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日,美國參議院以51:49的接近票數,通過了特朗普總統的減稅方案。目前眾議院還沒有開始表決,最后的方案能否順利通過或者經過修改后通過,仍在未卜之間。不過,美國政府要減稅這個大趨勢看來是板上釘釘了。
美國減稅,好像是美國自己的事情。但作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美國減稅對全球經濟不可能不產生強烈影響。中國人不關心這個事當然也不可能。于是,國內各路專家學者紛紛發表議論,觀點五花八門,歸納起來,大致有這么一些說法:一是,美國減稅對其有利有弊,好處是資本/人才回流,制造業回歸,多數人收入增加,等等。潛在風險是,如果一兩年(或兩三年)內稅基無法擴大,稅收總額持續下降,赤字增加,美國政府將不堪重負。二是對中國的影響,有人說影響不大,無需擔心。有人說影響極大,必須采取相應對策。
西方人說,唯有死亡和稅收是無法避免的,而稅收政策這事兒,在中國也實踐了幾千年。滕文公問為國,孟子曰:“夏后氏五十而貢,殷人七十而助,周人百畝而徹”。說的就是稅賦。從土地稅到山林稅,再到糧粟、鹽鐵、絲帛、商賈、百工……稅收是國家存在的根本。輕徭薄賦,或是橫征暴斂,往往決定了帝王江山是否牢靠,直接導致王朝興替。誰能說稅收政策不重要?
扯遠了。
回過來還說美國減稅。如今看來,有些事情是確定的:
1,特朗普競選時就承諾減稅,他是說到做到。他貫徹國家治理方略的意志力和堅定性,令人印象深刻。
2,盡管參議院只是簡單多數通過方案,仍然可以理解為超過50%的美國人支持減稅。也就是說,特朗普這一招得民心,得到了美國人的擁護。
3,美國的工業尤其是高科技產業在從減稅政策方面獲益,得到資金支持后,形成的新的競爭力不可低估。
當然,有些問題現在還不太確定。比如,特朗普的減稅是“美國優先”的戰略之一。這種追求一家獨贏的戰略,歐洲人日本人會怎么想?美國在歐洲日本的“熱錢”也會大規模回流嗎?參議院的49張反對票意味著什么?僅僅只是黨派之爭,還是減稅方案有相當多的不合理?這些問題,目前還說不清楚。
至于中國,當然不能采取凡是“敵人擁護”的我們就要反對那種愚蠢的態度。我們需要認真想一想,評估美國減稅政策的影響,及時制定有力有效的應對措施。中國不能簡單地下“模仿棋”,亦步亦趨跟著走。更不能總是下“后手棋”,一步一步地喪失優勢。在這種事關重大的博弈中,需要高明的謀略,精妙的計算。如果能夠因勢利導,借美國減稅推動我們的稅改,善莫大焉。
福兮禍所依 ,禍兮福所伏。特朗普有自己的招法,誰也攔不住。咱們就保持定力,把自己的事情處理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