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題記:西南尋幽,甲秀勝景,臨檻溯古,浩嘆朱明。翠微錦閣,飛檐重疊,浮玉虹橋,峭削壁橫。居正金梁,相陪樂土,翊鈞寶璽,亦伴愚氓。云黔隱匿,千年心夢,斷送由榔,萬里秀程。
鷓鴣天·中國名樓之貴州貴陽甲秀樓
? ? ? 獨坐龍磯甲秀樓,翠微古巷立鰲頭。厚仁載得八方慕,勝景馳名四海求。
? ? ? 聯對妙,雅辭優,翰林淡墨頌春秋。黔州文化中華寶,瀟灑青蓮古韻流。
中國名樓貴州貴陽之甲秀樓的前世今生———
? ? 甲秀樓,位于貴州省貴陽市南明區翠微巷8號,地處南明河上,始建于明萬歷二十六年(1598年),以河中一塊巨石為基設樓宇,歷代屢加修葺,現存建筑為清宣統元年(1909年)重建遺存。
? ? ? 甲秀樓分上下三層,均以白石為欄,層層收進,由橋面至樓頂高約20米;南明河從樓前流過,匯為涵碧潭;樓側由石拱“浮玉橋”連接兩岸,橋上有小亭名“涵碧亭”;整體朱梁碧瓦,三層三檐四角攢尖頂。甲秀樓是貴陽歷史的見證,文化發展史上的標志。
? ? ? 2008年03月28日,甲秀樓作為“文昌閣和甲秀樓”的組成部分被國務院確定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 ? 甲秀樓是貴陽的標志性建筑,凡是去貴陽的人都會登臨觀景。 現存建筑為清宣統年間重建,三層的小樓屹立在鰲磯石上,面前是流淌著的南明河。 走過連接甲秀樓的浮玉橋,即是翠微園,園內亭臺水榭,頗有江南之風。 甲秀樓的夜景尤其漂亮,從遠處望去,燈火輝煌。
? ? ? 甲秀樓,位于貴州省貴陽市南明區翠微巷8號,地處南明河上,始建于明萬歷二十六年(1598年),以河中一塊巨石為基設樓宇,歷代屢加修葺,現存建筑為清宣統元年(1909年)重建遺存。
? ? ? 甲秀樓分上下三層,均以白石為欄,層層收進,由橋面至樓頂高約20米;南明河從樓前流過,匯為涵碧潭;樓側由石拱“浮玉橋”連接兩岸,橋上有小亭名“涵碧亭”;整體朱梁碧瓦,三層三檐四角攢尖頂。甲秀樓是貴陽歷史的見證,文化發展史上的標志。
? ? ? 2008年03月28日,甲秀樓作為“文昌閣和甲秀樓”的組成部分被國務院確定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 ? 歷史沿革:甲秀樓始建于明朝萬歷二十六年(1598年),取“科甲挺秀”之意,設有浮玉橋銜接兩岸。
? ? ? 明天啟元年(1621年),甲秀樓失火焚毀,云貴總督朱燮元重修并改名“來鳳閣”。
? ? ? 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貴州巡撫田雯重建并復名甲秀樓。
? ? ? 清宣統元年(1909年),重修甲秀樓。
? ? ? 1981年,文物部門按明代甲秀樓原式樣重修,樓基部分采用現代建筑材料和技術,復修涵碧亭。
? ? ? 建筑格局:甲秀樓是三層三檐四角攢尖頂式建筑,飛甍翹角,層層收進,由橋面至樓頂高約20米,12根石柱托檐,護以白色雕花石欄桿,樓側由石拱“浮玉橋”連接兩岸;浮玉橋為九孔,長90余米,稱“九眼照沙洲”,解放后臨河修公路填埋二孔,現能見七孔,橋上有涵碧亭,橋下有涵碧潭、水月臺,橋頭立有石木牌坊,牌坊中央設有“城南遺跡”四字,橋南有古建筑群“翠微園”。
文物遺存———
? ? ? 匾額:甲秀樓正面三層懸掛匾額“甲秀樓”三字,系清宣統年間學者謝石琴所書,十年動亂中散失,后尋回刻有“秀”、“樓”二字的兩塊,另據過去照片,配寫“甲”字,按原式樣懸掛樓頂層外面。
? ? ? 碑記:甲秀樓閣底層石墻中嵌有8塊明代文人詩碑。
? ? ? 鐵柱,甲秀樓前原豎有鐵柱二根,一為清雍正四年(1726年),云貴總督鄂樂泰鎮壓古州(今榕江)苗民,收聚兵器,鑄鐵柱以標榜功績;二為清嘉慶二年(1797年)云貴總督勒保鎮壓興義布依族王囊仙起義,收聚兵器所鑄;兩柱皆刻有銘文,現移存于貴州省博物館保護。
? ? ? 文物價值:甲秀樓是鬧市中的清幽之地,入夜后燈火輝煌,成為歷史文化與現代文明的聚焦點,在現代文明中閃爍著歷史的光芒,昂揚著"甲秀天下"的精神風貌,是貴陽歷史的見證,文化發展史上的標志。
歷史文化———
相關人物———
? ? ? 江東之(?-1599年),字長信,安徽歙縣人,明萬歷五年(1577年)進士,官至御史,因向萬歷帝檢舉大太監馮保、徐爵違紀,受到萬歷皇帝賞識,后起用為鄧州知州,明萬歷二十四年(1596年),升任貴州巡撫,在黔任職期間一是購置官田,積資濟貧,助寒士“銳意向學”;二是取“科甲挺秀、人才輩出”之寓,修建了甲秀樓,獲“撫者必以東之為首”之美譽。
吳達善《壬午仲春登甲秀樓》
為尋勝地一登樓,四面云山盡入眸。
多少春光題不出,栁煙輕宕小橋頭。
鄂爾泰《登甲秀樓》
炊煙卓午散青絲,十萬人家飯熟時。
聞訊何年招濟火?斜陽滿樹武鄉祠。
劉韞(蘊)良《甲秀樓長聯》
? ? ? 上聯:五百年穩占鰲磯,獨撐天宇,讓我一層更上,茫茫眼界拓開。看東枕衡湘,西襟滇詔,南屏粵嶠,北帶巴衢;迢速關河,喜雄跨兩游,支持那中原半壁。卻好把豬拱箐掃,烏撒碉隳,雞講營編,龍番險扼,勞勞締造,裝構成笙歌閭,錦繡山川。漫云竹壤偏荒,難與神州爭勝概。
? ? ? 下聯:數千仞高凌牛渡,永鎮邊隅,問誰雙柱重鐫,滾滾驚濤挽住。憶秦通棘道,漢置戕河,唐靖且蘭,宋封羅甸;凄迷風雨,嘆名流幾輩,銷磨了舊跡千秋。到不如成月喚獅岡,霞餐象嶺,崗披鳳峪,霧襲螺峰,款款登臨,領略這金碧亭臺,畫圖煙景。恍覺蓬州咫尺,頻呼仙侶話游蹤。
? ? ? 保護措施:2008年03月28日,甲秀樓作為“文昌閣和甲秀樓”的組成部分被國務院確定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 ? ? ? ? 2022.11.17