衣不屬于“防雨服”。它是通過增加面料紡織時的密度來實現(xiàn)防風的,但這樣的密度又不影響排汗。因為面料紡織得非常緊密,所以皮膚風衣能夠臨時性地防小雨,但如果雨量大了,一會兒就濕透。如果在皮膚風衣表面進行防撥水處理,將會降低面料的透氣性。

與其要單獨帶一件皮膚風衣,一些輕量化背包客干脆就用防雨服來進行防風。這很湊效,但就是會覺得有點熱、有點潮。皮膚風衣一般都很輕很小:最輕的只有3盎司,大小只有蘋果那么大!也有些人會打雨傘來配合皮膚風衣,但是如果雨下得大的話,就需要真正的防雨衣物了。

  • 雨傘-一般不帶除非成熟大路休閑游

準確地說,雨傘不算防雨服,但是它確實能為背包客防雨,所以這里也要說說它。雨傘可能更適合在近郊環(huán)境中使用,而不適合用于野外徒步。但如果你不用登山杖,而且徒步環(huán)境也沒有大風,雨傘就很有用了。有了雨傘,背包客就可以把雨帽摘下來,這樣既能保證通風,也不會覺得聽不清說話了。用天幕的背包客還可以把傘支在天幕的開口處,這樣傘就可以用來遮擋風雨了。天氣好的時候也可以用雨傘。它還可以用來當擋風板,更可以在行走或休息的時候用來遮陰防曬。

不能折疊的的雨傘一般很大,很笨重。折疊雨傘則很輕小,但就是不太結實。在林子密集的地方,小傘是具有一定優(yōu)勢的,大傘比較容易刮蹭到。有些小折疊傘只有6盎司重,折疊后可以裝在衣服口袋里,非常便于攜帶和使用。

雨傘+皮膚風衣=奢侈的防雨13602.png

雨傘+皮膚風衣=奢侈的防雨

  • 雨披----使用雨衣天幕地布三合一

雨披的帽子結構一般都很簡單,這個問題可以通過佩戴棒球帽來解決。這種又輕又簡單的防水雨披既可以用來防雨,也可以用來做地布、做野餐墊、做緊急遮蔽物,或更多背包客能夠想到的用處。雨披用來防雨的時候,除了可以將背包客罩在里面,還可以把背包也罩在里面。因為雨披是那種很寬松的雨具,因此可以通過把背包放在雨披里,來增加雨披的通風。

風中行走,雨披被掀起來是很煩人的。發(fā)生這種事情的時候,有兩種補救方法,但遺憾的是,這兩種方法都不是完美的解決方案。第一種,可以將背包背在雨披外面,這樣背包的腰帶扎在腰上就可以防止雨披翻起來。第二種,將背包背在雨披里面,然后在雨披外面系上皮帶或風繩。但這兩種方法都減少了雨披良好的通風性,不易排汗,衣物會被汗捂濕。防雨方面,雨披的防雨效果并不如其他修身的雨衣理想,但是卻因為良好的通風性而受到輕量化背包客的喜歡。

雨披肥大,透氣性好14006.png

雨披肥大,透氣性好

  • 腿套-雪套

腿套腿部防雨裝中是最輕,最小巧的。腿套由兩個分開的“腿管”組成。腿套是用涂硅布制作的,因為涂硅布很輕也很容易打包,所以能夠輕易地裝在褲兜里。背包客可以買成品腿套,也可以用最粗鄙的家用縫紉技能來自己縫制。把腿套做的寬點會很方便,這樣即便不脫鞋也能穿。沒有被腿套蓋住的地方可能會濕,尤其是在翻越障礙物的時候。所以腿套一般都是和雨披來搭配使用的,而不是和修身雨衣搭配。因為雨披能保護到腿套覆蓋不到的地方。

  • 修身防雨服

修身防雨服的設計與其是否防雨密切相關。它的透氣系統(tǒng)包括一條全長的雙頭前拉鏈,兩條腋下拉鏈,和核心氣窗(核心氣窗是紗網(wǎng)布做內(nèi)襯的口袋,可以通過打開口袋來增加內(nèi)部空氣的流動性)。對輕量化背包客來說,好的通風是保證舒適的必要條件。全長拉鏈上面會有個門襟用來擋風,門襟上下有按扣固定。這樣你就可以選擇是使用拉鏈,還是使用按扣,或是兩個都用。萬一拉鏈在徒步過程中壞了,按扣就可以發(fā)揮作用,不至于用別針或其它緊急修補品應急。但比起松緊帶和按扣來,腰上的魔術貼要更加多用。

大多數(shù)時候防雨裝都是穿在最外層的,而且還要很輕松地將所有衣服套在里面,包括保暖層。不要怕防雨裝太大,野外使用的防雨裝就應該比平時穿的衣服大一碼。這樣的話,袖子就會長出來,這樣雨就不會淋到手了。總重只是稍微增加一點,但是里面就會很通風,更涼快,更舒適,防止大雨降低防雨服的有效性。

防雨夾克的腋下拉鏈是通風的保證之一14605.png

防雨夾克的腋下拉鏈是通風的保證之一

  • 防雨夾克

防雨夾克都比較短,長短經(jīng)常是在腰臀之間。一般有個固定的帽子,前面有個全拉鏈。因為防雨夾克短,所以也比較輕,尤其是沒有帽子的夾克。但如果雨下得比較大的話,還是應該帶一件能蓋住屁股的有帽長雨衣,盡管會重一點。

  • 套頭防雨夾克

套頭防雨夾克一半都有帽子,而且前面還會有個袋鼠兜。它是一種很舒服很暖和、中等長度的防雨服,在寒冷的天氣里使用效果非常不錯。但因為透氣性差,所以夏天徒步的時候穿就太熱了。

  • 套頭長雨衣

比起背包客來說,套頭長雨衣在登山者中被用到的更多。套頭長雨衣和套頭防雨夾克很像,但是會比夾克多個“雨裙”。“雨裙”能和上衣接,蓋住膝蓋甚至膝蓋以下的地方。套頭長雨衣在極端環(huán)境中能充分發(fā)揮功效,但是在運動量很大的時候透氣性非常的差。

  • 帕克款式雨衣

“帕克大衣”最開始指的是保暖的套頭大。它和套頭的帶帽夾克很像,但更長。現(xiàn)在,“帕克大衣”指的是長度在大腿位置的大衣。大衣前面有個全長的拉鏈,而且還有個帽子。因為長度的關系,帕克款式雨衣會比一般的防雨夾克重,但是防雨效果也更好。

穿防雨服的時候千萬不要擔心號碼太大15077.png

穿防雨服的時候千萬不要擔心號碼太大

  • 雨褲

和腿套不同,雨褲的防雨從腰覆蓋到腳踝。要是雨褲還能把鞋蓋住,就再好不過了。有的雨褲兩側有全拉鏈,便于穿脫,但也會因此增加重量,體積更大。也正因為這個原因,輕量化背包客一般只會選擇褲腿下腳帶短拉鏈的雨褲。

全拉鏈雨褲和褲腿短拉鏈雨褲15205.png

全拉鏈雨褲和褲腿短拉鏈雨褲

  • 防雨服的清洗

在其它的徒步衣物因為汗水和塵土而變得污穢需要的洗熨時候,防雨服一般只用手搓漂洗就可以了。很多徒步長距離線路的背包客在自助洗衣店洗熨其它徒步衣物時都穿著防雨服。至少,在城里,穿著雨衣和雨褲看起來比穿著雨披和腿套顯得更得體一些。

第四部分——食物

戶外食物的輕量化選擇

戶外食品的三個原則是:

  • 帶干的、不帶含水份的,
  • 帶沒有包裝或包裝輕薄的,
  • 帶熱量密度大的。

人體每天消耗的熱量,6065%來自碳水化合物,2025%來自蛋白質,10~15%來自脂肪。
碳水化合物比蛋白質、脂肪能更直接快速地提供能量并且易消化。所以戶外活動中,

  1. 首要補充的是碳水化合物,即米面類食物。
    100g谷物類干糧能提供300~350卡的熱量。每天200g,即每餐100g米/面條 或一個馕。100g大米(半飯碗)可以煮出一碗半米飯。(玉米面,好處是熱量跟米、面一樣,但是煮食時間短,省氣罐)

  2. 干果類含油量高,熱量密度比谷物類高許多,適合當零食,每天50-100g。
    松籽仁670、核桃仁620、榛子600、葵花籽仁600、花生仁580、杏仁520、栗子350

  3. 果脯類含糖量高,熱量與谷物類差不多,也適合當零食,每天50-100g。
    干棗蜜棗350、葡萄干340、果脯330

  4. 高蛋白的有牛肉干550、奶粉480、豬肉松440、豆奶粉420、奶酪328、魚片干300、蝦干250。
    魚片干、蝦干熱值小,是因為脂肪含量少,幾乎都是蛋白質。每天100g。

  5. 高膳食纖維的是脫水蔬菜,推薦萬年青菜干(萬年青是一種菜),用沸水泡一泡就可以吃,一包可以吃一二十天。和燕麥一起可以防便秘。

  6. 黑巧克力520,補充體力的好東西,每天50-100g(不推薦奶油巧克力和白巧克力, 25°以上天氣巧克力會融化。
    可可粉是巧克力的原料,建議帶原味的全脂或中脂可可粉(含可可脂和可可豆的一些獨特的營養(yǎng)成份、熱量高),不要帶低脂或脫脂可可粉(經(jīng)過N道加工堿化中和很多營養(yǎng)都沒了)。可可粉可以和奶粉、豆奶粉一起沖著喝

  7. 09軍用壓縮干糧460(比90少油,干,沒90香,但不會膩),應急。
    能量棒基本上就是包了一層巧克力的壓縮餅干。

  8. 鹵食熟食容易變質壞掉扔掉(所以一定要慎重選擇水分含量低,而且一定要抽真空包裝的)罐頭類、真空包裝類包裝重,而且由于水份含量大,低溫環(huán)境下會凍成冰疙瘩沒法吃。
    餅干容易碎,最后都在吃餅干屑。
    膨化食品,這個還是不帶吧,太占地方。

推薦輕量化戶外食譜

  • 早餐:即食麥片70g,奶粉/豆奶粉30g (1小包),我還會吃抽真空咸蛋
  • 午餐:大餅/馕1個(100g)、牛肉干/魚干50g
  • 晚餐:米/面100g,牛肉干/魚干/蝦干50g,脫水蔬菜,紫菜,榨菜,黃油
  • 零食:巧克力50-100g,
    葵花籽/花生/杏仁/芝麻糖/奶糖/干奶片50-100g,
    棗子/葡萄干/果脯 50-100g,
    維果C或復合維生素 1粒

以上合計每日食物量550-700g,大致可以提供2200-2800卡的熱量。
09壓縮干糧500g(熱量2300卡、夠三到四餐)作為補充應急,不建議餐餐吃
一周7日的食物攜帶量是4~5kg,比每日1kg的標配減重不少

受困缺糧情況下,對食物要重新分配,每天最少補充1000卡的熱量,差不多250-300g各種食物,減少運動,等待救援。
最后總結一下:熱值最高的干果、牛肉干、巧克力和奶制品可以多帶一些,對輕量化有極大幫助。

自制干燥熟米飯

  1. 選擇不粘的大米,本人喜歡吃絲苗,在家用電飯煲煮米飯,水量日常水或略少

  2. 煮好之后,用工具打散米飯,敞開在通風處或你用風扇吹,充分散發(fā)水蒸氣

  3. 敞開直接放在冰箱的非急凍室,溫度可以調低一點

  4. 過一晚或一兩天米飯就硬邦邦一粒粒白生生的了,其實是熟的

  5. 搞個抽真空包裝,因為不含防腐劑所以請你幾天內(nèi)吃了

  6. 沸水泡飯,吃了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nèi)容合作請聯(lián)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由作者上傳并發(fā)布,文章內(nèi)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隨后出現(xiàn)的幾起案子,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老刑警劉巖,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28,333評論 6 531
  • 序言:濱河連續(xù)發(fā)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現(xiàn)場離奇詭異,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發(fā)現(xiàn)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8,491評論 3 416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 “怎么了?”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76,263評論 0 374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是天一觀的道長。 經(jīng)常有香客問我,道長,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62,946評論 1 309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辦了婚禮,結果婚禮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們只是感情好,可當我...
    茶點故事閱讀 71,708評論 6 410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fā)上,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5,186評論 1 324
  • 那天,我揣著相機與錄音,去河邊找鬼。 笑死,一個胖子當著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內(nèi)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決...
    沈念sama閱讀 43,255評論 3 441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響起,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42,409評論 0 288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沒想到半個月后,有當?shù)厝嗽跇淞掷锇l(fā)現(xiàn)了一具尸體,經(jīng)...
    沈念sama閱讀 48,939評論 1 335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nèi)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40,774評論 3 354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在試婚紗的時候發(fā)現(xiàn)自己被綠了。 大學時的朋友給我發(fā)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
    茶點故事閱讀 42,976評論 1 369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死狀恐怖,靈堂內(nèi)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我是刑警寧澤,帶...
    沈念sama閱讀 38,518評論 5 359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島的核電站,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放射性物質發(fā)生泄漏。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卻給世界環(huán)境...
    茶點故事閱讀 44,209評論 3 34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 院中可真熱鬧,春花似錦、人聲如沸。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4,641評論 0 26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三九已至,卻和暖如春,著一層夾襖步出監(jiān)牢的瞬間,已是汗流浹背。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5,872評論 1 286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 沒想到剛下飛機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東北人。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51,650評論 3 391
  • 正文 我出身青樓,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可洞房花燭夜當晚...
    茶點故事閱讀 47,958評論 2 373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