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電子競技為何總讓人失望

前不久剛結束的MSI季中邀請賽,不出意料的中國隊再次與冠軍失之交臂,不得不讓人懷念去年季中賽EDG奪冠時的激動瞬間,時隔一年,我們并沒有感覺到與S系列冠軍越來越近,反倒是越發的遙遠了。

什么時候,每一次我們總是報著無限大的希望中國隊奪的英雄聯盟的冠軍,最后卻總是失望而歸,然后回國各個隊伍被噴成篩子,每次都上演一模一樣的戲碼,讓我們在冷靜下來后想一想,到底是什么造成了中國的電子競技始終不能大放異彩。

電子競技,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延伸出的一種游戲比賽,一種全新的體育運動。隨著越來越多的人參與到其中,電子競技的簇擁者不斷的增加,受到的關注也越來越多。但在中國,直到近幾年,發展勢頭才有所上升。相比較而言,韓國,歐洲,北美地區的電競事業才是真正的如火如荼。

那到底是什么讓中國的電子競技落后于其他地區?

其實,相信任何一個八零九零后的人來說,可能在小時候偷著出去玩游戲,上網都是家常便飯的事。九十年代的紅白機,街機廳到零幾年的網吧,一直充斥在我們身邊。基本上,任何一個男孩子,都會偷偷摸摸的去玩。

是的,我在這里用了偷偷摸摸這四個字。相信沒有哪一個父母會讓自己的孩子踏足游戲廳、網吧,在那個時候,游戲就意味著玩物喪志,游戲就是毒瘤,游戲就是讓人學壞。那個時候,是電子競技舉步維艱的時候,每踏出一步,不知道要付出多大的艱辛。

其實,這里面是有很多原因的,很大一個原因便是政府的干預。九十年代初,針對中國這么龐大毫不設防的市場,其他諸國紛紛將目光投了進來,選擇文化的強制性輸入,可能大家并沒有感覺,但充斥大街小巷的游戲產品清一色的都是任天堂,世嘉的標志,而中國本土的幾乎為零。

為了抵御外來文化的入侵,政府頒發了限娛令,從此,中國大部分的地區,游戲的勢頭被掐滅,被排斥,壓縮在各個角落,等待著各自的春天。

除此之外,在中國傳統文化觀念中,也沒有玩游戲可以養活自己的說法,在家長們眼中,玩游戲就是不務正業!電子競技等同于網絡游戲是所有家長們的普遍想法,在他們所經歷的一切中,不是誰誰的孩子沉溺網絡游戲中無法自拔就是誰家的孩子偷家里的錢跑去上網。玩游戲的都是壞孩子,不少人在被家長逮住玩游戲后都免不了一頓暴打,長此以往,在孩子自己的心中也會形成玩游戲是不會有出息的想法,這樣,在很大程度上扼殺了許多在電子競技上很有天賦的孩子。

在那樣一個沒有電競氛圍的年代,每一個后來成名的電子競技選手,他們的經歷都是伴隨著心酸和血淚。一直不被認可的事業,無數風言風語的生活,可以說經歷過那段暗無天日的日子,就越發的珍惜如今來之不易的認可與支持。

當然,任何一個行業都有著良莠不齊,可能在電子競技表現的更為明顯。教育的程度影響了一個人素質的高低,當然這不是絕對。在電子競技行業中,會充斥著一群素質低下,沒有涵養的人群,他們拉低著整個行業,影響著其他人群對待電競圈的看法。

最后,還是希望在這個日益受關注的體育項目上,我們還是能更寬容的看待,能盡最大程度的支持,畢竟,還是有著那么一群人,追逐著他們的夢想,在這條路上,行走的越發堅定。我們,從不懷疑夢想!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