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我踏入大學校園,2015年11月,我已經快要度過我大三的二分之一。
大三就像是潛水,潛入深處。剛下水時的精力與體能都快消耗殆盡,就連背在身后的氧氣瓶都已經標紅。但是又不甘心什么都沒看到什么都沒得到就回到水面,只想用盡全力在博一把。
我一直自認為自己是一個很有規劃和對自己和未來都有有清晰認知的人。大一加入學生會,文工團,青協,把自己忙得團團轉,但我認為這就是大學生活,到現在我也不曾后悔。畢竟也認識了一大群形形色色的人,感覺自己朝氣蓬勃,不是天天宅在寢室里看劇。大二順理成章得開始擔任社團的部長級別。領著大一小孩們干著我大一干的事。一樣在忙。不一樣的是在大二我開始思考很多,開始自己想項目,做策劃。現在想想真羨慕大二那個時候的自己,無論想到什么,都感覺自己可以做到。雖然到最后好多事情也是無疾而終。常常在想如果當初再有多一點勇氣和堅持,也不會感覺自己到大三也還是碌碌無為。
如果有大二的學弟學妹看到這篇長臭的文章,希望你們在你還想盡全力去做一件事的時候,拼盡全力去做。
大三了,我決心推掉所有社團活動,找實習。
剛好我看到了實習吧招聘實習生,于是興沖沖得做了我的第一份簡歷,那時候我甚至都不知道簡歷怎么寫。完全自己想寫什么就寫什么。然后拿著我那份做得很“精美”簡歷投了出去。然后經歷了我的第一次筆試,面試。讓我沒想到的是一切都出奇得順利。我甚至都懷疑,是不是只要這么幾個人投了這個崗位。所以我才進了面試環節。
但是經過大概兩周的試用期,我忽然接到一個郵件,對不起,你out了。當時,我感覺真的是五雷轟頂。我都夸出海口找到實習了,現在卻兩周就被刷了,情何以堪,情何以堪。而且我是真的想認真做好這份實習。那時候真的覺得哇,我就算對自己專業不感興趣,我靠這個也可以養活自己。多少我還有一技之長。但是一份郵件,往我燒的快發紅的腦子上,就澆了一盆冷水,然后我的腦子就翁一聲,然后滋啦滋啦叫個不停。
一邊和自己說,既然能力不夠,早點認清也好。
一邊又不死心,為什么,我至少這么熱愛這份工作,給我時間,我一定能做得比別人好。
就這樣一邊反省著,一邊又不甘心,接到郵件的那幾天幾乎都睡不著。直到主編的微信消息,有空嗎,想和你聊一聊。就這樣我控制不住得把自己的想法都說了出來,表示不甘心,還想留下。主編說可以爭取無薪實習。我幾乎毫不猶豫得答應了,那時候只想證明自己。雖然我也不確定自己是否真如自己想象中的出色。
當你的能力支撐不起你野心,那就靜下來好好學習。
但是當你發現你連靜下心來學習都變得困難。一切就會變得很糟心。你變對如何事都不再感興趣,做事沒耐心,那幾天一到我編文的時候我就想不干了。
靜下心來,不是靜下心拿出一整天時間看劇或發呆,而且拿出一天時間想了想我做過些什么,什么時候最有成就感,我想做什么,什么事能讓我投入100%的精力去完成,我要做什么,哪些是非做不可的,哪些是有余力做的。思考了這些問題后,我暗下決心,絕不再逃避問題。直面自己,挑戰自己。只有懶惰才是自己最大的敵人。
到這里,這篇又長又臭的文章終于要結束了。沒什么雞湯,更沒什么人生哲理可講,堅持自己想做的,做到自己能做的。給大三的自己。
calP?:?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